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常化处理对薄规格取向硅钢织构的影响*

何承绪 , 杨富尧 , 严国春 , 孟利 , 马光 , 陈新 , 毛卫民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554

利用EBSD和XRD技术对比分析了常化和不常化2种工艺对薄规格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2种工艺条件下的初次再结晶和二次再结晶织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经过常化处理的样品初次再结晶组织中{411}<148>和{111}<112>织构组分比不常化样品的低, 但Goss织构组分比不常化样品的高; 常化处理的样品二次再结晶织构多为锋锐的Goss织构, 磁性能优异, 而不常化处理的样品二次再结晶织构多为Brass织构和偏Goss织构. 此外, 经过常化处理样品的初次再结晶组织中Goss取向晶粒周围分布的20°~45°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高于不常化处理样品. 2种样品初次再结晶后的平均晶粒尺寸差别并不明显, 均为20 μm, 而且整体晶粒尺寸分布也相近. 常化处理对最终磁性能有决定性影响, 主要体现在提高冷轧前Goss取向“种子”的比例以及优化再结晶组织中Goss取向晶粒周围的织构环境.

关键词: 薄规格取向硅钢 , 常化 , 织构 , 再结晶 , 低温热轧板

特殊成形工艺下AZ31镁合金的织构及变形机制

王丽娜 , 杨平 , 夏伟军 , 陈振华 , 陈鼎 , 李萧 , 孟利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9.01.009

通过组织观察以及宏观和微观织构测定、分析了异步轧制及等径角轧制的AZ31镁合金形变机制,确定了在这两种工艺下{0001}基面织构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异步轧制产牛的平行于轧面的剪切力促进了与普通轧制状态下相反的基面滑移,使基面织构连续地弱化为倾转的基面织构;而等径角轧制通过产生与轧向成122.5°的剪切力,使基面取向的晶粒产生拉伸孪晶,形成与基面织构共存的柱面织构.因此这两种特殊工艺都可能改善镁合金的塑性.还分析了形变量和退火对织构的影响.

关键词: 异步轧制 , 等径角轧制 , 织构 , 孪晶 , AZ31镁合金

常化处理对薄规格取向硅钢织构的影响

何承绪 , 杨富尧 , 严国春 , 孟利 , 马光 , 陈新 , 毛卫民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554

利用EBSD和XRD技术对比分析了常化和不常化2种工艺对薄规格取向硅钢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工艺条件下的初次再结晶和二次再结晶织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过常化处理的样品初次再结晶组织中{411}<148>和{111}<112>织构组分比不常化样品的低,但Goss织构组分比不常化样品的高;常化处理的样品二次再结晶织构多为锋锐的Goss织构,磁性能优异,而不常化处理的样品二次再结晶织构多为Brass织构和偏Goss织构.此外,经过常化处理样品的初次再结晶组织中Goss取向晶粒周围分布的20°~45°大角度晶界所占比例高于不常化处理样品.2种样品初次再结晶后的平均晶粒尺寸差别并不明显,均为20 μm,而且整体晶粒尺寸分布也相近.常化处理对最终磁性能有决定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冷轧前Goss取向“种子”的比例以及优化再结晶组织中Goss取向晶粒周围的织构环境.

关键词: 薄规格取向硅钢 , 常化 , 织构 , 再结晶 , 低温热轧板

利用道次间退火改善镁合金轧制成形性的研究

杨平 , 孟利 , 毛卫民 , 蔡庆武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2.009

塑性较差的六方结构镁合金轧制时易出现裂纹,尤其是在1mm以下薄板带的终轧阶段.其原因是在较低温度下基面取向晶粒内形成的切变带不易扩展所致.研究了MB1,AZ31(MB2)镁合金在热模拟条件和实验室热轧过程中利用静态再结晶改善形变组织、细化晶粒、提高成形性的规律.实验表明,在选择的多道次轧制退火工艺下可顺利轧出0.3mm厚的薄板带,得到平均尺寸~7μm的等轴细晶.热模拟条件下得到的形变温度、形变量和形变组织的关系可帮助确定实际生产轧制过程中各道次轧制的温度.织构测定表明,各阶段退火前后都得到强的基面织构.终轧阶段无法利用{10 12}拉伸孪晶的静态再结晶细化晶粒,而只能利用压缩孪晶/扩展的切变带的再结晶细化晶粒.本文对轧制时利用动、静态再结晶细化晶粒的潜力及工艺优化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镁合金 , 轧制 , 晶粒细化 , 组织 , 织构

15Cr-5Ni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

孟利 , 程康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光学显微镜、SEM与拉伸试验研究了15Cr-5Ni不锈钢冷轧板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并采用EBSD技术分析了析出物与基体的取向关系.结果表明,力学性能与相态的转变及碳化物析出有关;保温过程中析出的奥氏体相与基体呈特殊取向关系;层片状的奥氏体以残留奥氏体为核心并以无扩散的切变方式逆转变长大;逆转变奥氏体与原始奥氏体晶粒取向一致,同时同一原始晶粒内的逆转变奥氏体间也存在孪晶关系.

