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胜伟
,
曾效舒
,
黄民富
,
魏嘉麒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X-Y函数记录仪(LM20A-200型),测定30#机油及油基-碳纳米管(CNTs)纳米流体淬火液冷却特性曲线。研究CNT含量的变化对油基-CNT纳米流体淬火液冷却特性曲线及45#钢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纳米流体的冷却能力逐渐增大;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油基-碳纳米管纳米流体淬火液和30#机油分别对45#钢进行淬火处理,经油基-碳纳米管纳米流体淬火液淬火后45#钢的硬度有所提高。
关键词:
油基-碳纳米管纳米流体淬火液
,
含量
,
冷却特性曲线
,
45#钢
邬胜伟
,
曾效舒
,
黄民富
,
魏嘉麒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X-Y函数记录仪(LM20A-200型),测定了水及水基-碳纳米管(CNT)纳米流体淬火液冷却特性曲线.研究了含量的变化对水基—CNT纳米流体淬火液冷却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冷却性能比水好,并且随着CNT含量的增大,纳米流体冷却速度逐渐增大.
关键词:
纳米流体
,
淬火介质
,
冷却特性曲线
,
含量
黄民富
,
魏嘉麒
,
曾效舒
,
罗雷
,
刘震云
材料导报
采用球磨工艺对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进行了分散处理.研究了球磨时间、球磨机转速、球磨方式和原生碳纳米管聚集状态对碳纳米管球磨效果的影响.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碳纳米管的分布状态.制备了聚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试样,检测了这些试样的表面电阻,根据试样电阻值评估了所研究的分散技术路线和工艺参数对碳纳米管使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分散处理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分散纤维纳米材料.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球磨分散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表面电阻
魏嘉麒
,
曾效舒
,
朱栋泉
,
刘震云
,
罗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以可膨化石墨、天然鳞片石墨、膨胀石墨为原料,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石墨进行表征,分析比较这三种原材料制备氧化石墨的氧化程度.采用逐层自组装法(LBL)在玻璃基底上制得碳纳米管/氧化石墨复合薄膜,并通过水合肼蒸汽还原法将薄膜还原成碳纳米管/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最后对薄膜的透光性能和导电性能进行比较,发现三种原料制备的导电玻璃中,以膨胀石墨为原料制备的玻璃导电性能最好,12层时达到了59.1kΩ/sq,但透光性却逊于其他两种原料制备的玻璃片.
关键词:
逐层自组装法
,
碳纳米管
,
石墨烯
,
透明导电薄膜
王艳春
,
曾效舒
,
魏嘉麒
,
敖志强
,
杨文庆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02.011
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材料,采用H ummers法成功制备了氧化石墨,并采用化学还原方法制备石墨烯薄膜材料,分别应用X射线衍射(XRD)、能谱分析(EDS)、拉曼光谱分析(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氧化石墨和化学还原石墨烯薄膜的性能、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为10可防止石墨烯团聚,石墨烯溶液的分散性非常好,碳氧比达到了8.8∶1,扫描电镜图片观察到了较薄的片层.通过XRD图谱可以看出,石墨烯薄膜比原始石墨的层间距变大.拉曼光谱表明,石墨烯薄膜相对氧化石墨的ID/IG值更大,样品在还原的过程中无序度增加.石墨烯薄膜的微观结构研究为其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或重金属废水过滤膜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氧化石墨
,
石墨烯薄膜
,
化学还原
,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