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不同喂入位置条件下稀土在连铸板坯中分布及其对性能影响

姚永宽 , 颜银标 , 陈伟 , 陈光 , 黄一新 , 朱红健 , 马军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4.012

通过化学分析、金相观察及冲击试验,分析了结晶器喂稀土及中间包喂稀土的连铸坯中夹杂物形态、分布,并测试了横断面上的冲击韧性.研究表明:与结晶器喂稀土相比,中间包喂稀土的连铸坯中,稀土及夹杂物分布更均匀,夹杂物球化效果更好、尺寸更小、总数更少;冲击韧性明显高于未喂稀土,尤其是克服了连铸坯内弧侧四分之一范围冲击韧性的大幅降低的缺陷.因此,中间包喂稀土比结晶器喂稀土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 中间包 , 结晶器 , 喂稀土 , 连铸坯

连铸板坯中间包喂稀土丝工艺试验研究

张雪松 , 颜银标 , 陈光 , 陈伟 , 黄一新 , 朱红健 , 马军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4.013

通过化学分析、硫印试验、金相观察及冲击试验,分析了中间包喂稀土连铸坯中夹杂物形态、分布,并测定了连铸坯横断面上的冲击韧性.研究表明:中间包喂稀土的连铸坯中,稀土分布均匀,夹杂物球化效果好、分布均匀;冲击韧性明显高于未喂稀土的连铸坯,尤其是克服了未喂稀土连铸坯内弧侧四分之一范围冲击韧性的大幅降低的问题.

关键词: 连铸坯 , 中间包 , 喂稀土

连铸稀土钢热轧中板表面缺陷形成机制研究

黄一新 , 颜银标 , 陈光 , 李友荣 , 朱红健 , 胡道锋 , 马军

钢铁

结晶器喂稀土线生产的16MnREL连铸板坯终轧后中板表面出现了龟纹缺陷。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微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表面缺陷形成机制,阐明了缺陷的形成过程,指出了防止途径。

关键词: 喂线 , 表面龟纹 , 连铸坯

多向锻造法细化钛及钛合金晶粒的研究现状

徐烽 , 颜银标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12.02.004

多向锻造技术是一种制备超细晶结构材料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各项性能,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多向锻造技术细化钛合金晶粒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多向锻造技术的工艺过程和晶粒细化机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多向锻造技术在钛合金加工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向锻造 , 钛合金 , 细晶 , 超塑性

中间包喂稀土消除连铸坯内弧侧卷渣缺陷原因研究

颜银标 , 张雪松 , 陈光 , 黄一新 , 朱红健 , 马军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4.014

通过硫印试验、金相观察及冲击试验,比较了未喂稀土、结晶器喂稀土及中间包加稀土连铸坯内弧侧四分之一处夹杂物形态及分布及连铸坯横断面上的冲击韧性,发现结晶器喂稀土的连铸坯内弧侧卷渣缺陷形态及分布与未喂稀土的相近,冲击韧性变化也相同,而中间包加稀土基本消除了内弧侧四分之一处的卷渣缺陷,冲击韧性明显提高;并分析了中间包加稀土消除内弧侧卷渣原因.

关键词: 卷渣 , 喂稀土 , 连铸坯

基于人造海绵的碳/环氧树脂网络互穿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磨损性能研究

张頔 , 王天驰 , 颜银标 , 徐烽

功能材料

采用人造海绵为模板,通过浸渍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制备了具有海绵构造的碳/环氧树脂网络互穿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摩擦磨损性能。结果发现人造海绵的网络状构造很好地复制到了复合材料中。与环氧树脂相比,复合材料的磨损率和摩擦系数都降低了。复合材料中的网状碳限制了环氧树脂基体的应变和回弹能力,使其摩擦系数变动范围变小。显示出此类复合材料具有更加稳定的摩擦磨损性能。

关键词: 海绵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 摩擦磨损性能

72A硬线钢拉拔横向断裂原因分析

颜银标 , 孙国元 , 陈光 , 贾宁晨 , 刘世仁 , 林贵明

钢铁

用金相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分别观察和测量了拉拔过程中发生横向断裂的72A硬线钢组织与硬度.在钢丝断口处存在尺寸较大的卷渣缺陷;钢丝表层存在硬度高于正常索氏体组织的非索氏体组织;并在钢丝中观察到沿索氏体分布的魏氏铁素体组织.这些组织和缺陷引起应力集中、并使钢丝表层与心部的拉拔变形严重不一致而导致钢丝发生横向断裂.

关键词: 硬线钢 , 拉拔 , 横向断裂

熔体过热对Sb-Bi合金凝固组织的影响

陈光 , 颜银标 , 崔鹏 , 俞建威 , 李金山 , 傅恒志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1.02.001

以Sb-4.6%Bi合金为研究对象,在限定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考察了熔体过热温度对凝固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熔体过热温度的提高,合金形核过冷度增大,凝固组织显著细化.研究表明,熔体过冷倾向是熔体结构状态的一个必然反映,熔体结构状态随温度发生变化是导致合金结晶过冷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随着过热温度的提高,Sb-4.6%Bi合金晶粒显著细化,其原因是经过热处理的合金熔体在较大的过冷度下凝固.

关键词: 凝固 , 熔体过热 , 过冷 , 锑铋合金

铝合金/镁合金爆炸复合界面低温退火后的结构演化

颜银标 , 王进华 , 申小平 , 张立奎 , 周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对AZ31B/7075爆炸复合材料进行220 ℃以下低温退火.用Axiover 40 MAT型光学显微镜、Quanta200型扫描电镜、EDAX能谱仪及INSTRON 3367型力学性能试验机对复合界面结合区进行金相组织观察、成分线扫描以及剪切强度测试,研究复合界面结合区的低温退火演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在结合区镁合金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爆炸形成的绝热剪切带逐渐消失;原清晰的复合界面转变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由镁、铝互扩散形成的扩散层,扩散层组织结构由以固溶体为主逐渐转变为以金属间化合物为主,界面剪切断口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复合界面剪切强度取决于扩散层的组织结构,当扩散层组织以固溶体为主时,适当的加热可产生固溶强化而提高界面剪切强度,当扩散层组织以金属间化合物为主时,将降低界面剪切强度.

关键词: 铝合金/镁合金复合材料 , AZ31B/7075复合材料 , 爆炸复合 , 界面演化 , 扩散层 , 绝热剪切带 , 剪切强度

稀土对16Mn钢等温相变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张振忠 , 黄一新 , 颜银标 , 曹非 , 陈光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1.04.011

采用金相观察与硬度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不同稀土含量16Mn钢的TTT曲线,并研究了稀土含量对其等温相变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稀土含量的增加,先共析铁素体的晶粒大小及其析出的孕育期减小,完成珠光体相变所需时间和组织中铁素体含量增大;贝氏体形态逐渐由羽毛状向粒状转变.含稀土钢组织中的碳化物具有明显的偏聚现象.本文对这些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稀土 , 等温相变 , 16Mn钢 , 显微组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