关键词: 15Cr-5Ni不锈钢 , 逆转变奥氏体 , 取向关系 , EBSD

管线钢中晶界取向差特征分布分析

刘觐 , 孟利 , 朱国辉 ,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X70,X80和X100 3种管线钢进行了取向成像分析.结果表明,尽管3种管线钢的强度级别不同,微观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都具有相似的取向差择尤分布,其取向差主要分布在2°~15°和47°~60°区间,呈“双峰”分布特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奥氏体主要以K-S关系向中温铁素体转变,Dahmen的二维不变线模型验证了这一结果.K-S关系变体间特定的取向差关系是造成这3种管线钢取向差择尤分布的原因.

关键词: 管线钢 , 组织 , 取向差 , 相变 , K-S取向关系

高温退火时取向电工钢MnS粒子溶解及粗化行为

孟利 , 张茂华 , 何承绪 ,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Fe-3% Si合金中MnS粒子的分布及经高温退火后的变化,借以探索MnS粒子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抑制作用原理.热力学计算与观察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随退火温度的升高不仅出现MnS粒子的溶解行为,也存在粗化现象,但粗化过程并不显著,粒子仍基本保持弥散细小状态,因而可以发挥抑制晶界迁移的作用.MnS粒子的高温溶解是造成其抑制作用弱化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MnS明显高于基体的比容是造成其难以粗化并保持抑制作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取向电工钢 , MnS粒子 , 粗化 , 抑制作用 , 高温退火

取向硅钢常化板织构及不同取向晶粒中析出相粒子的分布

何承绪 , 孟利 , 马光 , 陈新 ,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SEM、EBSD技术对低温热轧技术的热轧板和常化板进行了织构研究,并对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粒子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化处理对热轧织构中旋转立方{100} <011>织构强度有一定的减弱;常化后4种不同取向晶粒中的粒子面密度及粒子尺寸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粒子面密度分布规律表现为黄铜取向晶粒> Goss取向晶粒>铜型取向晶粒>{100} <011>取向晶粒,且黄铜取向晶粒中的粒子平均尺寸最小,40 ~ 60 nm范围内的粒子也明显多于其他取向晶粒.

关键词: Hi-B钢 , 热轧 , 常化 , 晶粒取向 , 析出相粒子

薄规格冷轧取向硅钢脱碳板中析出相粒子及织构分布

杨富尧 , 何承绪 , 孟利 , 马光 , 陈新 ,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薄规格冷轧取向硅钢要求比普通厚度取向硅钢更加严格的抑制剂设计及控制.将常化板冷轧至0.23 mm和0.18mm并分别进行脱碳退火处理,利用SEM及EBSD技术分析了两种厚度脱碳退火板的表层、次表层、中心层等层区的析出相粒子分布及织构.结果表明:在设计的工艺下,两种厚度脱碳板同层区的析出相粒子的平均尺寸d、面密度nA及面积分数AA的分布趋势类似,粒子平均尺寸都表现为d表层>d次表层>d中心层,且次表层的粒子面密度最高;两种板沿板厚方向的组织及织构分布不均匀,但各层区织构组成相近,{111} 〈112〉、{411} 〈148〉组分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取向,表层Goss取向晶粒数较多;随压下量增大,Goss、{111} 〈112〉、{411} 〈148〉等织构均减弱.

关键词: 薄规格取向硅钢 , 析出相粒子 , 抑制剂 , 脱碳退火 , 冷轧 , 织构

EBSD研究高Mn TRIP钢伪线织构

杨平 , 鲁法云 , 孟利 , 毛卫民

金属学报

对高Mn TRIP钢两类马氏体相变取向关系及变体选择进行EBSD取向成像分析时,在微区内经常观察到伪线织构,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类伪线织构都是相变时界面匹配的表现,可由4种原因引起:奥氏体内产生的ε马氏体中按K-S关系生成的6个α'马氏体变体造成;形变时奥氏体内增加的孪晶内形成的ε马氏体构成;相变时两相对应点阵面力图匹配而造成的EBSD相鉴定过程规律性的误标所致;形变促进不同相的点阵面匹配造成.此外,对伪线织构在极图上的表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EBSD , 高锰钢、马氏体相变 , 织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