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Ni-P-SiC-MoS2复合镀层结构与性能研究

王兰 , 邵红红 , 陈康敏 , 潘励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6.07.004

在单一复合镀的基础上获得了Ni-P-SiC-MoS2复合镀层,借助于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附着力自动划痕试验、显微硬度分析、磨损试验等方法对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内部结构及性能等作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镀层热处理后发生了晶化转变,附着力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硬度低于Ni-P-SiC而高于Ni-P-MoS2镀层,摩擦磨损性能却优于上面两种,是一种具有良好耐磨性及减磨性的复合镀层.

关键词: 化学复合镀 , 结构 , 附着力 , 耐磨性

两种钢在不同冲击功下的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

王兰 , 邢文静 , 丁厚福 , 杜晓东 , 郑玉贵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7.05.001

运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对低碳高合金钢和高锰钢湿磨衬板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高合金钢的腐蚀电流密度比高锰钢的小一个数量级,低碳高合金钢有自钝化倾向,而高锰钢则一直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而且其耐腐蚀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恶化;随着冲击功增大,两种钢磨损失重呈不同程度的增大;在2.0 J冲击功下,两种钢的磨损失重相差不大;2.7 J与3.5 J时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失重明显较小.2.0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显微切削,高锰钢主要为挤出硬化棱的疲劳剥落和腐蚀磨损;2.7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主要为挤出硬化棱的剥落,高锰钢主要为块状腐蚀剥落;3.5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主要为硬化层的疲劳剥落,高锰钢主要为较深层的大块疲劳剥落.

关键词: 冲击腐蚀磨损 , 冲击功 , 磨损机制 , 耐磨钢 , 极化曲线

TC11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和耐磨性

张秋阳 , 王兰 , 李新星 , 王树奇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10.003

采用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C11合金进行了400~ 600℃高温干滑动磨损试验,研究了TC11合金的高温磨损行为和耐磨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镜(SEM)以及能谱分析仪(EDS)对磨面和亚表层的物相、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磨损机制.在400℃下随着载荷增加磨损率略有增加,超过200 N时磨损率出现快速提高;当温度进一步提高至500~ 600℃时,磨损率降到最低,且不随载荷增加而变化.分析表明,在400℃时,磨面上出现塑性变形和撕裂的痕迹以及沿滑动方向的犁沟,同时出现致密的黑色光滑区和剥落区,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轻微磨损.而在500~ 600℃,磨损表面均为致密的黑色光滑区和剥落区,且600℃时的剥落区小于500℃时的,磨损机制为氧化轻微磨损.亚表层分析表明,在高温下磨损表面均形成一层摩擦氧化物层,在400℃时摩擦氧化物层厚度为5 ~8 μm,而在500~ 600 ℃,摩擦氧化物层增加到10~ 15 μm,且摩擦氧化物层的致密度随温度增加而提高.摩擦层显示出高的硬度,可达到HV1000以上,而且随着温度增加,显微硬度显著增加.

关键词: TC11合金 , 高温磨损 , 耐磨性 , 摩擦氧化物 , 磨损机制

温度和载荷对TC4合金磨损性能的影响

王兰 , 张秋阳 , 李新星 , 王树奇

稀有金属

采用MG-2000型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对TC4合金在环境温度为25~600℃、载荷为50~250 N时的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SEM、EDS和XRD等对试样磨面和剖面的形貌、成分及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25~300℃,TC4合金的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磨面呈犁沟及黏着痕迹,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在400℃时,磨面局部被摩擦氧化层所覆盖,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缓慢下降,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在500~600℃,磨面大部分被摩擦氧化层所覆盖,磨损率很低且随载荷变化很小,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可见,TC4合金在500~600℃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TC4合金 , 磨损 , 摩擦层 , 摩擦氧化物

碳和锰对湿磨衬板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许淑珍 , 杜晓东 , 王义飞 , 汪瑞俊 , 王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8.06.016

对湿磨衬板用加镍及加锰的低碳高合金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及腐蚀条件下的冲击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加镍低碳高合金钢,当碳含量由0.16%增至0.25%,合金组织由板条马氏体变为板条、隐品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在腐蚀条件下抗冲击磨损性能先升后降,以0.21%含碳量为最优;加锰的低碳高合金钢在湿式磨机衬板模拟工况环境下,抗冲击磨损性能略优于加镍低碳高合金钢,锰代镍具有可行性.通过分析冲击腐蚀磨损表面形貌、磨面表层及亚表层的状态变化,结果显示两种合金在腐蚀条件下冲击磨损机制接近,后期以疲劳剥层为主.

