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催化材料对病毒吸附及灭活作用特性的研究

赵春霞 , 明平文 , 杨凌 , 刘中民 , 张卓然 , 马磊 , 许磊 , 齐越 , 孙承林 , 韩秀文 , 陈严 , 曲振平 , 缪少军 , 郑丛龙 , 赵欣捷 , 杜逊甫 , 刘波 , 孔宏伟 , 王畅 , 叶芬 , 刘守新 , 胡刚 , 刘页 , 张涛 , 黄向阳 , 包信和 , 许国旺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3.008

以核酸分子及普通病毒作为探针和模拟对象,进行了催化材料吸附、灭活副流感病毒的研究,旨在筛选出对病毒有过滤、吸附及灭活作用的高效非特异性催化材料,以应用于病毒的各种防护设施以及有效控制非典型性肺炎的传播.共评价了93种新合成的催化剂,发现两种催化材料对病毒具有杀灭作用.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 副流感病毒 , 核酸 , 催化材料 , 非典型性肺炎

催化材料对病毒的吸附和灭活作用及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

刘中民 , 张卓然 , 许国旺 , 杨凌 , 马磊 , 孙承林 , 许磊 , 齐越 , 赵春霞 , 明平文 , 陈严 , 郑丛龙 , 杜逊甫 , 韩秀文 , 张涛 , 黄向阳 , 包信和 , 刘波 , 刘守新 , 王爱琴 , 曲振平 , 缪少军 , 胡刚 , 刘页

催化学报

提出了以吸附和催化原理灭活病毒的设想,旨在开发出对病毒有过滤、吸附及灭活作用的高效非特异性催化材料,应用于各种防护设施,有效控制非典型肺炎(SARS)的传播. 采用与SARS病毒相似的副流感病毒作为模拟对象,进行了吸附及灭活该病毒的催化材料研究,并考察了催化材料对哺乳动物细胞的毒性. 结果表明,病毒气溶胶的阻留及吸附结果与基于DNA吸附的色谱分析结果相一致; 部分材料可以强烈地吸附病毒(100%),甚至在强烈振荡下并洗脱至第3次,病毒也不能脱附; 一些材料不仅可以吸附病毒,而且强烈振荡后的洗脱液虽然表现出一定的血凝效价,但接种鸡胚后,病毒并不增殖,说明材料具有明显的催化病毒灭活性能; 对细胞毒性极低的材料可以用在与人体接触的防护材料和设施中. 筛选出的性能优异的催化材料,拟进一步考察其对SARS病毒的灭活作用.

关键词: 催化材料 , 副流感病毒 , 吸附 , 灭活 ,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γ-CuI晶体的发光衰减时间和对X射线的能量响应

李锋锐 , 顾牡 , 何徽 , 畅里华 , 温伟峰 , 李泽仁 , 陈亮 , 刘金良 , 欧阳晓平 , 刘小林 , 刘波 , 黄世明 , 倪晨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262

采用溶剂蒸发法生长出透明的带隙宽度为2.96 eV的γ-CuI晶体.在紫外光激发下,该晶体在410、430 nm处分别呈现有近带边发射峰,另在720 nm附近还出现一个与样品碘缺陷有关的宽发射带.经碘退火后,样品720 nm发射带被基本抑制,而在420 nm处出现了一个更强的近带边发射峰.使用扫描相机分别测量了γ-CuI晶体各发射峰(带)的衰减时间谱,其中近带边发射峰的发光衰减时间常数均在数十皮秒量级,表明γ-CuI晶体具有极快的时间响应特性;而720 nm发射带的发光衰减时间常数主要在数十纳秒量级.X射线激发下,γ-CuI晶体具有435 nm近带边发射峰和680 nm发射带,其近带边发射对X射线能量响应的测量结果表明,当Ex<49.1 keV时,γ-CuI晶体闪烁光快分量对X射线的探测效率相对较高.

关键词: γ-CuI晶体 , 超快闪烁体 , 衰减时间 , 能量响应

单晶硅掺杂类型对化学镀Ni -P膜的影响

麻华丽 , 张新月 , 杜银霄 , 陈雷明 , 茹意 , 张锐 , 曾凡光 , 刘波 , 刘凯 , 梁浩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11.06.007

本文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分别在P型、N型Si(100)表面制备了Ni -P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及电子能谱仪(EDS)分析考察了同种制备条件下,在不同基底上镀膜的表面形貌和不同基底对镀层组分的影响;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基底上镀膜的平整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两种基底上的镀膜形貌、元素含量及镀膜平整度明显不同,以P型Si(100)作为基底时,膜层颗粒度及平整度较好.

关键词: 化学镀 , N型Si , P型Si , Ni -P膜

Er3+/Yb3+共掺磷酸盐玻璃陶瓷的发光性质研究

于晓晨 , 郝爱斌 , 刘波 , 张义强 , 秦彦斌 , 孙忠旺 , 苟蕾 , 宋峰

材料导报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d+/Yb3+共掺杂的磷酸盐玻璃陶瓷,测试和分析了其吸收光谱和975 nm泵浦下的上转换和近红外发射光谱.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玻璃陶瓷中的晶粒组成为Mg2 P2O7,尺寸为30~40nm.根据Judd-Ofelt(J-O)理论、McCumber理论和Fuchtbauer-Ladenburg (F-L)方程等方法,分别计算了基质玻璃和玻璃陶瓷中的强度参数Ωt (t=2,4,6)、Er3+在1540 nm附近的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讨论了Er3+在基质玻璃和玻璃陶瓷中的上转换和近红外发光特性.

