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Bi3.25La0.75Ti3O12纳米片的水热合成及表征

郑刚 , 刘晓芳 , 王岩 , 刘晓利 , 王丹 , 高磊 , 孙华君 , 魏铭

人工晶体学报

以硝酸铋、硫酸钛和硝酸镧为原料,氢氧化钠为矿化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镧掺杂的钛酸铋片状纳米材料,研究了水热温度和水热时间对其结构的影响.采用XRD和SEM对产品的物相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硫酸钛作为无机钛源,在较低的水热温度(200 ℃)、水热时间为6 h时可以制备出花状的Bi3.25La0.75Ti3O12纳米片.

关键词: Bi3.25La0.75Ti3O12 , 水热时间 , 水热温度

TC4钛合金盐浴硼氧共渗剂的成分

郑刚 , 许晓静 , 宋振华 , 戈晓岚 , 刘庆辉 , 吴桂兰 , 仲奕颖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TC4钛合金进行盐浴硼氧共渗试验,比较分析几种盐浴硼氧共渗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配备的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渗层表面形貌和物相,用维氏硬度计测量渗层表面显微硬度,测试与YG6球在干摩擦磨损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采用化学热力学分析盐浴硼氧共渗机理.结果表明单一硼砂型(Na2 B4O7)共渗效果不理想,表面组织疏松,显微硬度为584.7 HV;硼砂—铝粉型渗层表面组织呈块状和球形颗粒状,主要由TiB2、TiB12、Ti2B5、Ti3 Al和TiO2相组成,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71.5% (631.8 HV),有一定的共渗效果;硼砂—碳化硅型渗层表面组织均匀,主要有TiB12、Ti2B5、TiB25、TiO2和TiC相,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84.1%(677.4 HV),共渗效果显著;氯化钠—氧化硼—碳化硼型渗层表面组织致密,有团聚现象,主要有TiB、TiB2、TiB12、TiO2和TiC相,表面显微硬度提高了80.1% (664.9 HV),共渗效果明显.组分盐浴硼氧共渗可以显著改善TC4钛合金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TC4钛合金 , 盐浴硼氧共渗 , 显微硬度 , 化学热力学

真空退火温度对冷加工态铪棒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郑刚 , 徐广胜 , 王凯旋 , 严凌霄 , 朱燕丽 , 赖运金 , 张丰收

钛工业进展

高纯铪锭经过锻造、挤压等加工手段制备成φ13 mm的棒材,在600 ~ 760℃进行了不同制度的真空热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热处理前后棒材的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及室温、320℃高温拉伸性能,研究了热处理对棒材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铪棒的低倍组织没有明显变化;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有明显的长大趋势,在600~760℃退火,晶粒度处于9.5 ~11级.铪棒室温和320℃拉伸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室温塑性则随着退火温度提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高温塑性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关键词: , 棒材 , 热处理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再生混凝土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侯永利 , 吕笑岩 , 郑刚 , 霍俊芳

硅酸盐通报

分别采用传统集料替代法和相同砂浆体积法(EMV方法)配制与对比普通混凝土同流动性、同强度的再生混凝土,制作150 mm×150 mm ×300 mm棱柱体试件,标准条件养护28 d后,测定其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EMV方法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峰值应变以及延性等性能均接近于对比普通混凝土.

关键词: 再生集料混凝土 , 单轴受压 , 应力-应变关系 , 弹性模量

新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PCS的实验研究

郑刚 , 王汝敏 , 王宏军 , 熊艳丽 , 王云芳

材料导报

以"分子结构设计"为指导,通过引入低引气功能的大分子单体,研制了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PCS,克服了由于引气过大造成混凝土强度低的缺点.对PCS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m(水):m(水泥)=0.3:1.0,w(PCS)=0.6%时,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32.8cm,混凝土含气量只有2.3%,减水率达33.2%,1h坍落度保持率达92%~97%,28天的抗压强度比达到了167%.

关键词: 聚羧酸 , 高效减水剂 , 高保坍 , 合成 , 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