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回火处理对铸造高速钢轧辊耐磨性的影响

杜忠泽 , 符寒光 , 丰振军 , 李萍 , 戴建方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销盘磨损试验,研究了在两体磨损条件下,两种高速钢轧辊材料在不同回火条件下的抗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淬火温度较低时,高速钢无回火二次硬化现象;而淬火温度较高时,淬火组织中残留奥氏体增多,回火冷却时转变为马氏体,使钢获得硬化.普通高速钢经1050 ℃淬火+530~560 ℃回火后,耐磨性好,用钛和稀土镁合金处理的高速钢经1040℃淬火+520~540 ℃回火后,耐磨性好.相同磨损条件下,钛和稀土镁合金处理高速钢的磨损量一般低于普通高速钢.

关键词: 高速钢轧辊 , 两体磨损 , 回火 , 二次硬化 , 耐磨性

热处理工艺对S390粉末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李响妹 , 叶俭 , 朱祖昌

机械工程材料

研究了不同奥氏体化加热温度和回火温度对S390粉末高速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在1 190,1 230 ℃奥氏体化后经高压(0.6 MPa)真空气淬或油淬均可得到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合金碳化物的组织,再经三次高温回火后可得到细小合金碳化物、回火马氏体组织;试样的回火二次硬化现象明显,1 230℃高压真空气淬和油淬试样的二次硬化峰值温度为500℃和540℃;试样经优化工艺1 230℃油淬+540 ℃×2h两次回火+510℃×2h一次回火后,其硬度和抗压强度可达67.0 HRC和3 862MPa以上.

关键词: 粉末高速钢 , 显微组织 , 二次硬化 , 抗压强度

经深冷处理的4Cr5MoSiV1钢的回火组织和力学性能

陈鹰 , 陈再枝 , 董瀚 , 马党参 , 刘建华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4Cr5MoSiV1钢经淬火+深冷处理+回火后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试验钢在470℃左右回火时硬度达到峰值,二次硬化峰较普通处理的4Cr5MoSiV1钢有所左移.400~470℃回火后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为2 000~2 100 MPa,冲击功约为35~20 J,回火温度高于560℃时,强度与硬度均有所下降,冲击功增加.M2C、MC型碳化物的弥散析出可能是引起上述组织与力学性能变化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深冷处理 , 回火 , 力学性能 , 二次硬化 , 4CrSMoSiV1

Cr12模具钢热处理工艺及耐磨性能

孙梦龙 , 谢春生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对Cr12冷作模具钢预处理工艺的改进,将经最佳预处理工艺后的合金进行一次硬化和二次硬化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Cr1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比较了一次硬化和二次硬化的耐磨性.结果表明:Cr12钢的最佳预处理工艺为等温退火(860℃×120 ain+ 740℃×180 min炉冷至550℃后空冷)加调质处理(500℃×72 min +800℃×36 min+ 1080℃×18 min油冷+760℃×120 min空冷),该工艺处理后获得的碳化物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硬度适当,且大大缩短了处理周期.二次硬化后的碳化物更加弥散细小且耐磨性更好,碳化物类型主要为(Fe,Cr)C型.

关键词: Cr12 , 碳化物 , 一次硬化 , 二次硬化 , 耐磨性

16Cr2Mo1Cu高铬铸铁在亚临界处理中硬化行为研究

王均 , 沈保罗 , 高升吉 , 孙志平 , 刘浩怀 , 黄四九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1.020

研究了亚临界处理对16Cr2Mo1Cu高铬铸铁的组织转变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磁性法和硬度测定法分析了硬化机制.研究表明:16Cr2Mo1Cu高铬铸铁的铸态组织由残余奥氏体、马氏体和M7C3型共晶碳化物组成,其相对含量分别为77.0%,7.2%和15.8%;在亚临界处理过程中,基体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析出二次碳化物并在冷却过程中转变为马氏体,使该合金在560~600℃的亚临界处理过程中出现二次硬化;在适当的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下,16Cr2Mo1Cu高铬铸铁可得到最高的硬度.

关键词: 高铬铸铁 , , 亚临界处理 , 二次硬化 , 马氏体相变

超高强度钢中二次硬化现象研究

赵振业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2.04.010

评述了超高强度钢中二次硬化现象的基本特征,M2C析出热力学、晶体学、动力学和机理等研究现状.研究证明,在位错上单独形核、共格沉淀的介稳定相M2C是一种可用的强化相.M2C比其他稳定碳化物具有更高形核驱动力和聚集抗力,Co提高这一驱动力和形核率.Mo有效增加M2C点阵参数和聚集抗力.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 二次硬化 , 机理 , 共格

用场离子显微镜和原子探针研究23NiCo钢中M2C的回火析出机制

赵振业 , 凌斌 , 钟平 , 钟炳文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0.02.004

研究了新型高合金超高强度钢(23NiCo)中M2C的回火析出机制.结果表明M2C以非均匀形核方式析出,有两种形核机制,一种是自基体位错上直接析出,即单独形核;另一种是在渗碳体上形核,即原位形核.以单独形核机制析出的M2C与基体高度共格;以原位形核机制析出的M2C与基体非共格.

关键词: 二次硬化 , 超高强度23NiCo钢 , 原子探针(AP) , 析出机制

H13钢的回火二次硬化

刘宗昌 , 杜志伟 , 朱文方 , 曹东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1.03.003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H13钢不同回火温度下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13钢在300℃~630℃温度范围内回火,显微组织经历了由回火马氏体组织向回火托氏体组织的转变过程,在520℃左右出现二次硬化峰.但在二次硬化峰出现时没有发现合金碳化物相的析出.

关键词: H13钢 , 回火 , 二次硬化 , 合金碳化物

Cr-Mo-V系高强度钢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

惠卫军 , 董瀚 , 翁宇庆 , 王毛球 , 时捷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6.06.010

用改进的WOL型试样研究了Cr-Mo-V系高强度钢在3.5%NaCl水溶液中的应力腐蚀断裂行为,并与常用的42CrMo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对实验钢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有显著影响.当回火温度较低时,Cr-Mo-V钢的KISCC较低,且随回火温度的升高缓慢提高,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当回火温度超过约873 K后,KISCC显著提高,断口中穿晶断裂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断裂方式逐渐转变为穿晶型断裂为主.在相同的强度水平下,Cr-Mo-V钢的KISCC高于42CrMo钢,且在低强度水平下二者差别较大.对42CrMo钢,KISCC随屈服强度升高呈指数下降.但对Cr-Mo-V钢,则并非如此,即在强度保持不变(RP0.2=1410~1440MPa)的条件下,KISCC随回火温度升高而明显提高.Cr-Mo-V钢和42CrMo钢的KISCC均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关系增加.

关键词: 应力腐蚀 , 高强度钢 , Cr-Mo-V钢 , 回火温度 , 二次硬化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