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形变及热处理对825合金管材晶界特征分布的影响

赵清 , 夏爽 , 周邦新 , 白琴 , 苏诚 , 王宝顺 , 蔡志刚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124

采用工厂生产线上的冷拔机对镍基825合金管材进行冷拔加工后再退火,进行晶界工程(GBE)处理.利用EBSD和取向成像显微技术(OIM)研究了不同冷拔变形量和不同退火温度对825合金晶界特征分布(GBCD)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冷拔变形5%,1050℃退火10 min时,低Σ值重合位置点阵(ΣCSL,coincidence site lattice,Σ≤29)晶界的比例可提高到75%以上(Palumbo-Aust标准),同时形成大尺寸的"互有Σ3"取向关系晶粒的团簇"显微组织(n=1,2,3,…).随着再结晶退火前冷拔变形量的增加,晶粒团簇的尺寸减小,同时低ΣCSL晶界的比例也下降,并且低ΣCSL晶界的比例随晶粒尺寸的增加而下降.当合金经过5%的冷拔变形后,在1050~1125℃退火处理10 min时的晶界特征分布无明显变化,退火温度对合金的低ΣCSL晶界比例影响较小;当经过3%,7%和10%的冷拔变形后,合金的低ΣCSL晶界比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不断下降.

关键词: 镍基825合金 , 晶界特征分布 , 低ΣCSL晶界 , 晶粒尺寸

复合包渗法制备铌合金表面硅化物涂层

肖来荣 , 许谅亮 , 易丹青 , 蔡志刚 , 王小宁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7.04.008

采用复合包渗法在C103铌合金基体上制备硅化物涂层,进行1500℃静态氧化实验,室温~1500℃热震实验,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检测手段对涂层氧化前后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分析涂层形成机理、硅化时间对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涂层氧化前后组织形貌的变化.研究表明,复合包渗法制备硅化物涂层主要是通过扩散反应形成的;涂层是以MoSi2相为主体层的多相复合结构;在高温氧化环境下,涂层表面生成熔融态非晶玻璃膜,有效阻止了氧向内进一步扩散,涂层抗静态氧化及抗热震性能良好.

关键词: 铌合金 , 包渗 , 硅化物涂层 , 扩散 , 高温抗氧化

热震作用对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失效机理

黄道远 , 易丹青 , 李荐 , 刘瑞 , 蔡志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6.02.021

研究热震作用对3540和3475硬质合金抗弯强度、断裂韧性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随热震次数呈先升后降变化,硬度随热震次数增加略有下降.这是由于淬火抑制了fcc γ→hcp γ相变,粘结相的固溶强化,γ相平均自由程λγ增大以及热震热应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3540和3475合金热震后断面的粗糙度降低,孔洞增多,沿晶断裂比例增加.热震后合金表面发生氧化,形成疏松的氧化层,3540合金抗氧化能力比3475合金高.同时,还观察到游离碳聚集区的碳元素发生扩散,留下大量孔洞,在WC/Co界面处形成大量小裂纹.

关键词: 硬质合金 , 热震 , 抗弯强度 , 断裂韧性

Mo-Si材料相组成与热膨胀性能的研究

肖来荣 , 蔡志刚 , 易丹青 , 刘瑞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4.015

利用液相反应烧结制备不同配比的Mo-Si复合材料,用X射线分析相组成,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组织形貌,热膨胀仪测不同块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CTE).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烧结体相组成以MoSi2为主,当Si/Mo为2.2:1(at%)时MoSi2基体中仍含有极少量的Mo5Si3相,而Si/Mo为2.3:1时生成纯MoSi2.复合材料的CTE随Mo5Si3相含量的减少而增加,当Si/Mo达到2.3:1时,CTE为最大值(8.16×10-6K-1).

关键词: 液相反应烧结 , Mo-Si复合材料 , 热膨胀系数

硬质合金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及失效机理的研究

黄道远 , 易丹青 , 刘会群 , 蔡志刚 , 刘瑞 , 李荐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5.024

研究了温度对3555和471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3555和471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在室温至300℃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在300~400℃开始下降,在400~500℃范围内剧烈下降,在500~600℃范围内下降变缓,在600~700℃时,抗弯强度值出现一个平台,比室温时强度降低30%左右.这是由于高温下合金的软化,hcp γ→fcc γ相变,W、C在粘结相中的固溶以及热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540和3475合金高温下断面的粗糙度降低,孔洞增多,沿晶断裂比例增加.高温下合金表面发生氧化,形成疏松的垂直于表面生长的柱状晶氧化层,3555抗氧化能力比471合金高.

关键词: 硬质合金 , 高温 , 抗弯强度 , 失效

形变及热处理对国产690合金晶间腐蚀性能影响

乔培鹏 , 张乐福 , 徐雪莲 , 蔡志刚 , 马明娟

腐蚀与防护

采用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法以及ASTM GZ8一A失重法研究了形变量及热处理工艺对核电厂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用国产镍基690合金晶间腐蚀性能影响.试样经过3%~10%的形变后,在1080℃、1100℃、1120℃温度加热10 min和15 min固溶处理,最后经715℃,10 h时效热处理.不同条件处理的试样室温下在0.5 mol/LH2SO4+0.01 mol/L KSCN溶液中进行了EPR扫描;经2%溴+98%甲醇溶液浸蚀后对690合金进行晶界形貌观察.结果表明,时效处理能显著改变晶间碳化物形态,改善690合金耐腐蚀性能;形变3%、1120℃保持10 min固溶处理的试样,形变5%、1100℃保持10 min固溶处理的试样以及形变5%、1120℃保持15 min固溶处理的试样在所测试的条件下再活化率和腐蚀速率较低.

关键词: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 , 690合金 , 时效热处理 , 晶间腐蚀

690合金锻造棒材中的细晶带对成品管组织的影响

蔡志刚 , 王永东 , 苏诚 , 曹萍

机械工程材料

对核电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用690合金锻造棒材按热挤压过程中的加热工艺进行热处理,并按传热管制管工艺制备了退火态中间管和特殊热处理(TT)态成品管,分析了棒材组织中的细晶带对不同状态管材显微组织影响.结果表明:锻造棒材中碳化物析出的不均匀性是导致出现细晶带的主要原因;锻造棒材细晶带中碳化物的不均匀析出,对后续加工过程中的管材组织均匀性产生不利影响,使传热管成品组织中碳化物析出同样存在不均匀性,最终造成成品管局部组织的不均匀.

关键词: 690合金 , 锻造棒材 , 细晶带 , 传热管 , 碳化物

Mo(Si,Al)2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形貌与结构研究

肖来荣 , 蔡志刚 , 宋成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6.03.014

采用料浆烧结法在铌合金C-103基体表面制备Mo(Si0.6,Al0.4)2高温抗氧化涂层,利用SEM、EDS、XRD等仪器分析研究涂层的结构、元素分布、相分布与抗氧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涂层与基体之间达到冶金结合,通过扩散形成中间结合层;在高温氧化环境下,Mo(Si0.6,Al0.4)2涂层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氧化膜分为两层:外层主要为Al2O3,内层为Al2O3、SiO2、3Al2O3·2SiO2和HfO2相的混合物.

关键词: Mo(Si,Al)2 , 铌合金 , 高温抗氧化 , 涂层 , 氧化膜 , 扩散阻挡层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