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HI-13串列加速器在束γ终端原子核激发态寿命测量的核结构研究

郑云 , 吴晓光 , 李广生 , 李聪博 , 陈启明 , 竺礼华 , 贺创业 , 郝昕 , 王烈林 , 姚顺和 , 刘颖 , 李立华 , 汪金龙 , 钟健 , 周文奎 , 邓利涛 , 朱宝吉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3.04.375

利用在HI-13串列加速器的在束γ终端上建立的多普勒线移衰减法、反冲距离多普勒线移法和快时间延迟符合法等3种寿命测量方法,开展了原子核手征对称性、磁转动等核结构热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实验结果表明,130Cs的伙伴带具有很好的手征特性,而106Ag的候选带并非手征双带.根据测量的能级寿命提取的B(M1)值表明,106Ag的正宇称晕带和107Ag的正、负宇称晕带都具有典型的磁转动特性.此外,寿命测量数据还为解释和理解不同的同位素链中展现出的形状演化、形状共存、形状相变及临界点对称性等物理现象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证据.

关键词: 能级寿命 , 核结构 , 多普勒线移衰减法 , 反冲距离多普勒线移法 , 快时间延迟符合法

171Ta高自旋态能级寿命测量

张振龙 , 竺礼华 , 吴晓光 , 王治民 , 贺创业 , 王月 , 孟锐 , 马瑞刚 , 崔兴柱 , 李广生 , 温书贤 , 郑勇 , A.A.Pastrernak , 周宏余 , 刘运祚 , 杨春祥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20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157Gd(19F, 5n)171Ta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布居了171Ta的高自旋态, 以多普勒移动衰减法的峰形分析法分析了171Ta h9/2质子1/2[541] 转动带的6条能级的寿命, 得到了这6条能级的平均寿命值.

关键词: 高自旋态 , 多普勒移动衰减法 , 能级寿命

丰中子核91 Y的高自旋能级结构

何小风 , 周小红 , 方永得 , 柳敏良 , 张玉虎 , 王凯龙 , 王建国 , 郭松 , 强华 , 郑勇 , 张宁涛 , 李广顺 , 高丙水 , 吴晓光 , 贺创业 , 郑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11804/NuclPhysRev.32.04.375

再次研究了丰中子核91Y 的高自旋能级结构通过82Se(13C, p3n)91Y 反应。新建立的包含几条关键能级的能级纲图澄清了以前研究中的几点不确定的地方。这几条能级具有Z=38和N=56子闭壳打破的特征,这涉及到张量力和自旋-同位旋依赖的中心力。

关键词: 丰中子核 , 能级纲图 , 张量力 , 自旋-同位旋依赖的中心力

稀土区奇奇核πh11/2(×)νi13/2带B(M1)/B(E2)比值增强特性

陆景彬 , 刘运祚 , 孙亮 , 杨东 , 梁国栋 , 王守宇 , 马英君 , 赵广义 , 李险峰 , 崔兴柱 , 李明非 , 霍俊德 , 曾国模 , 竺礼华 , 吴晓光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2.003

在稀土区奇奇核πh11/2(×)νi13/2转动带中, 系统地观测到随转动频率或角动量增加, B(M1)/B(E2)曲线表现出所谓parabola-like形状, 即在增加到某一转动频率或自旋后, B(M1)/B(E2)比值快速增强. 基于推转模型和粒子转子模型关于奇奇核二准粒子转动带磁偶极约化跃迁几率的描述, 对稀土区双奇核的这一行为进行了讨论. 指出该现象的发生与νi13/2准中子转动顺排特性密切相关. B(M1)/B(E2)比值在接近第二带交叉(即BC准中子对顺排)的较高频率处的增强效果, 可以理解为主要来源于带交叉引起的波函数中混合四准粒子成分的结果. 通过对B(M1)/B(E2)比值的增强效果发生在较低频率处的分析, 对稀土区奇奇核πh11/2(×)νi13/2带角动量耦合图像有了进一步认识.

关键词: 高自旋态 , 奇奇核 , 电磁跃迁特性 , 顺排

奇奇核90Nb的高自旋态研究

崔兴柱 , 竺礼华 , 吴晓光 , 李广生 , 温书贤 , 王治民 , 贺创业 , 张振龙 , 孟锐 , 马瑞刚 , 骆鹏 , 郑勇 , 霍俊德 , M.M.Ndontchueng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21

用能量为80 MeV的19F束通过反应76Ge(19F, 5n)90Nb布居了90Nb的高自旋态. 通过在束γ测量分析90Nb退激γ射线的符合级联关系, 发现了19条新的属于90Nb 的γ跃迁, 建立了90Nb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通过经验壳模型计算指定了部分能级的组态, 并结合实验DCO比值和与相邻N=49核素的系统比较, 确认了新能级的自旋和宇称.

