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改性阳极及电化学性能

王健 , 宰学荣 , 刘建敏 , 柴方刚 , 庄晓培 , 付玉彬

材料开发与应用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掺杂剂,氯化高铁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PPy/MWCNTs)复合材料,并以该复合材料制备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并测试了改性阳极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聚吡咯紧密包裹在MWCNTs表面,改性阳极最大交换电流密度0.66 mA/cm2,是未改性的3.6倍.改性电池的最大功率密度为408.8 mW/m2,是未改性电池的5倍多.改性电极的电容是赝电容和双电层电容协同作用的结果,显著提高了电子传递效率和抗极化性能.提出了一种阳极/生物膜界面电子传递的新机理.

关键词: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 , 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改性阳极 , 电化学性能 , 功率密度

低温对海泥发电性能的影响

刘建敏 , 卢志凯 , 宰学荣 , 付玉彬

材料开发与应用

环境温度对海泥发电(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进行了4℃环境与常规室温环境(25℃)电池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环境下电池阳极启动时间明显慢于室温(25℃),阴极启动几乎无影响.4℃条件电池内阻(l005 Ω)高于室温条件(703 Ω),室温电池最大输出功率密度比4℃环境升高10mW/m2,电流密度增加46.6 mA/m2.低温环境(4℃)可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物质扩散速度变慢,进而导致其电池性能低于室温环境.此实验对实海环境下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设计提供了指导,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 , 温度影响 , 电池内阻 , 功率密度

方坯结晶器内气隙分布的数值分析

刘增勋 , 张海辉 , 刘建敏 , 安振亮

中国冶金

基于连铸坯壳应力遗传特性建立二维方坯热力耦合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多载荷步法进行求解.模拟并对比了3种不同结晶器锥度值下的铸坯气隙生成及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离弯月面60~72 mm角部首先出现气隙,随后向铸坯表面中心逐渐扩展,在结晶器出口处仅铸坯表面中心区域坯壳与结晶器存在接触.在结晶器上部300 mm内气隙生长速度较快.随着离开弯月面距离增加,气隙生长速度逐渐降低.气隙宽度沿结晶器高度方向分布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随着锥度增加,气隙出现时机逐渐推迟,气隙宽度和存在范围也相应缩小.

关键词: 连铸 , 方坯结晶器 , 气隙 , 热力耦合 , 应力遗传 , 多载荷步

超细WO3粉体的制备及表征

饶国华 , 柯勇 , 杨沂凤 , 刘建敏 , 黎先财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4.04.009

通过胶溶法、溶胶-凝胶法、聚合-络合法合成了超细三氧化钨粉体.并对3种制备方法的不同制备条件进行了探讨,实验发现不同制备条件对三氧化钨粉体粒径有较大影响,研究得出了每种方法的最佳制备条件.胶溶法中pH约为4.60,静置24h,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浓度为0.15 mol·L-1;溶胶-凝胶法中pH约为2.31,加入草酸和CTAB浓度分别为0.40和0.20 mol·L-1;而聚合-络合法中前驱体在250℃干燥后,在600℃煅烧接着再在650℃煅烧.用激光粒度仪、比表面测定仪、XRD和TEM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三氧化钨为正交晶系,平均粒径在50~200 nm.团聚粒子大小不均,粒径范围较宽,颗粒为不规则形状.胶溶法制备的粒子的粒径较其他两种方法更小、更均匀.

关键词: 超细 , WO3 , 胶溶法 , 溶胶-凝胶法 , 聚合-络合法

方坯结晶器多锥度分析

张海辉 , 刘建敏 , 刘增勋 , 安振亮

钢铁钒钛

基于坯壳应力遗传特性建立铸坯热力耦合模型,利用ANSYS对结晶器内铸坯进行铸坯传热及应力分析.依据最小气隙原则对结晶器锥度进行优化,分析了单锥度和多锥度对坯壳凝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种锥度形式的结晶器,铸坯角部凝固行为存在明显差异,而表面中心区域基本一致.单锥度结晶器内气隙分布较广,角部热流明显降低,在偏离角部12 ~22mm处存在“热点”.多锥度结晶器内气隙宽度和存在范围显著减少,“热点”消失,多锥度结晶器更符合坯壳凝固收缩规律.

