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膜厚可调CuS对电极的研制与光伏应用

冯忠磊 , 沈悦 , 皇甫民赞 , 吴启霜 , 陈祥 , 曹萌 , 顾峰 , 王林军

人工晶体学报

利用化学浴沉积法在FTO基底上制备了厚度可调CuS对电极(CE).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及电化学工作站对CuS对电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光学性质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多硫电解液体系中,CuS对电极的电催化活性优于Pt电极;调控沉积周期,可进一步优化CuS对电极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CuS对电极最佳沉积周期为6个周期(C),此时电荷转移电阻达到最小值0.67Ω/cm2,与CdSe胶态量子点敏化TiO2光阳极组装的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可达2.11%.

关键词: 材料 , CuS , 对电极 , 化学浴沉积法

ZrO2-TiO2复合粉末的纳米结构及发光性质

刘素文 , 吕孟凯 , 宋春风 , 顾峰 , 王淑芬 , 许东 , 袁多荣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4.02.017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ZrO2-TiO2纳米复合粉末,通过对干凝胶粉的DTA/TG热分析以及粉末样品的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结构表征发现,随着ZrO2含量的增强,550℃热处理的粉末样品晶粒尺寸由14nm左右减小为2~4nm,主晶相由锐钛矿相转化为ZrTiO4相;并且在650℃较低温度下即可获得ZrTiO4纳米晶.粉末的发光性质研究表明,与纯TiO2相比,引入Zr4+的复合粉末其发射光谱发生了8nm的红移;其中0.4ZrO2-O.6TiO2样品发光强度最大,约为纯TiO2粉末的2.4倍.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ZrO2-TiO2复合粉末 , 纳米结构 , 发光性质

C60-甲苯衍生物/类金刚石复合膜的光电性能研究

沈悦 , 张建成 , 顾峰 , 陈建明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1.03.021

报导了C60-甲苯衍生物/类金刚石复合膜的荧光光谱和光电导性能。与C60比较,室温下 观测到C60-甲苯衍生物峰值位于460nm的光致发光现象。随掺杂剂碘的加入,C60-甲苯衍生物 的荧光强度递减,但薄膜的光电导性能却增加一个数量级。实验结果还表明,类金刚石膜的复合 会使薄膜的光电导性能略微下降,但类金刚石膜可作为钝化膜使用。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 C60-甲苯衍生物 , 荧光温度

磁存储器之纳米相微晶玻璃基片研究

王华 , 张建成 , 顾峰 , 沈悦 , 姜盛瑜 , 刘健敏

功能材料

利用差热分析(DTA)探讨了不同成核剂含量(ZrO2+P2O5)对β-石英相纳米微晶玻璃制备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分析了热处理制度控制对获得纳米相微晶玻璃的影响.结果表明:4%(质量分数)ZrO2+2%(质量分数)P2O5的复合成核剂含量能促进β-石英相和二硅酸锂的形成,阻止了向β-锂霞石的转变,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核化、晶化,可制备出粒径约为35nm、均匀分布的纳米相微晶玻璃,其抗弯强度达247MPa,抗压强度达414MPa,维氏硬度达659MPa,可用作高性能磁存储器基片.

关键词: 微晶玻璃 , 纳米相 , 成核剂 , β-石英相 , 磁存储器

LaPO4/Y-ZrO2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研究

顾峰 ,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可切削LaPO4/Y-ZrO2陶瓷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可加工性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LaPO4含量的增加复合陶瓷的力学性能逐渐下降,可加工性逐渐增加.当LaPO4含量达到30%时,复合陶瓷维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其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337.98 MPa和7.2 MPa·m1/2,且具有一定可加工性,其钻削速率为0.014 mm·s-1.当LaPO4含量为50%时复合陶瓷可加工性明显提高,但力学性能下降幅度较大.LaPO4晶粒所具有的层片状断裂性能,强弱界面处裂纹的不连续扩展性及微裂纹扩展出现连通是LaPO4/Y-ZrO2复合陶瓷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LaPO4 , ZrO2 , 力学性能 , 可加工性

分散剂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特性的影响

顾峰 , 沈悦 , 徐超 , 夏义本 , 张建成

功能材料

以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采用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铝胶体,胶体经800~1100℃高温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铝粉体.对粉体进行了颗粒分布、XRD谱、HRTEM形貌及电子衍射等分析.结果表明分散剂(PEG)的聚合度对纳米氧化铝的粒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用PEG2000作分散剂时制备出的粉体颗粒细而均匀,平均粒径为25nm,无明显团聚与颗粒长大现象;经1000℃/2h煅烧已完全转化为α-Al2O3.文章对不同聚合度的分散剂的分散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氢氧化铝胶体 , 纳米氧化铝 , 分散剂 , 聚合度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