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多壁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及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

付继伟 , 黄德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原生多壁碳纳米管和己二胺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分别对环氧树脂的增强作用.用SEM、FT-IR及XPS对修饰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的表征表明,所用的方法可以在碳纳米管的表面接上己二胺.研究发现,修饰后的碳纳米管比原生碳纳米管对环氧树脂有更明显的增强作用.修饰后的碳管含量为2%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比纯环氧树脂分别提高79.7%、160.4%和188.2%.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环氧树脂 , 复合材料 , 化学修饰

石墨烯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及其表征

邹鹏 , 石文荣 , 杨书华 , 黄德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石墨烯是由sp2杂化的碳原子键合而成的具有六边形蜂窝状品格结构的二维原子晶体,其具有电学、力学和光学等方面一系列优良性能,使得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然而,石墨烯的工业化制备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石墨烯,并用拉曼光谱、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和X射线多晶衍射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用CVD法制备石墨烯具有工业化的可能.

关键词: 石墨烯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制备 , 表征

碳纳米管/导热硅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刘俊峰 , 袁华 , 杜波 , 曹敬煜 , 黄德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为了提高导热硅脂的导热性能,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碳纳米管/导热硅脂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酯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有利于其在导热硅脂中的分散,并由此在导热硅脂中形成一个有效的导热网络,达到提高导热硅脂导热性能的目的.

关键词: 导热硅脂 , 碳纳米管 , 复合材料 , 导热系数

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袁华 , 杜波 , 刘俊峰 , 曹敬煜 , 黄德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将高温碱处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到环氧树脂中制成多壁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吸波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改变碳纳米管高温碱处理的浓度可以使复合材料的最大吸收峰向高频方向移动,与此同时,吸收峰强度和吸波频宽也有所提高,这对于调整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频段、吸波强度和吸波频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测试结果还表明,这种新型吸波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在106~107Ω·cm数量级,具有良好的抗静电的能力.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环氧树脂 , 雷达吸波材料 , 碱处理

镀钴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研究

杜波 , 袁华 , 刘俊峰 , 曹敬煜 , 黄德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6.009

为了在雷达X波段(8-12 GHz)内获得良好的吸收效果,采用对KOH活化处理后的碳纳米管(CNTs)进行化学镀钻,然后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制成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RD对镀钴多壁碳纳米管进行微观表征,用弓型法测量在2.0~18.0 GHz频段内的雷达吸波性能,用高阻仪测试复合材料试样的体积电阻率.测量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碳管质量分数(2%)下,与原生碳管相比,镀钴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单吸收峰成功移至X频段,吸收频宽(R<-10 dB)明显增大,吸收强度也有所增强.新型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在106~107Ω·cm数量级,具备良好的抗静电能力.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化学镀 , , 吸波性能

一种石墨烯制备方法

石文荣 , 邹鹏 , 杨书华 , 黄德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超声分散得到氧化石墨烯,采用无毒高效的还原剂二氧化硫脲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石墨烯。利用扫描电镜(SEM)、X线衍射(XRD)、拉曼光谱仪(RS)等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并与常用还原剂水合肼制备的石墨烯表征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制备的石墨烯比用水合肼制备的石墨烯分散性更好,还原更彻底,且制备过程更安全。

关键词: 氧化石墨 , 石墨烯 , 二氧化硫脲 , 还原

纳米铜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曹敬煜 , 李文善 , 黄德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本文以自制甲酸铜为原料,在润滑油基础油的保护下,采用热分解方法成功制备出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纳米铜粉.本文还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了Cu~(2+)的初始浓度、球磨时间、热分解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铜粉粒径的影响,并用XRD和TEM对纳米铜粉进行了粒径计算和形貌观察;本文采用四球摩擦磨损机对添加了纳米铜粉润滑油添加剂的甲基硅油进行了极压性能P_B值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当制备工艺参数Cu~(2+)的初始浓度0.33mol/L、球磨时间12h、热分解温度200℃、搅拌速度30rad/min时,所制纳米铜粉粒径分布均匀,呈球形,表面未氧化,平均粒径为42nm;添加了纳米铜粉的甲基硅油的极压性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 纳米铜粉 , 润滑油基础油 , 热分解 , 极压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