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亮飞
,
朱超挺
,
杨晔
,
黄金华
,
李佳
,
赵世金
,
宋伟杰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7.006
简要论述了替代ITO薄膜的几种新型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金属网格透光物理机制的研究和不同方法制备高性能金属网格薄膜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分析了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在光电器件,如太阳能电池、触控面板和OLED中的应用.
关键词:
透明导电薄膜
,
金属网格
,
方块电阻
,
透过率
翟小利
,
谭瑞琴
,
戴世勋
,
王维燕
,
黄金华
,
宋伟杰
材料导报
铝诱导晶化(AIC)技术制备多晶硅(Poly-Si)薄膜因处理温度低、退火时间短,且所制备的薄膜晶粒尺寸大而受到广泛关注.阐述了AIC法制备Poly-Si薄膜的交换机制,着重讨论了AIC过程中工艺条件对制备Poly-Si薄膜质量的影响,简单介绍了AIC制备的Poly-Si薄膜在太阳电池器件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提高AIC法制备的Poly-Si薄膜籽晶层及外延层质量以改善薄膜电池性能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铝诱导晶化
,
多晶硅薄膜
,
太阳电池
邱凤仙
,
杨冬亚
,
曹国荣
,
蒋艳
,
黄金华
,
李萍萍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0.007
用1,3-双(3-氨基苯氧基)苯(1,3-BPA)、4,4'-(六氟异丙基)-苯二酸酐(6FDA)和分散红1(DR1)合成了含氟聚酰亚胺,采用示差扫描量热(DSC)、热失重分析(TGA)和紫外、红外吸收光谱等测试技术对该聚酰亚胺的热稳定性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该聚酰亚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在5%的质量损失温度分别为238和287 ℃,表明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不同浓度的材料在自然光下的热光系数(dn/dT)值为(-2.31~-3.04)×10-4/℃,体积热膨胀系数变化率(dβ/dT)为(2.56~4.32)×10-7/℃;一定浓度的材料在436 nm单波长光照射下的热光系数(dn/dT)值为-3.08×10-4/℃,体热膨胀系数变化率(dβ/dT)为4.72×10-7/℃,表明该聚合物在低驱动功率的新型数字热光开关、光通信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聚亚酰胺
,
热光系数
,
介电常数
,
体积膨胀系数
刘腾蛟
,
冉广
,
黄金华
,
沈强
,
罗勇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高能球磨技术制备了Fe-25.68% Dy2O3(质量分数)纳米晶混合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不同球磨时间的混合粉末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微观形貌以及颗粒中化学成分分布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粉末经过球磨后形成了纳米晶,其组织非常均匀.球磨对Dy2O3组元的作用效果明显大于对Fe组元的作用效果.Fe相的衍射峰随球磨时间的增加逐渐宽化,而Dy2O3相衍射峰强度逐渐降低,在球磨48 h后几乎消失.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球磨初期减小很快,球磨后期减小缓慢,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48 h后晶粒的平均尺寸约为20 nm.本文同时研究了纳米晶混合体形成和Dy2O3相固溶的原因以及微观组织演变的机制.
关键词:
中子吸收体
,
灰控制棒
,
高能球磨
,
纳米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