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残余元素对连铸坯和热轧板表面质量的影响

耿明山 , 项利 , 王新华 , 张炯明 , 肖寄光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EDS分析,对残余元素对连铸坯和热轧板表面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连铸坯氧化层中存在铜、砷和锡同时富集.热轧板基体层与氧化层界面存在铜、砷和锡富集,基体层铜、砷和锡含量高于氧化层铜、砷和锡含量.铜、砷和锡在γ晶界偏聚和铁优先氧化造成连铸坯中铜、砷和锡富集,加热炉二次加热加剧铜、砷和锡富集,铜、砷、锡向钢基体渗透扩散,恶化钢的塑性,导致中板表面微裂纹缺陷,分析了铜、砷和锡富集相对表面微裂纹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残余元素 , 富集相 , 选择氧化

50W600无取向硅钢在轧制与退火工序间的织构演变

唐伟 , 项利 , 仇圣桃 , 王建军

机械工程材料

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50W600无取向硅钢在热轧→冷轧→退火工序间织构的演变.结果表明:由于热轧板沿板厚方向的应力场和温度场存在差异,导致热轧板不同层织构类型和强度存在差异;热轧板表层主要存在铜型、黄铜和高斯织构,1/4层织构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较弱的高斯织构,中心层织构较单一,主要为α纤维织构;和热轧板相比,冷轧板各层织构差异较小,为典型的轧制织构(α纤维织构和γ纤维织构);退火板各层都表现为γ纤维织构增强、α纤维织构减弱,旋转立方织构基本消失.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织构 , 取向线 , 演变

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铸坯高温延塑性研究

胡少东 , 项利 , 赖朝彬 , 仇圣桃 , 贾彩霞 , 谢森林

钢铁钒钛

采用Gleeble1500应力/应变热模拟试验机对1.2% 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铸坯进行了高温延塑性测试;在1300~600℃的试验温度下,得到了试样的热塑性和强度曲线,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试样的断口形貌及脆性区夹杂物的观察,分析其在脆性温度区域的脆性断裂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铸坯在1.0 ×10-3/s应变速率下,测试温度在1 300~600℃范国内,存在1 220℃以上的第1脆性温度区域和780~600℃的低塑性温度区域.1.2%Si冷轧无取向电工钢780~600℃时塑性降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动态再结晶困难;另一方面是铁素体低温区域发生的氮化物(AIN)及硅铝酸盐的析出产生的晶界脆化.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 1.2%Si , 铸坯 , 高温延塑性

50W600正常晶粒长大过程中再结晶织构演化研究

蒲春雷 , 项利 , 仇圣桃 , 宋宁

钢铁钒钛

运用EBSD技术研究了50W600无取向硅钢再结晶晶粒正常长大过程中织构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再结晶晶粒长大过程中织构演化源于不同织构组分长大速率不同;晶粒尺寸不是唯一决定某取向晶粒长大的因素;晶粒与其周围其它晶粒取向差角分布是影响该晶粒长大的重要参数;{111}<112>与{111} <110>取向晶粒长大过程中的相互竞争导致{111}面织构取向锋锐度交替变化;950℃退火时,随退火时间延长,{100} <120>织构、{100} <310>织构减弱,{110} <001>增强;恒定退火时间3.5 min,随退火温度升高,{110} <001>、{100} <120>、{100} <310>织构均增强;温度对不同取向晶粒取向差角分布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再结晶织构演化 , 取向差角 , 晶粒正常长大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取向电工钢模拟实验

许学勇 , 项利 , 孙颖 , 李军 , 仇圣桃

钢铁研究学报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试制了取向电工钢。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模拟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取向电工钢是可行的。试制的电工钢成品磁感较好,铁损偏高。实验中,铸坯中柱状晶发达,有穿晶出现,铸坯心部有少量等轴晶。热轧板和常化板晶粒尺寸沿板厚方向有明显变化,组织沿板厚方向可分为表面脱碳层、过渡层、中心层。中间退火后晶粒细小,脱碳退火后晶粒细小均匀。试验中,常化和产品厚度对产品磁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取向电工钢;组织

