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桃华
,
胡永达
,
杨邦朝
,
杨仕清
,
马嵩
,
赖玲庆
功能材料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化学计量比的CaCu_3Ti_4O_(12)(简称CCTO)陶瓷.当Ca、Cu、Ti的原子摩尔比为1.08:3.00:4.44时,获得了相对介电常数在1kHz下高达4×10~5(1kHz)的巨介电CCTO陶瓷,其介电常数比标准化学计量比CCTO陶瓷高约一个数量级.结合XRD、SEM、EDX等分析表征结果,对巨介电常数的物理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CCTO
,
非化学计量比
,
巨介电常数
,
机理
吴伟
,
马嵩
,
邹宗树
,
郭振和
,
吴德润
,
赵国光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3.02.001
在实验室电阻炉的条件下,对复吹转炉在吹炼含中高磷铁水时冶炼终点最佳炉渣成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炉渣的氧化铁质量分数在15%左右,炉渣碱度在4.4,其他成分具有一定配比时,炉渣的脱磷能力较强.讨论了光学碱度对中高磷铁水脱磷的影响,回归出如下的1600℃终渣磷分配比的计算公式:lgLp=0.52A-0.0027w(FeO)+0.49.式中,Lp为磷在渣与金属中的分配比;Λ为多元渣系的平均光学碱度;w(FeO)为渣中FeO的质量分数.
关键词:
中高磷铁水
,
炉渣氧化性
,
炉渣碱度
,
磷分配比
赵成林
,
马嵩
,
林东
,
张贵玉
,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4.02.004
在对复吹转炉冶炼过程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和反应工程学理论,建立了描述冶炼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模型的有关参数.作为模型的关键,根据钢中各元素竞争氧化反应的Gibbs自由能估算了吹入熔池中的氧参与各元素氧化反应的分配比率.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炼钢
,
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