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丙烯酸酯类无皂复合乳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王香梅 , 王久芬 , 高保娇 , 陈中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出一系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丙烯酸正丁酯(Pn-BA)复合乳液,系统地研究了复合乳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复合乳液所表现出的流变性能与复合乳液中两相界面组分的性质、两相在界面处的相互作用、两相相对含量及分散相颗粒的流动形态等有关,另外,加交联剂的复合乳液的表观粘度不同于未加交联剂的表观粘度,且具有触变性.

关键词: 无皂种子乳液 , 复合乳液 , 丙烯酸酯 , 流变性能 , 核壳结构

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Ⅱ)原料配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张丽华 , 王香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单体乳液滴加法合成了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通过对乳液的界面张力、表观粘度、孔胶的结构形态分析,探讨了高含氢聚硅氧烷用量、丙烯酸用量、乳化剂用量影响乳液稳定性的规律.结果表明,由于乳胶粒子的核壳(或草莓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复合乳液的相分离,有利于乳液的稳定.当PHMS为单体质量的16%、AA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时,乳液的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 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 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 乳液稳定性

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结构与涂层性能

王香梅 , 高洁 , 张丽华 , 李青山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2.015

用单体乳液滴加法合成了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TEM照片显示乳胶粒子为核壳型结构;FTIR、1H NMR和DSC谱图分析表明,高含氢聚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发生反应形成了化学键,且无含氢聚硅氧烷的水解现象. 用此共聚乳液作棉织物涂层剂时涂层布在60 ℃下不发粘、-10 ℃下无裂痕;作装饰布印花粘合剂时干、湿摩擦牢度分别为5、4级, 200 ℃下测升华牢度时衬布无色差变化,且膜不泛黄.

关键词: 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 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 核壳型共聚乳胶 , 涂层剂

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Ⅰ.共聚乳液的合成及作棉织物涂层剂的性能

王香梅 , 张丽华 , 张建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单体乳液滴加法合成了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类共聚乳液,探讨了高含氢聚硅氧烷用量、丙烯酸酯软硬单体的质量比、交联剂用量对其共聚乳液作为棉织物涂层剂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含氢聚甲基硅氧烷用量的增加,涂层剂的耐高低温性提高,且手感好,但考虑到成本问题及乳液稳定性,其用量不能太高;另外,改变软硬单体质量比和添加交联剂可改善涂层剂的耐高、低温性.其涂层剂的耐高、低温性好于目前国内同类产品.

关键词: 高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 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 棉织物涂层剂 , 耐高低温性

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改善聚丙烯表面的亲水性

王香梅 , 张菁 , 王庆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等离子体引发接枝技术用于聚丙烯(PP)膜表面接枝丙烯酸.FT-IR证明处理后的膜表面存在有羧基,染色法定量测定了羧基的含量.另外,对修饰后的聚丙烯膜表面进行接触角的测定.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可明显改善聚丙烯膜表面亲水性,能控制PP膜表面的接枝率大小,可得到不同水接触角的PP膜,进而能人为调节PP膜的表面亲水性.

关键词: 聚丙烯 , 丙烯酸 , 等离子体引发接枝聚合 , 亲水性

胶原/壳聚糖复合溶胀液的流变特性

王香梅 , 张菁 , 王庆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胶原溶胀液中加入壳聚糖,形成了胶原/壳聚糖复合溶胀液(1.5%质量分数,下同),考察了胶原与壳聚糖的质量比、剪切速率、温度等因素对复合溶胀液表观黏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胶原溶胀液具有假塑性流体的特性.随着复合溶胀液中壳聚糖含量增多,体系pH值逐渐增大,向胶原溶胀液的等电点靠近,使分子逐渐卷曲,流体力学等价球变小,其表观黏度逐渐减小,对剪切应力的敏感性逐渐减小.另外,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复合溶胀液的非牛顿指数值不断增大,其流动性趋于牛顿流体.

关键词: 复合胶原溶胀液 , 壳聚糖 , 流变特性 , 表观黏度

水性引发剂浓度对MMA/n-BA/H-PDMS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王香梅 , 谢龙 , 宋海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7.01.002

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OP-4、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RAB)为复合乳化剂,正戊醇为助乳化剂,含氢聚二甲基硅氧烷(H-PDM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为聚合单体,以水溶性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4种引发剂浓度不同的聚合物微乳液,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对MMA/n-BA/H-PDMS的微乳液共聚合的影响.通过FT-IR和1H-NMR分析证明,微乳液体系中的聚合物含有氢聚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实验表明,当引发剂浓度太低时,聚合体系存在引发诱导效应;而当引发剂浓度适当提高时,聚合过程存在明显的恒速期;但当引发剂浓度较高时,聚合过程无明显恒速期,继续提高引发剂浓度,聚合速率明显变大,其聚合速率的最大值也更高.通过动力学研究,分别得到了聚合速率与产物特性黏度的动力学关系式:Rp∝ [APS]0.75,[η] ∝ [APS]-0.07.另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转化率的提高,乳胶粒径增大.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微乳液聚合机理.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 , 含氢聚二甲基硅氧烷 , 甲基丙烯酸甲酯 , 丙烯酸正丁酯 , 聚合机理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