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AZ31B镁合金表面氟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

李绮 , 刘新杰 , 王泽庆 , 颜廷亭 , 谭丽丽 , 张炳春 , 杨柯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化学转化方法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氟涂层,系统研究了氟涂层的表面形貌,体外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AZ31B镁合金表面的氟涂层均匀致密;氟涂层镁合金的溶血率明显降低,且无细胞毒性,可满足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同时,氟涂层镁合金的抗凝血性能与316L不锈钢相当,并具有显著的抗菌功能.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 镁合金 , 氟涂层 , 生物相容性 , 抗菌性能

氟处理对AZ31B镁合金生物耐蚀降解行为的影响

李绮 , 刘新杰 , 颜廷亭 , 谭丽丽 , 张炳春 , 杨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低温化学方法在AZ31B镁合金表面制备出氟涂层,并研究了涂层的表面特征,氟处理后AZ31B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氟涂层均匀致密,与基体结合良好.经氟处理后的AZ31B镁合金的耐蚀性能有较大提高,其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缓慢,合金浸泡后溶液的pH值保持在7.5~8.8之间,有效降低了合金降解而引起的碱性增强趋势.氟涂层在模拟体液中会逐渐转化为Ca3(PO4)2,新生成的表面膜会继续起到保护合金基体的作用.

关键词: 镁合金 , 表面改性 , 氟处理 , 模拟体液

NiAl/Cr(Mo)-Hf 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

周文龙 , 郭建亭 , 许沂 , 郭全英 , 李绮 , 张士宏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2.02.001

研究了铸造及热等静压(HIP) 处理后的两种 NiAl/Cr(Mo)-Hf 合金的微观组织,分析发现合金主要由NiAl相和Cr(Mo)相以及铪固溶体和 Heusler 相组成.对合金的高温变形行为和断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压缩性能,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应力指数 n 和变形激活能Q.

关键词: NiAl , 微观组织 , 高温变形

可降解镁合金表面载药涂层的制备和性能

李绮 , 汤岩 , 谭丽丽 , 颜廷亭 , 张炳春 , 杨柯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9.03.013

在可降解AZ31B镁合金心血管支架表面成功制备了携带雷帕霉素的聚乳酸-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LA-PTMC)共聚物涂层,评价了涂层的表面形貌、降解性能、血液相容性和药物释放性能.结果表明,PLA-PTMC共聚物作为载药涂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表面均匀、光滑,降解周期超过1个月,血液相容性良好.涂层具有缓释雷帕霉素的功能,释药周期超过1个月,可在内膜增生期内有效抑制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满足冠脉支架表面载药层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药物冼脱支架 , 载药涂层 , 聚乳酸-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

从生物能量学和生物电化学角度研究金属微生物腐蚀的机理

夏进 , 徐大可 , 南黎 , 刘宏芳 , 李绮 , 杨柯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5.188

人类认知由微生物导致的金属腐蚀现象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最近20年,微生物腐蚀(Microbiologically influenced corrosion,MIC)已成为金属腐蚀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缺乏对MIC机理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人们甚至认为MIC是腐蚀领域中的一个“谜”.因此,迫切需要了解MIC的发生机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的微生物腐蚀在本质上是一个生物电化学过程.在微生物与金属并存的环境中,当电子供体(如碳源)不存在或消耗掉之后,微生物用金属代替碳源获取电子,导致金属发生微生物腐蚀.另外一种腐蚀机理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比如有机酸)导致金属腐蚀.腐蚀是一个能量释放的反应过程,微生物通过腐蚀金属得到维持其生命所必需的能量.目前,电化学方法已应用于微生物金属腐蚀研究,学者们提出了诸如“阴极去极化”等经典理论.但单纯从电化学角度研究微生物腐蚀金属可能得到一些片面的结论.随着对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必须结合生物能量学以及生物电化学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影响金属腐蚀的进程.本文总结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生物催化阴极还原”理论(Biocatalytic cathodic sulfate reduction,BCSR)和“电化学微生物腐蚀”理论(Electrical microbial infuenced corrosion,EMIC)等最新的金属微生物腐蚀机理.本文主要从生物能量学和生物电化学方面介绍金属微生物腐蚀机理研究,这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BCSR就是依据这一思路解释了微生物为什么和怎样腐蚀金属这一MIC研究领域中的这一难题.