关键词: Er3+ , Yb3+ , 磷酸盐 , 玻璃陶瓷 , 光谱特性

Nd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耐热性能的影响

张新明 , 王文韬 , 刘波 , 陈明安 , 刘瑛 , 高志国 , 叶凌英 , 贾寓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金相、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等研究微量Nd对2519铝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4% Nd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最适宜;Nd元素与Cu和Al 元素主要形成Al8Cu4Nd金属间化合物,并沿晶界分布.这些金属间化合物有效地阻碍高温时基体的变形和晶界的迁移,从而提高了合金的高温强度.Nd能细化合金的时效强化相,提高合金力学性能.添加0.14% Nd时,合金在300 ℃时的抗拉强度提高15.4%,室温抗拉强度提高4.4%;当Nd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合金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降低.

关键词: 2519铝合金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 热稳定性 , 稀土 , Nd

低水平放射性废水中钚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刘波 , 史克亮 , 叶高阳 , 郭治军 , 吴王锁 , 王一鸥 , 郭建锋 , 梁勇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3.2014041704

钚是重要的核燃料,也是一种极毒的放射性核素,在核燃料循环和放射性废物处置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些年来,钚在自然水体中的含量、分布引起人们的关注。科研工作者针对低水平放射性废水,核设施周围自然水体,核试验、核事故情况下可能污染的自然水体等,建立了一些钚的分析方法。作者在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盐酸体系中用TEVA树脂负压微色谱柱液闪法将水溶液中钚与其他锕系元素及金属离子分离并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望在日常和应急监测中的得到应用。

关键词: , 水样 , 化学分离 , 测量

新型相变材料Ti0.5Sb2Te3刻蚀工艺及其机理研究

张徐 , 刘波 , 宋三年 , 姚栋宁 , 朱敏 , 饶峰 , 吴良才 , 宋志棠 , 封松林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3.13210

采用CF4和Ar混合气体研究了新型相变材料Ti0.5Sb2Te3(TST)的刻蚀特性,重点优化和研究了刻蚀气体总流速、CF4/Ar的比例、压力和功率等工艺参数对刻蚀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气体总流量为50 sccm、CF4浓度为26%、刻蚀功率为400W和刻蚀压力为13.3 Pa时,刻蚀速度达到126 nm/min,TST薄膜刻蚀图形侧壁平整而且垂直度好(接近90°)、刻蚀表面平整(RMS为0.82 nm)以及刻蚀的片内均匀性等都非常好.

关键词: 新型相变材料 , 干法刻蚀 , CF4+Ar气体 , 刻蚀速度

LuTaO4∶Ln3+(Ln=Eu,Tb)透明薄膜制备改进与其发光性能研究

吴霜 , 刘波 , 邱志澈 , 陈士伟 , 张娟楠 , 刘小林 , 顾牡 , 黄世明 , 倪晨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503

LuTaO4是一种新型的辐射探测材料,但是制备高质量的透明薄膜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在保证薄膜不开裂与高透明度的前提下提高薄膜的厚度,通过大量摸索选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胶黏剂并优化溶胶中固含量及PVP含量成功制备出单层厚度达到l00 nm的LuTaO4∶Ln3+(Ln=Eu,Tb)薄膜,保证了薄膜的透明度同时大大提高了发光性能.该方法为高质量LuTaO4∶Ln3+(Ln=Eu,Tb)厚膜的制备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LuTaO4∶Ln3+(Ln=Eu,Tb)薄膜 , 溶胶-凝胶法 , 固含量 , PVP , 发光性能

Lu2SiO5∶Ce3+透明薄膜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吴霜 , 刘波 , 陈士伟 , 张娟楠 , 刘小林 , 顾牡 , 黄世明 , 倪晨 , 薛超凡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60034

Lu2SiO5∶ Ce3+薄膜具有高光产额、快衰减时间、高密度、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有望成为X射线探测中的闪烁材料,但制备高质量的薄膜面临挑战.本工作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对制备过程中水硅比、烧结程序、胶黏剂和固含量等四个因素的系统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空气湿度为85%,溶胶水硅比为6.6条件下,适量添加PEG400,采用优化后最佳固含量,从450℃开始进行烧结程序后退火,可制备出具有透明、平整、无裂痕的高质量Lu2SiO5∶ Ce3+闪烁薄膜,单次旋涂获得的膜厚达到167 nm.实验表明水含量是引起薄膜发白的主要因素;烧结程序决定了薄膜的有机物分解程度及结晶状况;溶胶固含量及胶黏剂含量是调控薄膜厚度的重要方法.本工作为Lu2SiO5∶ Ce3+闪烁薄膜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Lu2SiO5∶ Ce3+薄膜 , 水硅比 , 烧结程序 , 胶黏剂 , 固含量 , 发光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