关键词: 低碳高合金钢 , , 冲击磨损 , 腐蚀 , 磨损量

(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激光处理研究

杨建勇 , 邵红红 , 王兰 , 梁新华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07.04.013

对(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进行激光处理,借助于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激光处理以后复合镀层的表面组织及性能做了分析,并与热处理后的镀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后由于镀层中能析出更多的Ni3P,镀层硬度明显高于热处理镀层的硬度.经过激光处理后(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硬度最高可达761 HV,热处理镀层的最高硬度633 HV.证明激光硬化处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 (Ni-P)-MoS2化学复合镀层 , 激光处理 , 硬度 , 摩擦系数

扩散退火温度对碳钢热浸镀铝涂层的影响

廖远禄 , 王树奇 , 张秋阳 , 王兰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3.05.019

采用热浸镀法在45钢表面制备出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并在不同温度下对热浸镀后的试样进行扩散退火处理.通过XRD、SEM等分析手段对扩散退火后的涂层结构和成分进行测试分析,探讨扩散退火温度对涂层的影响及合金层的转变机理.结果表明:扩散温度为700~800℃,合金层主要物相为Fe2Al5和Al2O3;80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层的物相由脆性相(Fe2Al5)向韧性相(FeAl和Fe3Al)转变;1000℃时合金层完全转变为FeAl和Fe3Al.Fe2A5硬度高但脆性大,易产生裂纹,虽然FeAl和FFe3Al的硬度与Fe2A5的硬度相比有所降低,但其韧性好能有效阻碍裂纹产生及扩展,并与基体结合更加致密.

关键词: 热浸镀铝碳钢 , 热扩散温度 , Fe3Al , FeAl , 涂层的物相

凹凸棒石/粉煤灰复合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付桂珍 , 贾磊 , 常汉亭 , 王兰

材料导报

研究了凹凸棒石/粉煤灰复合颗粒吸附材料的制备工艺,并利用XRD、TG/DTA、S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凹凸棒石/粉煤灰复合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凹凸棒石/粉煤灰质量混合比7:3,焙烧温度400℃,黏结剂添加量为复合颗粒材料总质量的10%、淀粉添加量也为复合颗粒材料总质量的10%.XRD图谱分析表明,复合颗粒材料焙烧前后其物相组成未发生变化;SEM形貌分析显示,焙烧后的复合颗粒材料微孔结构明显,孔道分布均匀,孔径为10~30 μm.

关键词: 凹凸棒石 , 粉煤灰 , 吸附材料 , 表征

两种钢在不同冲击功下的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

王兰 , 邢文静 , 丁厚福 , 杜晓东 , 郑玉贵

物理测试

运用失重法、电化学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对低碳高合金钢和高锰钢湿磨衬板在酸性介质中的腐蚀、冲击腐蚀磨损性能与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碳高合金钢的腐蚀电流密度比高锰钢的小一个数量级,低碳高合金钢有自钝化倾向,而高锰钢则一直处于活性溶解状态,而且其耐腐蚀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恶化;随着冲击功增大,两种钢磨损失重呈不同程度的增大;在2.0 J冲击功下,两种钢的磨损失重相差不大;2.7 J与3.5 J时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失重明显较小。2.0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的磨损机制主要为显微切削,高锰钢主要为挤出硬化棱的疲劳剥落和腐蚀磨损;2.7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主要为挤出硬化棱的剥落,高锰钢主要为块状腐蚀剥落;3.5 J冲击功下,低碳高合金钢主要为硬化层的疲劳剥落,高锰钢主要为较深层的大块疲劳剥落。

关键词: 冲击腐蚀磨损 , impact energy , wear mechanism , wear resistant steel , polarization curve

Ti6Al4V合金表面热氧化/真空扩散处理及耐磨性研究

周银 , 王树奇 , 张秋阳 , 王兰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2.007

Ti6aL4V合金经800℃、1h和900℃、15 min热氧化后,分别进行850℃、20 h真空扩散,并将900℃、15 min热氧化+ 850℃、20 h真空扩散后的试样在25℃和400℃下进行磨损试验,比较真空扩散后的显微硬度分布及处理前后的磨损量,通过XRD、SEM、EDS等分析手段对氧化、氧化/扩散及磨损后的结构和形貌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经热氧化后,表面形成钛氧化物,再经真空扩散后,TiO2发生了分解,在表层和基体间形成了氧扩散层,增加了两者间的结合力,产生了硬化效应,同时形成一定数量的Al3Ti,在不同温度和载荷下,磨损量均比未处理试样的小;经900℃、15 min热氧化+850℃、20 h真空扩散后的Ti6Al4V合金,耐磨性可得以显著提高.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 热氧化 , 真空扩散 , 耐磨性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