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子
,
张晓博
,
崔建忠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1999.01.009
研究了类6013铝合金Al-( 0.5%~1.4% )Cu-( 0.55%~2% )Mg-( 0.4%~1.4% )Si-(0.35%~1.3%)Mn合金的固溶处理制度、人工时效制度及形变热处理对实验合金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1.4%Cu-0.95%Mg-0.75%Si-0.35%Mn合金与Al-1.4%Cu-2%Mg-1.4%Si-1.3%Mn合金的极限拉伸强度为450 MPa,已远超过美国6013 合金的极限拉伸强度359 MPa,固溶处理制度均为550℃×20 min,水淬;过烧温度均为580 ℃;人工时效制度分别为190℃×4 h和190℃×1.5 h,而且形变热处理合金的强度高于常规热处理合金的强度.
关键词:
6013铝合金
,
固溶处理
,
人工时效
,
形变热处理
,
强度
陈健美
,
张新明
,
邓运来
,
肖阳
,
蒋浩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6.02.001
采用"熔剂法"制备了实验合金Mg-9Gd-4Y-0.65Mn,并热轧成板片.用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合金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及其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实验合金经热轧后显示了很高的室温和高温(300℃)强度.变形加工的合金晶粒细化,经520℃固溶10h也不见晶粒明显长大,合金显示了良好的高温热稳定性.轧制的合金经T6处理,获得了室温下高强度和高延伸率的良好结合.变形合金在400℃温度拉伸时,表现出超塑性行为.
关键词:
镁合金
,
热加工
,
热轧制
,
固溶处理
,
人工时效
宋东福
,
戚文军
,
梁涛
,
王海艳
,
周楠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4.005
对4组6061 -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进行焊后人工时效处理,采用OM,SEM等分析了时效处理工艺对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研究表明:焊缝截面形貌呈现典型的3个区,时效处理后,焊缝区晶粒形貌无显著变化,晶界较自然时效清晰,晶内析出相也明显增多;接头强度和显微硬度随人工时效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提高幅度随保温时间逐渐减小;时效处理为8h时接头力学性能优良,接头抗拉强度均达到265 MPa以上,约为母材的93.0%;焊核区硬度达到90 HV,约为母材的90%.时效处理中,焊接过程中固溶在基体中的第二相粒子析出,形成弥散强化效应,大幅提高接头的强度和硬度.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粒子逐渐较少,强化效应逐渐减弱;接头最薄弱的区均位于后退侧的热机械影响区,其最低硬度值约为母材的75%.拉伸断口均与拉伸方向成约45°角,断口平整,呈典型的切断断口形貌,与自然时效接头的断口形貌相比,时效处理后接头的断口韧窝大而浅,塑性稍有降低.
关键词:
6061-T6
,
搅拌摩擦焊
,
人工时效
,
热机械影响区
晋坤
,
邓运来
,
周亮
,
万里
,
张新明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1.5.004
采用光学显微及透射电子显微、维氏硬度、拉伸力学性能、电导率测试等技术,研究了试验6156铝合金的人工时效与蠕变时效强化规律与微观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的温度(155~175℃)-应力(0~200MPa) -时间(8~14h)范围内,采用不同制度的人工时效和蠕变时效样品的力学性能相差不大,但蠕变时效的析出相数量增多、尺寸变小,力学性能与电导率指标均呈升高趋势.蠕变时效过程中,蠕变第一阶段变形量占总变量的85%以上,增加蠕变应力对蠕变第一阶段变形量的影响十分明显.该合金蠕变时效温度与应力对强度峰值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影响蠕变变形量,适合于构件蠕变时效成形.
