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石化废水中常见有机酸的液相色谱分析

邢飞 , 席宏波 , 周岳溪 , 许吉现 , 戴本慧 , 李文锦 , 杨卫华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2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检测石化废水中丙烯酸、对甲基苯磺酸、甲基丙烯酸.水样调节pH=1.6,经0.45 μm醋酸纤维滤膜过滤后直接进行色谱分析.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体积比93∶7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3)和乙腈,流速1.0 mL/min,ZORBAX-SB-C18色谱柱,柱温30℃,MWD检测器,检测波长195 nm,进样量10 μL.丙烯酸、对甲基苯磺酸、甲基丙烯酸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30、0.028和0.050 mg/L;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3%、0.69%和0.84%;样品加标回收率96%~112%.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 丙烯酸 , 甲基丙烯酸 , 对甲基苯磺酸

微米级Mo-Al轧制箔扩散连接界面相的形貌及反应动力学

熊江涛 , 李京龙 , 吕学超 , 杨卫华 , 张赋升 , 黄卫东

金属学报

采用固相真空扩散连接方法, 在873-913 K保温40-240 min条件下对轧制厚度分别为 20和60 um的Mo和Al箔进行扩散连接. 发现Mo-Al固-固界面反应初生相在Mo箔内部形核进而“破壳”生长的形貌演变模式, 成分分析表明该初生相为Al8Mo3. 初生相“破壳”后,Mo-Al界面上由Mo至Al的产物分布依次是Al8Mo3, Al5Mo和Al12Mo;在913 K保温240 min后, Al8Mo3与Al5Mo间出现Al4Mo相. 界面反应的动力学分析表明, 873-913 K条件下, Mo-Al界面反应初生相孕育期为 52-34.5 min; Al原子在Mo-Al界面新生相内和Mo箔内的扩散指前因子D01和D02分别为4.61 10-2和2.05 10-2 cm2/min, 扩散激活能G Al-1和G Al-2分别为0.98和1.48 eV.

关键词: Mo-Al界面 , null , null

带插入式构件油气混输管道失效分析

任明浩 , 江胜飞 , 杨卫华 , 江胜涛

腐蚀与防护

采用宏观检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了温变护套及其附近管道的失效形貌和腐蚀产物;采用流场仿真模拟分析了失效原因.结果表明,失效件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CO3;气液两相流流速均在15m·s-1以上,对管件造成了严重的冲刷;该管道的失效是CO2腐蚀与流体冲刷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失效原因提出的建议措施有调整温变护套插入角度、采用贴壁式温变护套代替插入式温变护套等.

关键词: 温变护套 , 失效 , CO2腐蚀 , 冲刷

冲击/发散冷却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研究

王磊 , 张靖周 , 杨卫华 , 李廷斌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冲击/发散冷却发散壁绝热壁温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气膜冷却效率随吹风比、孔间距、冲击间距、发散孔角度及排列方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膜冷却效率随发散孔角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35°发散孔的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大而减小,90°发散孔的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变化因孔阵布置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冲击间距对90°发散孔的冷却效率影响微弱,对35°发散孔的冷却效率影响较大;吹风比相同,孔间距越小冷却效率越高.

关键词: 冲击/发散 , 冷却效率 , 实验研究

微米级Mo-Al轧制箔扩散连接界面相的形貌及反应动力学

熊江涛 , 李京龙 , 吕学超 , 杨卫华 , 张赋升 , 黄卫东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8.08.010

采用固相真空扩散连接方法,在873-913 K保温40-240 min条件下对轧制厚度分别为20和60um的Mo和Al箔进行扩散连接.发现Mo-Al固-固界面反应初生相在Mo箔内部形核进而"破壳"生长的形貌演变模式,成分分析表明该初生相为AlsMo3.初生相"破壳"后,Mo-Al界面上由Mo至Al的产物分布依次是Al8Mo3,Al5Mo和Al12Mo;在913 K保温240 min后,Al8Mo3与Al5Mo间出现Al4Mo相.界面反应的动力学分析表明,873-913 K条件下,Mo-Al界面反应初生相孕育期为52-34.5 min;Al原子在Mo-Al界面新生相内和Mo箔内的扩散指前因子D01和D02分别为4.61×10-2和2.05×10-2cm2/min,扩散激活能GAl-1和GAl-2分别为0.98和1.48 eV.

关键词: Mo-Al界面 , 界面反应 , 动力学 , 扩散 , 孕育期

聚乙二醇改性钛基PbO2电极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付芳 , 杨卫华 , 王鸿辉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10.00653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改性PbO2电极, 通过SEM、XRD等对电极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 利用苯酚降解实验考察电极的电催化氧化特性, 并进一步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极化扫描(VA)实验考察其电化学性质. SEM和XRD结果表明, PEG可以使电极表面颗粒明显趋于细化, 提高β-PbO2的结晶纯度. 电化学实验表明改性电极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 更低的界面转移电阻和更高的析氧电位, PEG最佳掺杂 浓度为6g/L. 苯酚五次连续降解和加速寿命测试实验表明, 优化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稳定性, 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耐腐蚀性.

关键词: 聚乙二醇(PEG) , lead dioxide , modified electrode , electrocatalytic

弯曲微小通道流阻特性的数值模拟

杨卫华 , 程惠尔 , 蔡岸

工程热物理学报

用经典的N-S方程对流体在矩形截面、弯曲的微小通道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对流体流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粗糙粘度模型来对经典的N-S方程进行修正,计算结果表明用粗糙粘度模型计算的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弯曲微小通道 , 数值模拟 , 粗糙粘度模型

稀土改性Ti/Sb-SnO2/β-PbO2电极的制备与性能

杨卫华 , 王鸿辉 , 付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用电沉积法制备钛基二氧化铅电极,以Nd(NO3)3、Ce(NO3)3、Gd2O3和Sm2O3分别对电极进行改性研究.采用XRD、SEM、EDS等方法考察稀土改性对PbO2电极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的影响规律.XRD分析表明,改性电极的表面晶型没有改变,并且PbO2表层的结晶纯度提高;SEM结果显示,改性电极的表面形貌有不同程度的改变;EDS结果表明,添加的稀土可能进入了PbO2表层内部.苯酚降解试验和强化寿命测试说明改性PbO2电极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二氧化铅 , 稀土 , 改性电极

变截面微小通道传热特性的研究

杨卫华 , 张靖周 , 程惠尔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研究变截面微小通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设计了9种不同微小尺度的变截面通道.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得出了流体在变截面微小通道中的传热特性以及与常规尺度通道的差异.分别比较了通道的进出口宽度比、通道的高宽比对变截面、微小尺度通道传热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描述水在变截面微小通道中的流动及传热特性的无量纲关联式.

关键词: 微小通道 , 变截面 , 传热 , 试验研究

聚乙烯吡咯烷酮对PbO2电极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杨卫华 , 付芳 , 杨武涛

材料研究学报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不同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改性PbO2电极,通过SEM.XRD、电化学阻抗谱(EIS)和线性极化(VA)等方法表征其微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了PVP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P的包覆和空间位阻作用可抑制晶粒生长速度和团聚作用,使电极表面晶粒细化均匀,微结构得以改善;改性PbO2电极具有更低的电化学反应电阻和更高的析氧电位;适量的PVP掺杂可有效提高电极的电催化性能,其中0.4 g·L-1PVP改性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佳.最佳改性PbO2电极显示了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电催化稳定性,使用90 h后其降解率仍能达到81.5%.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 改性二氧化铅电极 ,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 电化学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