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特丁基二甲基硅烷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测定苹果汁中的棒曲霉素

李锋格 , 姚伟琴 , 田延河 , 李学文 , 张洪霞 , 窦辉 , 朱慧萍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720

运用特丁基二甲基硅烷(TBDMS)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快速、高灵敏地测定了苹果汁中的棒曲霉素(PAT).样品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提取,Carb/C18混合型固相萃取柱净化,TBDMS衍生,GC-MS测定,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外标法定量.在0.01~1 mg/L 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8),在2~50 μg/kg 的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88% ~98%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3% ~13.6% , PAT的检出限为0.5 μg/kg,测定低限为2 μg/kg.该方法快速、高灵敏、准确、专一、耐用,适合对苹果汁中PAT进行确证和定量测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 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 棒曲霉素 , 苹果汁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鸡肝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苯并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李锋格 , 苏敏 , 李晓岩 , 张洪霞 , 姚伟琴 , 窦辉 , 张万权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0120

建立了一种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uEChERS-UPLC-MS/MS)测定鸡肝中12种磺胺类、19种喹诺酮类和8种苯并咪唑类药物及其代谢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用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NH2吸附剂净化,正己烷脱脂.用Kromasil Eternity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5μm)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39种药物在5~100μg/kg的空白添加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8);在10~50μg/kg的添加水平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72%~1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23.4%;39种药物的检出限(LOD)为5μg/kg,定量限(LOQ)为10μ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合鸡肝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苯并咪唑类药物残留的确证和定量测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磺胺 , 喹诺酮 , 苯并咪唑 , 鸡肝

温敏缔合共聚物P(NaAMPS-VCL-DVB)的合成及溶液特性

谢彬强 , 邱正松 , 沈忠厚 , 张洪霞 , 曹杰 , 黄维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法合成了新型的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钠(NaAMPS)/N-乙烯基己内酰胺(VCL)/二乙烯苯(DVB)温敏缔合共聚物(PAVD)。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确定了PAVD的分子结构和重均分子量;研究了共聚物溶液的温敏增稠特性,并进一步考察了共聚物质量浓度、盐浓度等因素对其温敏增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共聚物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其具有优良的温敏增稠性,且增稠效果随共聚物质量浓度及外加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抗老化实验结果表明,PAVD在80℃时具有优良的耐温抗老化性能。

关键词: 温敏缔合 , 温敏增稠 , 耐温性

300 M超高强钢车削加工表面质量

张慧萍 , 张校雷 , 张洪霞 , 任毅 , 刘国梁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2.029

目的:研究切削参数对300 M超高强度钢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硬质合金刀具车削加工300 M超高强度钢,研究切削参数对表面加工硬化、残余应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通过HXD-1000显微硬度检测仪、X-350 A型X射线应力测试系统、TR240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对实验过程进行检测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影响表面粗糙度的主次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以进给量f、切削速度v、刀尖圆弧半径rε、背吃刀量ap为变量建立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背吃刀量ap=0.2 mm,切削速度v为60~120 m/min,进给量f为0.1~0.25 mm/r时,300M钢经切削加工后,维氏硬度在467~550HV范围内变化。切削速度从60 m/min增大至200 m/min时,表面残余应力从压应力-59.13 MPa变为拉应力257.33 MPa,次表层残余应力的最大残余压应力从-147.46 MPa增大到-422.65 MPa,并且层深至50μm左右处,工件材料的加工变质层结束。结论表面硬度随着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越往里层,硬度越低,直至达到基体的硬度。影响表面粗糙度的最主要因素为进给量,其次是刀尖圆弧半径,再次为切削速度,背吃刀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小。建立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通过了试验验证,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

关键词: 300 M超高强钢 , 表面加工硬化 , 残余应力 , 硬度 , 表面粗糙度 , 预测模型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