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战
,
李争显
,
杜继红
,
赵永庆
,
高广睿
,
王培
,
杨海或
材料导报
研究了AZ31B镁合金薄板不同温度、时间退火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镁合金薄板经退火处理后,强度略有下降,伸长率明显提高;在250℃退火保温30 min可获得晶粒尺寸为3~5 μm的细晶组织,且薄板的综合性能较好;热处理对镁合金薄板的各向异性没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
退火热处理
,
组织
,
性能
李宏战
,
李争显
,
杜继红
,
高广睿
,
王培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11.06.020
文章综述了高强镁合金的研究状况,阐述了合金元素及复合强化在提高镁合金强度中的作用,目前新的加工方法和成型工艺在制备高强镁合金中的应用及效果,并对今后高强镁合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镁合金
,
合金元素
,
力学性能
,
成型工艺
高广睿
,
奚正平
,
李争显
,
杜继红
,
李红战
,
王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5.025
采用微弧氧化技术,以ZL205A铝合金为基材,固定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电流密度,制备多种氧化膜层,研究了电流密度对膜层的厚度、表面形貌、元素成分、相结构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电流密度的升高,膜层总厚度和致密层厚度均呈线性增长,同时膜层中的微孔直径增大,但数量减少;膜层的主要成分为Al-Si-O相,其含量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氧化膜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电流密度对其摩擦因数的影响不大,但其耐磨性能随电流密度的增加而下降,这与外层疏松层的作用有关.
关键词:
ZL205A铝舍金
,
微弧氧化
,
电流密度
,
耐磨
张晓化
,
刘道新
,
唐长斌
,
高广睿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了Ti 811(Ti8Al1Mo1V)钛合金表面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0Cr18Ni9膜层的膜基界面成分分布、膜基结合强度、膜层硬度和摩擦学行为. 利用喷丸形变强化对IBED膜层进行后处理,拟达到联合提高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抗力的目的. 结果表明:离子束增强沉积技术可以获得致密度高,晶粒细化,孔隙率低,膜基结合强度高的0Cr18Ni9膜层,从而显著提高了钛合金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离子束增强沉积0Cr18Ni9膜层的耐磨性能与喷丸形变强化引入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协同作用,使Ti811合金在350℃高温下的微动疲劳抗力显著提高,并且高于喷丸强化或IBED膜层的单独作用.
关键词:
钛合金
,
微动疲劳
,
复合表面改性
,
高温
,
喷丸强化
,
离子束增强沉积
李争显
,
杜继红
,
高广睿
,
徐重
,
周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冶金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了Ti-Pd合金层.其深度大约为90 μm,Pd含量呈梯度变化,并出现了TiPd3,TiPd2,Ti2Pd3,Ti3Pd5,TiPd,Ti4Pd等6种化合物相和Pd相.合金层在100℃的NaCl饱和溶液+HCl溶液以及40℃的8.6%H2SO4溶液中的耐缝隙腐蚀性能优于Ti0.2Pd合金;在室温80%H2SO4的溶液中,腐蚀速率仅为0.682mm/a,是Ti0.2Pd合金的18.2%;在室温30%HCl的溶液中,表面Ti-Pd的腐蚀速率仅为0.004 mm/a,是Ti0.2Pd合金的12.5%.
关键词:
钛表面
,
辉光等离子
,
Ti-Pd合金层
,
耐蚀性能
杜继红
,
李争显
,
高广睿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沉积的钨涂层有[100]/[111]/[110]择优取向.择优取向主要受气体组分、流动速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钼基体上CVD钨涂层的表面形貌和织构、涂层界面的元素分布、涂层的抗热震性能及高温扩散性能.结果显示:钨涂层与基体钼有2μm左右的互扩散层且钼在钨中的扩散速度更高;涂层在通H2条件下,进行室温→1400℃→室温20次循环后涂层不脱落、界面没有明显变化,涂层结合力好;涂层界面上的杂质元素氧等影响涂层的结合性能.
关键词:
CVD
,
钨涂层
,
性能
高广睿
,
刘道新
,
张晓化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高频疲劳实验机和自制高温微动疲劳装置,研究了温度、位移幅度、接触压力等因素在对Ti811钛合金高温微动疲劳(FF)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形态特征分析,研究了微动疲劳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350℃和500℃的高温下,Ti811合金微动疲劳敏感性较高,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微动疲劳的敏感性增强,蠕变是高温下Ti811合金FF失效的重要影响因素;FF的寿命随着接触压力和位移幅度的变化均呈现出非单调的变化规律,原因是名义接触压力的变化改变了接触区应力分布、应力集中状况和微动位移幅度大小,进而影响FF裂纹萌生几率和扩展驱动力;位移幅度变化影响了疲劳应力因素和磨损在FF过程中所起作用和机制.
关键词:
微动疲劳
,
高温
,
钛合金
,
磨损
,
蠕变
张晓化
,
刘道新
,
高广睿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探讨了高温下喷丸强化(SP)因素(残余压应力引入、表面粗糙度增大、表面加工硬化等)对Ti811钛合金微动疲劳(FF)抗力的作用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SP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350℃高温下Ti811合金的微动疲劳抗力,但对500℃下FF抗力有不利影响;SP引入的表层残余压应力增加裂纹闭合力,是SP提高350℃高温下钛合金FF抗力最为重要的因素,SP表面加工硬化的作用为次要因素;SP造成的粗糙度增大在350℃和500℃高温下对钛合金的FF抗力呈现出不利的作用,原因是表面机械损伤的影响突出,这种影响与残余压应力的存在状态有关.
关键词:
钛合金
,
微动疲劳
,
喷丸强化
,
高温
,
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