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勇
,
朱美红
,
曹必松
,
何文俊
,
郭旭波
,
何山
,
刘邦长
,
王玉梅
,
张晓平
,
赵永刚
,
刘梦林
,
韩征和
,
高葆新
,
黄俊钦
,
吉朋松
,
梁宏宇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01.011
本文设计并研制了一种GSM1800移动通信基站接收机前端用高温超导滤波器.滤波器选用集成度、性能均很好的前向耦合型微带结构,中心频率1732.5MHz, 通带带宽45MHz.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具有很好的频率响应特性,与设计结果符合得很好.在温度T=30K时,该滤波器的带内最大插损<0.5dB,带内纹波<0.4dB,反射损耗好于10dB.文中也给出了不同温度下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关键词:
高温超导滤波器
,
超导膜
,
无线通讯
丁士育
,
宋秀华
,
张劲松
,
韩冰
,
刘莉
,
刘睿
,
陈姗姗
,
孙海波
,
孙建峰
,
韩征和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8.04.008
本文利用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与抗拉强度σb为700MPa的铜带进行组合,带材宽度面间采用低熔点的Sn-Ag-Cu无铅焊料进行连接,制备了C-SC-C型、SC-C-SC型(C代表铜带,SC代表高温超导带)等四种层状复合结构.研究和考察了四种结构样品在室温下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以及电性能等.测试结果表明:与高温超导带材相比,复合后结构的拉伸性能得到了提高;复合结构中采用两根高温超导带材后,提高了传输电流的能力.研究结果为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实际应用以及新应用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Bi-2223
,
高温超导带材
,
机械性能
,
临界电流
冯峰
,
史锴
,
瞿体明
,
魏俊俊
,
吴蔚
,
张燕怡
,
肖绍铸
,
韩征和
中国材料进展
钇系高温超导涂层导体具备优异的超导性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涂层导体长带的研制在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主要的技术路线为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和轧制辅助双轴织构基带(RABiTS)2种,其中IBAD技术路线的使用更为广泛而且产品性能处于领先地位.基于对上述2种技术路线进行的对比分析研究,介绍了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研究单位的进展情况,并对这2种技术路线在涂层导体结构的3个基本部分(金属基带、过渡层、超导层)的制备情况进行了具体对比分析.
关键词:
高温超导
,
涂层导体
,
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
,
轧制辅助双轴织构基带(RABiTS)
瞿体明
,
张智巍
,
黄凯特
,
顾晨
,
宋秀华
,
韩征和
,
曾攀
低温物理学报
提高临界电流密度(J_c)对促进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在常压热处理条件下所制备的带材中存在大量的裂纹、孔洞和第二相颗粒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带材的超导连接性能产生破坏作用.我们成功建立了一套可用氧气氛的热等静压设备,工作气压和温度可同时达到15 MPa和850℃.通过引入裂纹愈合热处理过程,我们成功对带材进行了高压热处理,所得样品中第二相颗粒和裂纹数量大幅度降低,77 K、自场下的临界电流相比常压热处理样品提高了20%左右.
关键词:
Bi-2223/Ag高温超导带材
,
高压热处理
,
临界电流
,
裂纹愈合热处理
刘睿
,
易汉平
,
宋秀华
,
刘莉
,
陈兴品
,
刘庆
,
韩征和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5.z1.103
控轧控冷技术在钢铁中厚板材的应用已趋成熟,采用控轧控冷技术制备的中厚板材具有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机械性能高等优点.Bi-2223/Ag超导带材制备过程需经过多次反复的热处理和中间轧制过程,本文结合控轧控冷工艺特点,通过控制带材中间轧制制度和控制热处理冷却速度,研究了压下量和冷却条件对Bi-2223相变和其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借助SEM、XRD等方法对带材样品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控轧控冷条件能够改善Bi-2223/Ag的微观结构并能够有效提高其电性能.这为控轧控冷技术在Bi-2223/Ag超导带材制备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同时为形变热处理工艺提供了新的优化方向.
