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H13钢对磨不同回火工艺的Cr12MoV钢的磨损行为

周银 , 花华平 , 张秋阳 , 罗红丽 , 曹欢 , 陈康敏 , 王树奇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不同回火工艺的Cr12MoV钢对磨盘对H13钢在25和600℃下干滑动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XRD、SEM、显微硬度计等对磨损表面、亚表面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回火工艺的Cr12MoV钢对磨盘显著影响H13钢的磨损行为:对磨Cr12MoV (55 HRC)时,磨损率在25℃下随载荷增加而缓慢增长,600 ℃下急剧增加.对磨Cr12MoV(42 HRC)时,磨损率在25℃下增长较快,而在600℃下增长缓慢.25℃下,无论对磨盘硬度高低,主要磨损机制均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而高温下,对磨低硬度盘时为氧化轻微磨损,对磨高硬度盘时为氧化磨损和严重塑性挤出磨损.

关键词: 回火 , 硬度 , 对磨材料 , 氧化磨损 , 磨损转变

扩散退火温度对钢表面铁-铝金属化合物镀层的影响

佟桁 , 李文广 , 王峰 , 廖远禄 , 周银 , 张秋阳 , 王树奇

电镀与涂饰

通过热浸铝和扩散退火处理在45钢表面制备Fe-A1金属间化合物镀层.研究了镀层微观形貌、物相和显微硬度随退火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700°℃扩散退火处理的热浸镀铝钢,镀层与基体之间呈长舌状结合.800°℃退火处理后,长舌状形貌基本消失,镀层厚度增至300μm.900 ~1 000°℃退火处理后,镀层呈连续的双层结构,与钢基体结合得更紧密.随扩散退火温度升高,镀层由富铝相Fe2Al5转变为富铁相FeAl和Fe3Al,导致镀层显微硬度降低.

关键词: , 热浸镀铝 , 金属间化合物 , 扩散退火

堇青石水基流延浆料分散剂的选择及其作用机理

侯朝霞 , 牛厂磊 , 王少洪 , 王美涵 , 胡小丹 , 周丹 , 周银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09.005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级堇青石粉体作为原料,分别考察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多聚磷酸钠和柠檬酸钠作为分散剂时堇青石浆料的分散效果.通过对各体系电导率、粘度、沉降高度的分析,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分散效果最好.分散剂聚丙烯酸钠通过静电力作用和空间位阻作用对堇青石粉体颗粒进行分散,且其吸附构型随着浆料pH值的增加而改变.聚丙烯酸钠的含量为1.5%(质量分数)时,达到最好分散效果.

关键词: 堇青石 , 分散剂 , 水基流延

钛合金与钢的干滑动磨损行为对比

孙瑜 , 赵志刚 , 周银 , 杨子润 , 王树奇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6.007

采用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C11合金和H13钢进行了各种温度和载荷下的磨损试验,对比研究了它们的磨损行为.研究发现,随温度和载荷的变化,TC11合金和H13钢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磨损行为.随着温度升高,TC11合金的磨损率在200℃时增加,然后大幅度降低,在400~600℃达到最低值.而H13钢的磨损率先降低,在200℃达到最低值,随后显著增加,在400~600℃出现从轻微至严重磨损的转变.其行为差异是由于氧化物的保护作用和两种材料热软化抗力的不同而引起的.

关键词: 钛合金 , , 磨损行为 , 摩擦氧化物 , 热软化

La3+,Al3+共掺杂纳米ZnO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X-BR研究

周银 , 王宇 , 卢士香 , 徐文国 , 苏苏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掺杂和掺杂铝离子、镧离子以及两种离子共掺杂的ZnO,并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紫外灯作为光源,一定浓度的活性艳蓝X-BR溶液为光催化反应模型污染物,研究了各种离子掺杂ZnO的光催化性能,考察了掺杂量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镧离子和铝离子掺杂浓度为2 at%和3 at%的共搀杂ZnO的光催化性能最好;在室温下,加入催化剂浓度为0.1 g/L,降解时间为45 min时,对活性艳蓝X-BR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6.63%.

