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短波长X射线衍射法测试纳米铝块体的内部残余应力

窦世涛 , 郑林 , 张朝晖 , 张津 , 计鹏飞 , 何长光 , 彭正坤 , 肖勇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09021

利用自主研发的 SWXRD-1000型短波长 X射线衍射仪对去应力热处理前后纳米铝块体的内部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为研究残余应力沿试样厚度方向的分布,采用 Xstress-3000型 X射线应力仪对未热处理的纳米铝块体表面残余应力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纳米铝块体内部的晶粒取向分布均匀;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块体中心处的残余应力呈下降的趋势,中心处的径向残余应力由未热处理时的113 MPa降至4 MPa,切向残余应力由未热处理时的91 MPa降至38 MPa;未热处理试样厚度方向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整体呈为外压内拉,直径方向上的内部残余应力呈现出中间高两侧低的分布趋势,且中心附近为残余拉应力。

关键词: 纳米铝块体 , 短波长X射线衍射 , 无损检测 , 内部残余应力

纳米晶金属块体材料制备技术与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李安敏 , 张喜燕 , 赵新春 , 张津 , 李聪 , 邱绍宇 , 张鹏程

材料导报

主要总结了纳米晶金属块体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各种制备技术的特点与现存的问题,以及纳米晶金属块体材料的强度、塑性、应变速率敏感性、超塑性、变形机制与断裂机制等力学性能问题.

关键词: 纳米块体材料 , 制备 , 力学性能 , 变形机制 , 断裂机制

硅烷增强镁合金防腐有机涂层的研究

张微 , 龙军峰 , 张津 , 丁婷 , 余永梅 , 张红霞 , 马培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6.017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结合硅烷处理和胶粘涂层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环氧防腐涂层.通过扫描电镜对涂层表面形貌进行观察,采用划格法、浸泡法及盐雾试验等分析镁合金表面硅烷处理对有机涂层的附着力及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KH-550型硅烷进行处理后,镁合金基体与有机涂层之间形成化学键,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附着力为1级,耐饱和盐水23d不起泡.硅烷处理明显提高了有机涂层对基体的附着力和耐蚀性,因此,硅烷 + 胶粘涂层的方法可用于镁合金的表面防腐.

关键词: 有机涂层 , 硅烷 , 附着力 , 耐蚀性 , 化学键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渤海地区鱼种鉴定

李潇 , 曲焱焱 , 张丕乔 , 张津 , 张丽华 , 黄大亮 , 张玉奎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0673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龟(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其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对其细胞色素b的特定片段(464 bp)进行扩增,然后选择Dde Ⅰ、Hae Ⅲ和Nla 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并利用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得到酶切产物的特异图谱和确切的片段大小,从而有效区分了9种海鱼.研究结果表明,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在鱼种鉴定上具有精确、鉴别和快速三大优势,可为鱼类食品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芯片实验室 , 物种鉴定 , 细胞色素b , 鱼类

TC4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制备抗高温氧化涂层

李洪 , 张津 , 彭力 , 何业东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0.009

目的:寻求最佳的微弧氧化工艺参数,提高钛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方法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3因素包括电压、氧化反应时间和电解液浓度),通过XRD和SEM表征微弧氧化涂层的物相和显微结构,采用650℃×100 h循环氧化试验评价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最终利用极差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涂层试样氧化增重的影响主次,并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利用回归分析建立氧化增重与试验各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显著性。结果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得的微弧氧化涂层表面形貌特征不同,涂层物相以金红石相和锐钛矿相二氧化钛为主。3个因素对涂层抗高温氧化性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电压>时间>电解液浓度。建立的氧化增重W与各参数(电压V、反应时间t、电解液浓度E)间的二次函数方程模型为:W=0.00839(V-396.6)+0.1698t-64.5E-0.000108(V-396.6)2-0.0044t2+700E2+0.0017。结论最佳参数组合为:电压480 V,时间25 min,电解液浓度0.04 mol/L。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的氧化增重与各参数间的数学模型显著。