无取向电工钢织构的演变及其沿带钢宽度方向上的差异

孙念 , 唐伟 , 项利 , 仇圣桃 , 王建军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363

采用EBSD检测技术,分析了50W800无取向电工钢在重要生产工序间织构的演变以及织构沿带钢宽度方向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热轧板织构沿带钢宽度方向上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表层织构.带钢边部表层织构主要由旋转立方织构、α纤维织构以及少量的γ纤维织构组成,带钢宽度1/4处的表层织构主要存在高斯织构,带钢宽度1/2处的表层织构主要为(110)面织构以及少量的铜型织构.各处的带钢宽度1/4处和1/2处的织构类型基本一致,都以α纤维织构和旋转立方织构为主.冷轧后,各处的表层织构类型差异较小,均为γ纤维织构和α纤维织构.由板宽边部至中心处织构强度值逐渐降低.退火后,各处织构的组分基本一致,为较强的γ纤维织构和较弱的(100)面织构.各处织构强度值差异较小,变化趋势与冷轧板一致.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 织构 , 演变 , 差异

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技术与工艺的研发进展及趋势

仇圣桃 , 付兵 , 项利 , 成国光

钢铁

采用节能、环保、经济型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来制造高磁感取向硅钢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大取向硅钢生产厂的研发热点.总结了国内外各大钢铁企业与研究机构采用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开发及应用情况,概括了传统流程实现低温板坯加热技术的方法.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与双辊薄带连铸等短流程工艺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发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技术与工艺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 低温板坯加热技术 , 短流程工艺 , 抑制剂 , 获得抑制剂法

普通冷轧取向硅钢中间完全脱碳退火工艺的确定

陈友根 , 樊立峰 , 张晨 , 项利 , 唐广波 , 仇圣桃

机械工程材料

为了确定普通冷轧取向硅钢最优的中间完全脱碳退火工艺,在其一次冷轧后进行5种不同工艺的脱碳退火处理,借助扫描电镜及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不同工艺脱碳退火后的组织、织构和脱碳效果.结果表明:经5种工艺脱碳退火处理后,初次再结晶的平均晶粒尺寸均约为19 μm,且不随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经840℃×10 min工艺退火后的晶粒最均匀,高斯织构位向更准确,高斯织构面积分数最多,为3.1%,可将碳脱至0.003 5%.

关键词: 普通冷轧取向硅钢 , 高斯织构 , 中间完全脱碳退火 , 晶粒尺寸

普通取向硅钢轧制过程中组织和织构的演变

刘国平 , 王海军 , 陈浩 , 项利 , 仇圣桃 , 王建军

钢铁研究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30403

借助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ZEISS-200MAT金相显微镜对某钢厂普通取向硅钢(CGO)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轧板组织、织构沿板厚方向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在热轧板表层及次表层发生再结晶,同时存在强度较高的Goss织构,中心层存在较强的{001}〈110〉变形织构.冷轧组织均呈纤维状条带组织,一次冷轧后,热轧板中的Goss织构消失,织构主要为α、γ织构,经中间脱碳退火后,α、γ织构强度减弱,并出现一定强度的Goss织构和利于Goss织构发展的{554}〈225〉、{332}〈113〉等织构,经二次冷轧后,二次冷轧织构类型与一次冷轧织构一致,但织构强度不同.

关键词: 取向硅钢 , 组织 , 织构 , 演变

B元素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轧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李永超 , 樊立峰 , 项利 , 岳尔斌 , 张延玲 , 仇圣桃

金属功能材料

借助实验室设备研究了B元素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热轧板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硼钢相比,含硼钢的热轧板晶粒尺寸略小,析出物的类型和尺寸没有区别,主要是AIN和(AIN+MnS)复合析出物,少量的MnS析出物,尺寸集中在1.0-2.5rem范围内.未发现BN析出物.在力学性能方面,B对钢的软化作用不明显.在磁性能方面,含硼钢的铁损为3.215W/kg,磁感为1.710T,综合磁性能比无硼钢差.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硼元素 , 析出物 , 铁损 , 磁感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6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