关键词: 材料失效与保护 , 微生物腐蚀 , 硫酸盐还原菌 , 生物膜 , 生物能量学 , 细胞外电子传递

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丙烯酰胺聚合及其动力学

吴秋华 , 张国林 , 潘彤 , 邱醒宇 , 关宏宇 , 李绮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11.009

研究了4,4′-偶氮二(4-氰基戊酰(对-二甲氨基)苯胺)(ACPDA)/过氧化二苯甲酰(BPO)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引发丙烯酰胺(AAM)的聚合及其动力学行为.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单体浓度、ACPDA浓度和BPO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反应级数和聚合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聚合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单体浓度的增大、ACPDA浓度的增大和BPO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该体系具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特点,其聚合速率方程为:Rp=K[BPO]0.73[ACPDA]0.54[AAM]1.53,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8.2 kJ/mol.

关键词: 多官能团引发剂 , 丙烯酰胺 , 聚合 , 氧化还原引发 , 动力学

甲基丙烯酸丁酯在纳米TiO2表面的原位接枝

张蕾 , 赵中原 , 金燕利 , 李绮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9.05.011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纳米TiO2粒子表面上组装带不饱和基团 CC 的有机单分子层,并进行原位引发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单体聚合反应,在纳米TiO2表面形成化学键合的聚合物层. 讨论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BMA与甲苯体积比为5: 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5%,纳米粉用量为0.125 mol/L,反应温度为90 ℃,聚合时间为180 min,接枝率达13.9%. 用FTIR技术表征了接枝聚合物的结构,用TG和UV-Vis测试了改性后纳米TiO2粒子的热失重率和分散稳定性. 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纳米TiO2在THF中有良好的分散性(分散稳定性指数D为94%).

关键词: 纳米TiO2 , 硅烷偶联剂 , 甲基丙烯酸丁酯 , 接枝聚合

纳米TiO_2微柱分离富集-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微量硒

张蕾 , 刘娜 , 康平利 , 李绮 , 周新宇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206

以处理过的纳米TiO_2为微柱吸附材料,采用流动注射技术进行微量硒的分离富集,考察了纳米TiO_2微柱对Se(Ⅳ)的吸附性能,探讨了溶液的pH值、试样流速、试样体积、洗脱液浓度和用量以及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在1~6范围内,试样流速为0.5 mL/min,纳米TiO_2对Se(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率可达98.3%,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7.92 mg/g;选用1 mL 0.1 mol/L NaOH溶液可将吸附的Se(Ⅳ)完全洗脱,富集倍数为40.本法的检出限(3σ)为0.13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56%.将本法应用于国家标准样品GBW07280的分析,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

关键词: 流动注射 , 微柱分离 , 纳米二氧化钛 ,

SiO2-K2SiO3涂层对空间材料Kaphton的防护行为研究

张蕾 , 严川伟 , 李绮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在微波电离型原子氧(AO)源地面模拟设备中对空间材料Kapton及SiO2-K2SiO3无机-有机复合涂层进行原子氧剥蚀效应试验。用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XPS)、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和LAMBDA-9分光光度计,对在模拟原子氧(AO)环境中Kapton及在其表面涂覆的涂层所发生的侵蚀与防护作用进行了表征研究。AO对Kapton表现了较严重的侵蚀作用,表面呈现粗糙,失去原有光滑和透明。而施加的SiO2-K2SiO3涂层,经AO辐照后,表面却变化甚少。实验表明,该涂层对AO辐照有较强的防护效果,有较好的空间稳定性,能阻止AO对基材的侵蚀。

关键词: 原子氧 , erosion , SiO2-K2SiO3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coatings , null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