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冷却速度对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影响机制

蔡珍 , 黄运华 , 张跃 , 刘静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建立模型,计算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贫溶质区与富溶质区的Ar3温度差异是产生带状组织的前提条件,碳在贫溶质区产生珠光体之前的扩散距离是带状程度的决定因素。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贫溶质区与富溶质区的Ar3温度差增大,但碳扩散的距离减小,Ar3温度差对带状组织的影响也减小,带状程度减轻。

关键词: 带状组织 , 冷却速度 , Ar3温度差 , 碳扩散的距离

轧制工艺对高性能桥梁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吴保平 , 黄运华 , 张跃 , 蔡珍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高性能桥梁钢的成分进行了设计,并通过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轧制成不同板厚的钢板。钢板经过回火后,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及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高性能桥梁钢回火后的强度较高,屈服强度达到600 MPa以上,伸长率达到20%以上。由于轧制工艺的不同,不同板厚的钢板冲击性能有较大的差距;显微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组成。测定了高性能桥梁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应将冷速控制在10~30℃/s,开始冷却温度约780℃,此时的相变组织为较均匀的贝氏体组织。

关键词: 桥梁钢 , 控轧控冷 , 贝氏体 , CCT

合金元素减量化HG785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研究

陈丽娟 , 赵隆崎 , 蔡珍 , 刘洋 , 韩斌

钢铁研究

利用THERMECMASTOR-Z热模拟机研究了合金元素减量化的HG785钢在连续冷却下的组织变化规律,绘制了动态CCT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合金元素减量化HG785钢的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逐渐向贝氏体类转变;冷却速度在30℃/s左右时,得到的贝氏体组织品粒细小均匀,晶界交错,这种组织结构有利于获得高强度和高韧性.

关键词: 合金元素减量化 , HG785 , CCT曲线 , 贝氏体

结晶器电磁搅拌对IF钢连铸坯表层纯净度的影响

胡招凡 , 张炯明 , 蔡珍 , 苑阳阳 , 陈少东

钢铁研究学报

应用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显微镜技术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结晶器电磁搅拌对IF钢铸坯表层纯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电磁搅拌可有效改善铸坯表面质量,使铸坯表层皮下气泡和显微夹杂物显著减少;IF钢铸坯中夹杂物主要是Al2O3、TiN和Al2O2TiN、Al2O3-Ti2O2、Al2O3-Ti2O3-TiN型复合夹杂物;铸坯表层皮下气孔在铸坯宽度和厚度方向上均呈非均匀分布,气泡直径主要分布在50-350μm之间。

关键词: IF钢 , 连铸坯 , 结晶器电磁搅拌 , 皮下气泡 , 非金属夹杂物

结晶器电磁搅拌对IF钢连铸坯表层纯净度的影响

胡招凡 , 张炯明 , 蔡珍 , 苑阳阳 , 陈少东

钢铁研究学报

应用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和显微镜技术等分析手段,研究了结晶器电磁搅拌对IF钢铸坯表层纯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晶器电磁搅拌可有效改善铸坯表面质量,使铸坯表层皮下气泡和显微夹杂物显著减少;IF钢铸坯中夹杂物主要是Al2O3、TiN和Al2O3-TiN、Al2O3-Ti2O3、Al2O3-Ti2O3-TiN型复合夹杂物;铸坯表层皮下气孔在铸坯宽度和厚度方向上均呈非均匀分布,气泡直径主要分布在50~350μm之间。

关键词: IF钢 , continuous casting slab , M-EMS , blow hole defect , non-metallic inclusion

冷却速度对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影响机制

蔡珍 , 黄运华 , 张跃 , 刘静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建立模型,计算研究了冷却速度对铁素体-珠光体带状组织的影响机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贫溶质区与富溶质区的Ar3温度差异是产生带状组织的前提条件,碳在贫溶质区产生珠光体之前的扩散距离是带状程度的决定因素。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贫溶质区与富溶质区的Ar3温度差增大,但碳扩散的距离减小,Ar3温度差对带状组织的影响也减小,带状程度减轻。

关键词: 带状组织 , cooling rate , difference between Ar3 temperature , diffusion distance of carbon

30CrMo钢表面脱碳试验

戴成珂 , 赵刚 , 徐耀文 , 毛新平 , 韩斌 , 蔡珍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50570

在实验室模拟CSP工艺的加热条件,对30CrMo钢进行试验,用金相法测量脱碳层厚度,用失重法对30CrMo钢的氧化层厚度进行估算,结合氧化烧损研究了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30CrMo钢的实际脱碳层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气氛为(体积分数,%)CO216.5、O20.8、H2O13、N269.7,加热温度范围为1000~1150℃时,30CrMo钢的实际脱碳层厚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低于1050℃时,脱碳层厚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高于1050℃时,脱碳层由于氧化加剧而减少,1050℃为脱碳敏感温度。

关键词: 30CrMo , 脱碳 , 氧化 , 试验

75Cr1钢加热炉内表面脱碳分析

高建文 , 赵刚 , 徐耀文 , 毛新平 , 韩斌 , 蔡珍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60164

在实验室模拟现场加热炉加热过程,在 CO2、O2、H2 O、N2体积分数分别为16.5%、0.8%、13%、69.7%的混合气氛下对75Cr1钢加热保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975、1050、1125、1200℃)和保温时间(10、20、30、40 min)对75Cr1钢脱碳的影响规律.并与菲克第二定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脱碳层深度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当温度为1200℃时,增幅明显变大;975℃时的实测值接近理论值,1050、1125、1200℃时,实测值远小于理论值;扩散系数修正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保持一致.

关键词: 75Cr1 , 脱碳 , 混合气氛 , 菲克第二定律 , 扩散系数

淬火工艺对CSP生产的30CrMo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廖林镇 , 杨庚蔚 , 余驰斌 , 毛新平 , 蔡珍 , 赵刚

材料热处理学报

针对CSP工艺生产的30CrMo热轧带钢,研究了淬火温度、保温时间、淬火介质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淬火温度为860 ~1000℃,保温时间为5~ 60 min时,30CrMo钢经水淬和油淬后得到的均为马氏体组织,但不同工艺条件下马氏体的类型、尺寸和力学性能不同.当淬火温度较低时,基体中的马氏体组织由细小的片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组成,强度和硬度较高.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以及保温时间的延长,片状马氏体的含量逐渐减少,板条马氏体的含量不断增加,尺寸增大,强度和硬度值下降.其中,试验钢在不同淬火工艺下经油淬后的屈服强度可用σs=-4050.4+ 16272.2d“”来表示,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吻合.试验钢的最佳淬火工艺为880℃、保温15 min、油淬,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洛氏硬度、断后伸长率分别为1809 MPa、1206 MPa、52.54 HRC、8.5%.

关键词: CSP , 30CrMo热轧带钢 , 淬火 , 马氏体 , 力学性能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