关键词:
控轧控冷
,
中间变形
,
Bi-2223/Ag超导带材
,
Bi-2223超导相
王三胜
,
韩征和
,
史锴
,
陈胜
,
吴锴
,
孙志勇
,
刘庆
功能材料
今天,基于高性能YBCO覆膜导体技术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导线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来,采用全化学溶胶-凝胶方法在金属基带上制备YBCO覆膜导体的技术,由于具有成本低、可以精确控制金属组元的配比、可以在复杂形状表面均匀成膜等特点,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兴趣和研究.本文主要报道采用全化学溶胶-凝胶工艺在RABiTS Ni双轴织构金属基带和我们新近发展的ISM工艺Ni双轴织构金属基带上织构金属氧化物(CeO2、BaxSr1-xTiO3)的制备及其表征.着重讲述RABiTS工艺和ISM工艺的不同原理以及在这两种金属基带上织构氧化物的形成过程和结构差别.最后,讲述我们在多层氧化物缓冲层制备方面的一些尝试以及在此缓冲层上YBCO超导层的制备及结果.
关键词:
YBCO
,
覆膜导体
,
ISM工艺
,
织构氧化物
冯峰
,
瞿体明
,
肖绍铸
,
张燕怡
,
史锴
,
韩征和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2.007
哈氏合金Hastelloy C276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镍基合金,具有机械性能优良、抗腐蚀能力强等优势,在第二代高温超导导线的离子束辅助沉积(IBAD)技术路线中被用作金属基底,因此其表面抛光与粗糙度测量受到了广泛重视.哈氏合金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测量一般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方法,在该方法中扫描尺度对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对两个分别进行了电化学抛光和机械抛光的哈氏合金带材短样,在1 ~ 70 μm范围内选取不同扫描尺度进行了AFM测量,从而对其表面形貌获得了全面的了解,并发现其表面粗糙度随着扫描尺度的变大出现了明显的增大,文中还在不同扫描尺度下考察了电化学抛光与机械抛光的作用区别.此外,本研究中分析了AFM图像的后处理中flatten阶数的影响,对从AFM图像中分割出小尺度局域计算粗糙度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并讨论了AFM测量粗糙度的可重复性问题.通过这些研究,对表面粗糙度的AFM测量方法在全面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了完善,提出了粗糙度描述时有必要给出的相关参数.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
哈氏合金
,
表面粗糙度
,
扫描尺度
,
抛光
陈兴品
,
李明亚
,
刘庆
,
韩征和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Bi-2223/Ag多芯高温超导带材的交流磁化率的标度行为进行了探讨研究.测量了在外加磁场垂直于带材表面时,样品的交流磁化率与温度和磁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加交流磁场对实部和虚部的影响非常显著,交流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的转变宽度强烈依赖于外加磁场的大小.选择虚部峰值处的温度作为缩放参数,对实部和虚部的测量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发现在外加磁场为(325~32.5)×10~(-4) T的条件下,所测量的全部交流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曲线都可以约化为一条曲线,得到一个普遍的标度律关系,在50~100 K的温度范围内,该交流磁化率的标度律关系与试验数据非常吻合,根据这一特性,推导出了铋系多芯高温超导带材的临界电流密度方程.
关键词:
Bi-2223/Ag
,
交流磁化率
,
标度律
,
临界电流密度
杨良斌
,
陈胜
,
韩征和
,
刘庆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3.z2.010
CeO2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能与YBCO超导材料有良好晶格匹配的缓冲层材料,溶胶-凝胶法是一种成本低廉的非真空制备薄膜的方法,如果能用这种方法制备质量良好的CeO2薄膜,则可降低YBCO覆膜导体制备的成本.本文通过一种以Ce(NO3)3*6H2O为先驱液相的溶胶体系,在SrTiO3(100)基底上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CeO2薄膜.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温度对CeO2薄膜晶粒生长的影响.为了避免CeO2薄膜表面微裂纹的形成,研究了在烘干和热解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效方法.利用TGA,DSC,SEM和XRD,对CeO2薄膜的吸热放热过程、表面形貌和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溶胶经旋涂、120℃下烘干以及直接300℃热解后,再在600℃下烧结,可制得无裂纹和孔洞、表面质量良好的CeO2薄膜.
关键词:
梁婷
,
赵亮
,
李霈
,
韩征和
低温物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3258.2005.z1.065
为开发新型Bi系高温超导用银合金,使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我们制备了AgMg0.05V0.05和AgMg0.10V0.075合金,研究了这两种合金经过不同条件退火处理后的室温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化对提高材料的强度有显著效果;由光学金相照片观察到,银合金经过空气气氛退火后,形成了氧化物析出相,使强度进一步提高.AgMg0.05V0.05合金经820℃、40h空气退火处理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高达110MPa和217MPa,克服了AgMgNi合金在较高温度退火强度下降的缺点.获得在高温长时处理后保持高强度的包套合金材料,对提高超导带材的机械强度和传输性能以及工程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Bi系高温超导
,
银合金
,
拉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