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铸坯堆垛冷却过程传热模型研究

朱正海 , 仇圣桃 , 欧阳宇 , 岳尔斌

物理测试

针对堆冷过程中铸坯温度的变化规律,采用数学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堆冷开始时,堆垛的中间区域是高温区,随着冷却时间延长,高温区缓慢向下移动;冷却速率最快的是顶部铸坯,而中间区域和底部区域的冷却速率较慢,堆冷铸坯的冷却速率为8.1~14.2K·h-1.

关键词: 连铸-热轧区段 , 堆冷 , 铸坯 , 温度

连铸-热轧区段大板坯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朱正海 , 仇圣桃 , 干勇 , 岳尔斌

钢铁

针对连铸-热轧区段的工艺技术界面,通过数学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典型大板坯生产流程连铸、辊道输送、堆冷、加热等单元内连铸坯的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50~900℃范围内对铸坯进行辊道输送,不同断面铸坯相同位置以及不同输送温度时铸坯相同位置的冷却速率差异都较小,而铸坯断面中心与表面的冷却速率差异显著,铸坯窄面中心、宽面中心、断面中心的冷却速率分别为6.3、7.0、8.7℃/min;堆冷铸坯的冷却速率为8.1~14.2℃/h;铸坯热装时表面和心部的热履历差异较大.

关键词: 连铸-热轧区段 , 界面 , 辊道输送 , 堆冷 , 温度

连铸过程铌钛微合金钢中第二相复合析出模型

朱正海 , 肖丽俊 , 彭世恒 , 王强 , 干勇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连铸过程铌钛微合金钢中第二相在固液两相区和奥氏体内的复合析出行为,通过近似处理建立了多元第二相复合析出的热力学模型,并利用模型研究了X80,E36,J55钢中第二相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在凝固过程不同的Ti/N摩尔比对液相中Ti,C,N元素的变化影响显著,先析出的第二相对后析出的第二相影响显著,成分高低的差异不但导致第二相析出量的不同,而且也导致析出相种类的不同,碳氮化物在析出的过程中C,N元素摩尔分数的变化受析出温度和钢中元素含量的影响.

关键词: 连铸 , 微合金钢 , 碳氮化物 , 析出 , 热力学模型

连铸、输送和加热过程E36铸坯组织的演变

朱正海 , 肖丽俊 , 王强 , 彭世恒 , 干勇

钢铁

基于连铸、输送、加热过程大板坯的传热研究,针对E36铸坯的组织演变,系统研究了不同热履历对E36铸坯组织演变的影响,为优化界面技术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铸坯以不同输送方式冷至625℃以下再加热后的开轧组织没有显著差异,铸坯是否经过奥氏体-铁素体-奥氏体相变过程是影响开轧组织的主要因素.铸坯横断面不同位置的组织演变过程不尽相同,若采用低温区装炉,应保证铸坯横断面中心温度在625℃以下,若采用高温区热装,应将铸坯角部温度控制在805℃以上.

关键词: 界面 , 铸坯 , 组织演变 , 热履历

CSP中间包夹杂物去除效果的试验研究

朱正海 , 彭世恒 , 仇圣桃 , 岳尔斌 , 范鼎东

钢铁

夹杂物对钢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对钢水纯净度要求较高的电工钢,因此在电工钢生产过程要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夹杂物的含量.研究了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电工钢时中间包内夹杂物的种类、含量及粒度组成等,分析中间包内夹杂物的分布,从而评价中间包去除夹杂物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改造优化以后的中间包基本能够去除>40μm的大型夹杂物,也为<30 μm的小型夹杂物提供了聚集、长大的动力学条件,中间包去除夹杂物的能力较强,为生产高品质的电工钢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 中间包 , 电工钢 , 夹杂物

微合金钢红送裂纹形成的试验研究

夏文勇 , 朱正海 , 干勇

钢铁

在对析出相行为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铸坯热应力变化与组织演变分析讨论了微合金钢红送裂纹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铸坯输送方式的不同以及装炉温度的变化对装炉时铸坯中析出相的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输送方式以及不同装炉温度条件下再加热结束后的铸坯中析出相的存在状态较为相似;微合金钢红送裂纹是在析出相行为、组织演变和热应力变化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铸坯组织的演变,即两相区中奥氏体晶界先共析铁素体网膜的生成。

关键词: 红送裂纹 , 输送方式 , 温度 , 先共析铁素体网膜

不同输送方式对大板坯热应力分布的影响

刘启龙 , 张鹤雄 , 朱正海

中国冶金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6-9356.20160109

针对大板坯的输送过程,基于铸坯的传热模型建立热弹塑性模型,研究不同输送方式条件下铸坯热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辊道输送过程中,铸坯表面和心部分别受拉应力和压应力作用,在铸坯宽度方向上,距边部约0.23 m处拉应力最大,达到75 MPa,随着时间的延长,拉应力和压应力有减小趋势.在坑冷过程中,堆跺铸坯的中心区域和四周分别受压应力和拉应力作用,堆跺顶部和中心所受热应力的变化趋势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在堆冷过程中,堆冷铸坯顶部和中心处热应力分布及变化趋势与坑冷相似,但峰值更大,达到94 MPa.

关键词: 铸坯 , 热应力 , 辊道输送 , 坑冷 , 堆冷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