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阳离子丙烯酸/醇酸树脂水性涂料的性能研究?

费贵强 , 税小军 , 沈一丁 , 王海花 , 贾贵玉 , 郭丽媛 , 侯婧莉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0.009

以阳离子丙烯酸/醇酸树脂乳液、钛白粉、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等原料制备一种阳离子丙烯酸/醇酸树脂水性涂料.主要研究了涂料的稳定性、流变行为、热性质、表面形貌和防腐性能,研究表明,分散剂用量为1.5%(质量分数)(占涂料总质量,下同),增稠剂用量为0.9%(质量分数)时,涂料的稳定性最好;在最佳稳定条件下,涂料的流变行为表明涂料具有触变性,有利于涂料的施工和贮存;热重分析表明,涂料的热分解温度为215.3℃,可适用于温度低于200℃的工业环境;防腐性能表明,涂料的腐蚀电流密度为1.076×10-4 A/cm2,具有240 h 的耐盐雾性能;原子力显微镜表明涂层表面粗糙度为3.893 nm,并呈现出纳米级的凹凸结构.

关键词: 水性涂料 , 醇酸树脂 , 阳离子 , 丙烯酸树脂 , 性能

β成核剂复配改性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与熔融行为

李景宜 , 梁馨 , 郑德 , 郭丽媛 , 李冬静 , 丁会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选用酰胺类和稀土类β成核剂进行复配,对均聚聚丙烯(PPH)进行改性.采用偏光显微镜(PLM)、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手段,对改性PPH的结晶微观结构、熔融行为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类β成核剂复配改性PPH后,其缺口冲击强度远超过同剂量单一类型的β成核剂的效果,达到了纯PPH的4.6倍左右,两者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同时PPH的刚性也得到了较好地保持.PLM观测显示,复配体系改性PPH的晶型呈“雪花”状生长,有别于同温度下任一单体系.XRD测试结果表明,复配体系中β晶相对含量介于两单一体系之间,PPH中β晶相对含量与其韧性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DSC二次熔融曲线表明,改性PPH中以β晶占主体地位,复配后PPH的β晶熔融峰向低温方向移动.

关键词: 聚丙烯 , β成核剂 , 协同效应 , 力学性能 , 熔融行为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聚丙烯酸酯亲水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王海花 , 胡苗苗 , 郭丽媛 , 费贵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5.031

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酰胺(AM)、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作为单体制备了聚丙烯酸酯,并用甲醚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对其进行交联改性.研究了交联剂对聚丙烯酸酯乳液、胶膜及以铝箔为基底的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MF的加入提高了胶膜的热性能,降低了接触角,且将乳液粒径控制在80 nm左右,当MF质量分数为5%~7%时,其以铝箔为基底的涂层耐盐雾、耐碱性、硬度、附着力均达到最佳,耐盐雾360 h涂层表面无异常,耐碱时间达320 min,乳液涂层的附着力等级达0级,硬度为6H.

关键词: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 聚丙烯酸酯 , 交联 , 耐盐雾 , 防腐

超声波辅助下可聚合乳化剂对聚丙烯酸酯亲水涂层性能的影响

郭丽媛 , 沈一丁 , 王海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了优化聚丙烯酸酯的合成工艺及提高其使用性能,通过超声波辅助,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为单体,分别以3-烯丙氧基-2-羟丙磺酸钠(COPS-1)、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α-烯基磺酸钠(AOS)为可聚合乳化剂,合成了稳定的聚丙烯酸酯乳液.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其结构特征;通过马尔文粒度仪分析了粒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粒子形貌;将乳液制成薄膜测试其吸水率;将乳液涂覆在铝箔上测试其亲水性、耐腐蚀性及硬度.结果表明,在实验采用的3种可聚合乳化剂参与下,通过超声辅助聚合,乳液粒径增大,涂层吸水率增加、亲水性增强、耐碱性减弱.可聚合乳化剂(COPS-1、AMPS和AOS)以其不同的结构特征对所合成的乳液粒径,涂层亲水性、吸水率、耐碱性和硬度均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 超声波 , 可聚合乳化剂 , 聚丙烯酸酯 , 亲水涂层

一种新型的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

严利民 , 龙云腾 , 郭丽媛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42905.0728

为了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而造成OLED像素驱动电路发生阈值电压和电源电压漂移,从而引起显示屏亮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现象,本文对OLED像素补偿驱动电路进行研究.首先对通用型的2T1C驱动电路进行分析,找出引起显示器亮度不均匀和不稳定的原因,然后以目前使用较多的4T1C像素补偿驱动电路为例,对该电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这种电路结构的缺陷,最后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改进的5T1C像素补偿驱动电路,并且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显示阶段,输出电流稳定在2μA.基本可以改善OLED显示器亮度不稳定和不均匀的缺点.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 有源矩阵 , 像素补偿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