关键词: 多锥度结晶器 , 热力耦合 , 气隙 , 遗传应力

冷拔珠光体钢的组织演变对其点蚀行为的影响*

何岳 , 向嵩 , 石维 , 刘建敏 , 梁宇 , 陈朝轶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186

通过OM, SEM, EBSD观察和EIS谱、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应变下冷拔珠光体钢的腐蚀形貌、组织演变及点蚀在其演变组织中的分布和铁素体取向差分布, 研究了冷拔珠光体钢的横纵截面组织演变对其点蚀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由于横截面和纵截面组织演变规律的不同, 不同应变下冷拔珠光体钢的横截面和纵截面的耐蚀性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随着应变的增加, 横截面耐蚀性持续下降, 而纵截面耐蚀性先降低后回升. 通过表征点蚀在冷拔演变组织中的分布规律, 发现珠光体组织的晶界、珠光体团界面、相界面对点蚀敏感性高, 是点蚀倾向于萌生和生长的区域, 冷拔变形造成界面面积增加, 使横截面和处于第一阶段应变ε ≤1.2的纵截面的耐蚀性显著下降. 铁素体<110>织构形成导致晶体取向差分布规律的改变会使纵截面在第二阶段ε =1.6的耐蚀性改善.

关键词: 冷拔珠光体钢, , 点蚀, , 组织演变, ,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冷拔珠光体钢的组织演变对其点蚀行为的影响

何岳 , 向嵩 , 石维 , 刘建敏 , 梁宇 , 陈朝轶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186

通过OM,SEM,EBSD观察和EIS谱、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应变下冷拔珠光体钢的腐蚀形貌、组织演变及点蚀在其演变组织中的分布和铁素体取向差分布,研究了冷拔珠光体钢的横纵截面组织演变对其点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横截面和纵截面组织演变规律的不同,不同应变下冷拔珠光体钢的横截面和纵截面的耐蚀性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随着应变的增加,横截面耐蚀性持续下降,而纵截面耐蚀性先降低后回升.通过表征点蚀在冷拔演变组织中的分布规律,发现珠光体组织的晶界、珠光体团界面、相界面对点蚀敏感性高,是点蚀倾向于萌生和生长的区域,冷拔变形造成界面面积增加,使横截面和处于第一阶段应变ε≤1.2的纵截面的耐蚀性显著下降.铁素体〈110〉织构形成导致晶体取向差分布规律的改变会使纵截面在第二阶段ε=1.6的耐蚀性改善.

关键词: 冷拔珠光体钢 , 点蚀 , 组织演变 ,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稀土对Al2O3陶瓷涂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李淑华 , 刘建敏 , 邵德春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1999.03.011

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Al2O3陶瓷涂层,研究了稀土对涂层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涂粉末中添加适当的稀土硅铁合金不仅可以改变涂层显微组织、减少和消除层状结构,而且显著提高了涂层的耐蚀性.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 氧化铝 , 稀土 , 抗腐蚀性

多孔TiO2薄膜的制备研究进展

王达 , 刘建敏 , 周曦亚

材料导报

综述了液相法(包括溶胶-凝胶法、蒸发诱导自组装法等)、电化学法(包括阳极氧化法、微弧氧化法等)、物理气相法(包括磁控溅射法、电子束蒸发法等)、化学气相法等制备多孔TiO<,2>薄膜的方法,介绍了相应的合成原理,指出不同方法制备的多孔TiO<,2>薄膜在表面形貌、孔径尺寸、取向和孔壁厚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工业化生产成本,提出了今后多孔TiO<,2>薄膜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多孔TiO<,2>薄膜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孔TiO2薄膜 , 液相法 , 物理气相法 , 电化学法

多孔TiO2薄膜的制备研究进展

王达 , 刘建敏 , 周曦亚

材料导报

综述了液相法(包括溶胶凝胶法、蒸发诱导自组装法等)、电化学法(包括阳极氧化法、微弧氧化法等)、物理气相法(包括磁控溅射法、电子束蒸发法等)、化学气相法等制备多孔TiO2薄膜的方法,介绍了相应的合成原理,指出不同方法制备的多孔TiO2薄膜在表面形貌、孔径尺寸、取向和孔壁厚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工业化生产成本,提出了今后多孔TiO2薄膜制备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多孔TiO2薄膜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孔TiO2薄膜 , 液相法 , 物理气相法 , 电化学法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