关键词:
人工时效
,
蠕变时效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陈江华
,
刘春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AlMgSi(Cu)合金是应用最广泛的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该类合金的主要性能与时效阶段析出的硬化相紧密相关.综述AlMgSi(Cu)合金在不同热处理阶段形成的纳米析出相的形貌、结构和稳定性.提出了动态结构的概念和模型,并以此揭示了纳米析出相结构演变规律及其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在含铜6xxx系铝合金的纳米析出相结构演变研究领域有若干未解决的基本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高中强度6xxx系铝合金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铝合金
,
析出相
,
热处理
,
人工时效
,
微观结构
黎俊初
,
周德生
,
刘大海
,
刘鸽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评价2A12铝合金筋板件搅拌摩擦焊工艺并探寻提高接头强度的途径,进行了2A12铝合金筋板件的T型搅拌摩擦焊焊接工艺试验,并对不同人工时效热处理下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采用T型搅拌摩擦焊即可实现2A12铝合金筋板件的成形,当搅拌头旋转速度为750 r/min、焊接速度60mm/min时,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了315 MPa,为母材强度的70.1%;断裂出现在前进侧热机影响区,硬度的最低处也在该区域,说明2A1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薄弱点在热机影响区.采用退火+固溶+分级时效热处理的方法能显著改善焊接接头的强度,接头的抗拉强度可达387 MPa,为母材的86.3%;焊接接头的薄弱点仍在前进侧的热机影响区.
关键词:
2A12铝合金
,
搅拌摩擦焊
,
人工时效
,
热处理
王建强
,
樊云昌
,
关绍康
,
胡连海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6.03.014
研究人工时效对Al5TiB变质ZA84镁合金力学性能及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8h人工时效后,合金在室温下的屈服强度提高32%、抗拉强度提高38%;150℃下的屈服强度提高43%,抗拉强度提高13%.经过人工时效后,ZA84镁合金保持了其优良的低温(低于200℃)阻尼性能,而其高温(200-300℃)阻尼性能则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人工时效
,
Al5TiB
,
ZA84镁合金
,
力学性能
,
阻尼性能
陈小明
,
宋仁国
,
李杰
,
何望昭
,
任建平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9.05.016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力学性能测试、SEM观察以及EDS分析等手段对不同热处理制度下的7003合金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时效前,随着固溶温度的提高,合金的显微硬度和强度不断降低,而塑性则不断提高;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强度和硬度先降低后增大,塑性则先降低后提高.经过120℃/50 h人工时效和60 d自然时效后,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高于时效前,且470℃/70 min固溶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σ0.2=302 MPa,σb=363 MPa,δ=12.5%).7003合金的优化固溶处理制度是470℃/70 min.
关键词:
7003合金
,
固溶
,
人工时效
,
自然时效
,
组织
,
性能
包俊成
,
王志奇
,
赵捷
,
马叙
机械工程材料
直升机旋翼桨根衬套在热处理后硬度低于设计规范要求.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微区成分分析以及对加工过程进行检查,认为衬套在固溶处理过程中造成了表层增碳,使表层组织中的马氏体量减少,残余奥氏体量增加,导致硬度降低;又由于没进行后续精加工,增碳层没去除掉,造成产品表面硬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
0Cr17Ni4Cu4Nb钢
,
固溶处理
,
人工时效
,
硬度
李慧中
,
刘若梅
,
梁霄鹏
,
邓敏
,
廖慧娟
,
黄岚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6)64253-X
通过拉伸测试、硬度测试、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等手段,研究预变形对高纯 Al?Cu?Mg 合金180°C时效后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预变形的样品相比,随着预轧制量的增加,预轧制后样品的峰值硬度值逐渐增加,而达到峰值硬度所需的时间也逐渐缩短。此外,在预变形的合金时效过程中观察到双峰硬化现象。TEM 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冷轧变形的合金随着预变形量的提高,合金中 S′(Al2CuMg)相的密度增大,尺寸减小,这种高密度、细小的 S′相以及高密度位错是导致合金峰值硬度和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Al-Cu-Mg 合金
,
预变形
,
人工时效
,
析出相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