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淬火-贝氏体区配分工艺及钢的组织性能

朱帅 , 康永林 , 邝霜 , 姜英花

钢铁

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淬火配分)工艺在CCE条件下,通过采用Ms和Mr点之间的最佳淬火温度和低于M.点的配分温度,避免配分阶段的贝氏体形成最终可以得到最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组织.但试验中得到不足体积分数8%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限制了钢塑性的提高.通过提出淬火-贝氏体区配分工艺,并应用在(0.21~0.29)C-(1.5~2.0)Si-(1.5~2.1)Mn成分钢,得到了体积分数12%左右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和25%左右的伸长率,同时强度保持在1 000~1 100 MPa,强塑积最高达到36.6 GPa·%.不同的淬火温度和配分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工艺变化对强度影响较低,伸长率和强塑积随着配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其中270℃的淬火温度试样的提高幅度高于245℃淬火试样,采用Q&PB工艺得到了无碳贝氏体十马氏体十残余奥氏体的三相组织.淬火和贝氏体区配分得到了优异的强度和塑性的结合,为新一代汽车用钢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奥氏体 , 无碳贝氏体 , 淬火配分 , 三相组织

低碳Si-Mn系Q&P钢两相区的退火热处理工艺

蒯振 , 陈银莉 , 庄宝潼 , 赵爱民 , 姜英花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一种新型的两相区不同退火温度的淬火和碳再分配热处理工艺对低碳硅一锰系Q&P钢的显微组织、精细结构的影响,并和奥氏体区退火的Q&P热处理工艺进行对比。通过SEM、TEM分析发现,采用两相区退火的Q&P工艺室温组织为板条马氏体、铁素体和薄膜状残留奥氏体。残留奥氏体以两种形态存在:处于马氏体板条间的薄膜状和位于原奥氏体晶界处的块状。两相区热处理后的Q&P钢,不仅抗拉强度高达1000MPa以上,其伸长率也高达23%以上,体积分数高达11%的残留奥氏体在组织中起到了相变诱发塑性的作用。

关键词: Q&P , 板条马氏体 , 残留奥氏体 , TRIP效应 , 两相区退火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