关键词: 溶胶-凝胶 , 纳米氧化锌 , 光催化降解 , 镧铝共掺杂

Ti6Al4V合金表面热氧化/真空扩散处理及耐磨性研究

周银 , 王树奇 , 张秋阳 , 王兰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2.007

Ti6aL4V合金经800℃、1h和900℃、15 min热氧化后,分别进行850℃、20 h真空扩散,并将900℃、15 min热氧化+ 850℃、20 h真空扩散后的试样在25℃和400℃下进行磨损试验,比较真空扩散后的显微硬度分布及处理前后的磨损量,通过XRD、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氧化、氧化/扩散及磨损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经热氧化后,表面形成钛氧化物,再经真空扩散后,TiO2发生了分解,在表层和基体间形成了氧扩散层,增加了两者间的结合力,产生了硬化效应,同时形成一定数量的Al3Ti,在不同温度和载荷下,磨损量均比未处理试样的小;经900℃、15 min热氧化+850℃、20 h真空扩散后的Ti6Al4V合金,耐磨性可得以显著提高.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 热氧化 , 真空扩散 , 耐磨性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发展应用概述

周银 , 侯朝霞 , 王少洪 , 王立国 , 隋春华 , 王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12.03.027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新型二维晶体材料,已经在微电子、量子物理、材料和化学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使碳材料继碳纳米管后再次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综述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加热SiC法、石墨插层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氧化石墨还原法等,分析制备方法的优缺点,阐述石墨烯在能源储存、超导材料、超高效太阳能电池、传感器等方面的最新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石墨烯 , 制备方法 , 应用 , 发展前景

碳钢热浸镀铝涂层的磨损性能

廖远禄 , 张秋阳 , 周银 , 赵志刚 , 徐垚 , 王树奇

材料研究学报

研究了扩散退火对碳钢热浸镀铝镀层微观组织的影响,特别是在1000℃扩散退火后镀铝钢的磨损性能,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低于900℃的温度下扩散退火后的镀层均含脆性相Fe2Al5,在1000℃退火后的镀层其物相全部转化为韧性相FeAl和FeAl,且与基体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随着温度从室温升高到200和400℃,磨损率显著下降,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在室温下镀铝钢的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快速升高;在200℃磨损率几乎不随载荷变化,平均磨损率为4.2×10-6 mg/mm;在400℃、载荷50-200N条件下磨损率略低于200℃对应载荷下的磨损率,但在250N时磨损率快速升高.这表明,镀铝钢在200-400℃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其高耐磨性源于在磨面形成了厚度为1-2μm、含大量A12O3和Fe2O3及少量W、Mo的氧化物的摩擦氧化层,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轻微磨损.但是当载荷达250 N时摩擦层因不稳定而剥落,导致镀层剥落,使基体发生塑性挤出.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热浸镀铝钢 , 扩散退火 , 磨损行为 , 磨损机理 , 氧化轻微磨损

多层石墨烯/纳米Fe2O3复合材料对TC11合金干滑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张波 , 周银 , 黄柯植 , 温国红 , 孙浩 , 王树奇

材料保护

钛合金综合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但是其耐磨性较差,又严重阻碍了它更广泛的应用.在TC11合金/GCr15钢摩擦界面添加多层石墨烯(MLG)/纳米Fe2 O3复合材料,采用MPX-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其对TC11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并与未添加及只添加MLG或纳米Fe2O3时的状况进行了对比;采用XRD,SEM,EDS等分析技术对磨损表面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各添加物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TC11合金表面添加MLG形成的摩擦层不能稳定存在,无法提高其耐磨性;添加纳米Fe2O3仅能在低载荷下形成稳定的摩擦层,高载荷时逐渐被破坏;添加MLG/纳米Fe2O3复合材料,在磨损表面形成了双层摩擦层,能起到保护基体的作用,使之磨损量显著下降,原因是MLG的润滑性与纳米Fe2O3承载性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磨损行为 , 多层石墨烯 , 纳米Fe2O3 , 钛合金 , 摩擦层

多层石墨烯和Fe2O3纳米颗粒对TC11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

温国红 , 周银 , 黄柯植 , 张波 , 曹臻 , 王树奇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7.02.011

通过在TC11合金摩擦界面添加机械混合的多层石墨烯和Fe2O3纳米颗粒,研究其对TC11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并与未添加及只添加多层石墨烯或Fe2O3纳米颗粒时进行对比.利用XRD、SEM和EDS等微观分析手段对磨损表面的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探讨摩擦层的形成过程及纳米材料的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多层石墨烯或Fe2O3纳米颗粒时形成的摩擦层不能稳定存在,无法改善TC11合金较差的耐磨性.而添加机械混合的多层石墨烯和Fe2O3纳米颗粒时,在磨面形成同时具有良好润滑性和优异承载能力的双层摩擦层,能有效地阻止金属间相互接触,对基体起到保护作用,使得TC11合金的磨损量显著下降.

关键词: TC11合金 , 多层石墨烯 , Fe2O3纳米颗粒 , 机械混合 , 摩擦层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