关键词: 高自旋态 , 在束γ , 能级纲图 , 原子核壳模型 , 组态

双奇核170Re高自旋转动带分析

王华磊 , 宋立涛 , 赵维娟 , 刘忠侠 , 张玉虎 , 周小红 , 郭应祥 , 雷祥国 , 柳敏良 , 郑勇 , 温淑贤 , 竺礼华 , 吴晓光 , 许甫荣

原子核物理评论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2Nd(32S,1p3nγ)170Re布居了缺中子双奇核170Re的高自旋激发态,识别出了该核的一条转动带并建议了其组态为πh1/2 vi13/2.基于对同中子素能级系统性、旋称反转系统性、带内B(M1)/B(E2)、准粒子Routhians、动力学转动惯量和Total Routhian Surface(TRS)等带结构特征的详细分析和讨论,进一步确认了对A=170核区目前最缺中子双奇核高自旋转动带组态、宇称和自旋值的指定.

关键词: 转动带 , 双奇核 , 在束γ谱学

~(139)Pm核中磁转动带的研究

张宁涛 , 张玉虎 , 周小红 , 柳敏良 , 郑勇 , 郭应祥 , 雷祥国 , 丁兵 , 胡钧 , 马飞 , 陈亮 , 王世陶 , 吴晓光 , 郑云

原子核物理评论

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16Cd(27Al,4n)布居了139Pm的高自旋激发态,用12台高纯锗探测器(HpGe)阵列进行了在束γ-γ符合测量。基于γ-γ符合关系及139Pm核已知的能级信息,建立了两条ΔI=1的负宇称带。利用相邻核能级结构的系统性和依据半经典的核子-核子有效作用的理论模型(SPAC)对这两条带能级结构进行了定量计算,认为它们属于磁转动带。

关键词: 在束γ谱学 , 扁椭形变 , 磁转动 , 集体转动

A=130区缺中子核122Cs与134Ce高自旋态研究

朱胜江 , 禹英男 , 甘翠云 , 朱凌燕 , M·萨哈伊 , 肖树冬 , 李明亮 , 车兴来 , 温书贤 , 竺礼华 , 吴晓光 , 李广生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4.04.014

通过重离子核反应与在束γ谱的实验技术, 对A=130缺中子核区122Cs与134Ce核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所用核反应分别为107Ag(19F, 1p3n)与 122Sn(16O,4n). 实验结果扩展了122Cs 与134Ce的能级纲图. 在122Cs中发现可能是属于手征二重带的结构, 而在134Ce核的高自旋态结构中呈现出重要的具有不同γ形变的形状共存特性.

关键词: 核结构 , 高自旋态 , 手征二重带 , 形状共存

A=135核区N=79的同中异位素高自旋结构研究

朱胜江 , 徐强 , 车兴来 , 朱凌燕 , 陈永静 , 丁怀博 , 王建国 , 竺礼华 , 温书贤 , 吴晓光

原子核物理评论

对清华大学在束γ谱实验组近年来在A=135缺中子核区N=79的同中异位素 135Ba,137Ce和 139Nd的高自旋态实验研究进行了介绍. 实验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HI-13串列加速器上用在束γ的实验技术、分别通过重离子核反应 130Te(9Be,4n),124Sn(18O,5n),128Te(16O,5n)进行的. 实验结果扩展了这3个核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 研究表明,这3个核的低自旋态结构均起源于νh-111/2空穴与其偶偶核芯的耦合. 用粒子-转子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这3个核的形变参量γ值均稍大于30°,为偏向于扁椭的三轴形变,从而可看出Ba,Ce和Nd 3个同位素链在低自旋态下由长椭边到扁椭边的形状转变都发生在中子数N=77-79之间. 对于中等自旋态下一些能级的组态进行了指定与系统学比较. 在高自旋态下,在 137Ce中发现一条γ≈-60°的扁椭形变带,在 139Nd中则发现3条这样的扁椭形变带,对这些扁椭形变带的起源及结构特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核结构 , 高自旋态 , 形状转变 , 扁椭形变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