关键词: TC4钛合金 , 微弧氧化 , 正交试验 , 抗氧化 , 回归分析 , 数学模型

镁合金表面铝涂层研究新进展

张津 , 麻彦龙 , 黄福祥 , 肖锋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7.05.022

对镁合金表面沉积铝涂层这一镁合金表面处理的新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传统镁合金表面处理的优缺点以及在镁合金表面沉积铝涂层的优势.最新的在镁合金表面沉积铝涂层的工艺主要有铝粉埋覆扩散法、铝粉刷涂埋覆扩散法、火焰喷涂热扩散法、电弧喷涂热压法、动态金属喷镀法.在对以上沉积原理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镁合金表面铝涂层的耐蚀机理,并指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镁合金 , 铝涂层 , 扩散 , 热喷涂 , 耐蚀性

强烈塑性变形表面纳米化的研究现状

欧信兵 , 张津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8.03.023

强烈塑性变形表面纳米化(SPD-SNC)技术是近几年才开始备受人们广泛关注的新技术,它不仅为研究形变诱发的纳米化过程和宽尺寸范围内(从微米到纳米量级)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提供思路,制备理想样品;而且将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应用于改造传统工程材料,显著地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可望在工业上获得实际应用.从SPD-SNC的方法、机理、组织结构和性能等方面总结了该技术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强烈塑性变形 , 表面纳米化 , 方法 , 组织性能

阴极等离子电解大面积沉积弥散Pt微粒增韧8YSZ热障涂层

邓舜杰 , 何业东 , 王鹏 , 张津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在高温合金表面制备一层NiCoCrAlY粘结层,然后采用阴极等离子电解沉积(CPED)制备一层弥散Pt微粒的8YSZ涂层.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陶瓷微珠,促使阴极表面发生均匀的等离子微弧放电,实现了在大面积样品上沉积8YSZ涂层.获得的涂层厚度到达120 μm,具有多孔结构,由立方相和四方相8YSZ以及Pt组成.1100℃空气中循环氧化的结果表明,随着涂层中Pt含量的的增加,涂层的抗高温氧化和抗剥落性能得到明显提高.Pt微粒对8YSZ涂层的增韧作用主要为:Pt微粒塑性变形吸收裂纹扩展的能量,钝化裂纹尖端,减小裂纹尺寸,提高涂层的临界断裂应力.

关键词: 阴极等离子电解沉积 , 8YSZ热障涂层 , 颗粒增韧 , 高温循环氧化

316L不锈钢波纹管海水腐蚀失效机理对比分析

张绳 , 张津 , 郑卉凌 , 吴超云

腐蚀与防护

316L不锈钢是一种耐蚀性和加工性优异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海洋环境使用过程中发现经钝化处理的316L不锈钢波纹管在短时间内出现穿孔,而经表面黑化处理的波纹管出现缓慢的均匀腐蚀,没有出现点蚀穿孔现象。为了弄清波纹管穿孔的原因及机理,采用扫描电镜、数码显微镜及金相显微镜分别对黑化处理及钝化处理的不锈钢腐蚀形貌及金相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分别对腐蚀产物的相结构及不锈钢材料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酸洗后钝化膜的破裂和海水中氯离子的残留是形成点蚀穿孔的主要原因;表面黑化之后的波纹管由于表面形成了疏松的物质,在海水中为均匀腐蚀,其腐蚀的速度远低于点蚀速度。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 海水腐蚀 , 波纹管 , 失效 , 点蚀

金属摩擦表面耐磨自修复技术的研究

张津 , 李军 , 李春天 , 桑雪梅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5.003

针对金属摩擦副在服役过程中因磨损而导致失效,造成零件报废而产生极大的损失和浪费问题,概述了通过表面强化提高金属摩擦副表面强度增加耐磨性、添加润滑油或通过润滑油改性等方式降低摩擦系数提高其寿命的两种常规方法,对能根本改善磨损状况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技术进行了重点介绍,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推广应用瓶颈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 金属 , 耐磨 , 自修复 , 表面强化 , 摩擦副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