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多目标优化设计的铸钢冷却壁结构优化研究

邓凯 , 程惠尔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5.02.010

有限元法及最优化方法是工程分析最主要的两个数学工具,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冷却壁性能优化计算机辅助设计.基于正交回归设计确定冷却壁的结构组合,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不同结构参数下的铸钢冷却壁进行三维稳态温度场及应力场计算,然后通过MATLAB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计算得到铸钢冷却壁的最优结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结构参数后的冷却壁比原冷却壁最高温度下降7.88%,最大热应力下降6.14%.

关键词: 高炉冷却壁 , 传热模型 , 结构参数 , 正交设计 , 多目标优化

板坯动态二冷配水的研究与应用

周素强 , 成旭东

连铸

对板坯动态二冷配水原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板坯凝固坐标体系和凝固传热模型微分方程的建立,确立了连铸板坯二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组,根据实际浇注条件依据目标表面温度控制原理动态地设定各二冷区水量,对铸坯表面温度进行在线控制,实现对铸坯温度场的优化,动态二冷配水对提高板坯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动态 , 二冷配水 , 传热模型 , 板坯质量

板坯连铸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

王春会 , 周晓敏 , 巩宪锋 , 姚耕耘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7.04.011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建立板坯连铸凝固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板坯连铸过程控制软件及运行数据库中的数据作为输入条件,计算了铸坯断面的温度、坯壳厚度等,并与原有系统的结果对比,两者基本吻合,此模型可用于深入分析连铸坯凝固机理及优化连铸工艺参数.

关键词: 板坯连铸 , 凝固过程 , 数值模拟 , 传热模型

薄带连铸结晶辊表面形貌对界面传热的影响

周川 , 于艳 , 方园 , 王成全 , 王俊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宝钢自主开发的界面热流测量装置研究了薄带连铸用铜结晶辊表面形貌对界面传热的影响,并建立了界面传热模型。结果表明:结晶辊表面与钢液的接触面积越大,界面的峰值热流越大;研究的三种结晶辊的平均热流相差不大;该界面传热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结晶辊表面形貌对界面传热的影响。

关键词: 薄带连铸 , 表面形貌 , 界面热流 , 传热模型

连铸二次冷却研究的进展

刘青 , 王良周 , 曹立国 , 张立强 , 梁玫

钢铁研究学报

从连铸坯凝固传热数学模型、二次冷却配水与控制、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和二次冷却喷嘴冷态及热态特性等方面综述了连铸二次冷却研究的进展,分析了相关研究对优化二次冷却控制和提高铸坯质量的参考作用.对运用经典方法研究特殊钢连铸的二次冷却控制技术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连铸 , 二次冷却 , 高温力学性能 , 传热模型 , 喷嘴特性

热送热装工艺中板坯出连铸机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宏明 , 李桂荣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3.02.006

建立了板坯连铸过程传热数学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模型可用于预报不同操作条件下板坯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和凝固状态,并应用该模型分析了影响板坯出连铸机温度的主要因素:板坯尺寸、拉速、二冷水量及冷却方式等,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拉速、改善二冷制度能提高铸坯出连铸机温度.

关键词: 连铸板坯 , 出机温度 , 传热模型 , 热送热装

高炉冷却壁智能监测方法的研究

吴俐俊 , 徐迅 , 周伟国

钢铁

为了监测冷却壁热态状况,将人工智能仿真技术引入到冷却壁数值仿真中,建立了基于传热数学模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高炉冷却壁系统智能仿真模型.通过训练冷却壁热态试验数据样本,得出了基于参数修正因子的高炉冷却壁的智能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在线监测高炉冷却壁的热态状况.

关键词: 高炉冷却壁 , 传热模型 , 智能仿真 , 在线监测

适应SCR脱硝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计算模型研究

黄风良 , 孙志坚 , 李鹏程 , 程攻 , 顾金芳 , 胡亚才

工程热物理学报

电厂烟气经SCR脱硝后,产生黏度大、腐蚀性强的硫酸氢铵,造成空预器堵塞和腐蚀,影响机组运行.针对SCR脱硝后回转式空预器运行环境的改变,在已有传热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回转式空预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用于SCR脱硝后的空预器传热计算模型.考虑SCR脱硝后烟气成分变化以及温度对物性的影响,可准确计算得到SCR脱硝后回转式空预器内部温度场,为电厂配置SCR脱硝装置后回转式空预器的设计和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对两分仓和SCR脱硝前后三分仓回转式空预器实例计算以及和现场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传热计算模型适用面广、计算精度高.

关键词: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 传热模型 , SCR脱硝 , 温度场 , 沉积

Gr/Al防热材料的传热特性

武高辉 , 刘祥 , 陈苏 , 武练梅 , 白雪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0.01.008

通过对Gr/Al防热材料进行氧乙炔烧蚀实验,测定其在烧蚀过程中的升温特性曲线.发现在烧蚀过程中Gr/Al中Al的熔化和蒸发有效地减缓了材料的升温速率,起到很好的热防护作用,并根据Gr/Al的传热特性,建立了传热模型,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关键词: Gr/Al , 氧乙炔烧蚀 , 传热特性 , 传热模型

小方坯凝固传热数值模拟及验证

王建磊 , 李京社 , 杨树峰 , 唐海燕

连铸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5-4006.20140126

为控制帘线钢82A连铸小方坯铸坯质量,建立小方坯凝固过程二维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计算得到连铸过程铸坯的温度场以及液相穴长度,讨论了比水量和拉速对铸坯的温度场以及固相率分布的影响,并通过现场射钉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误差范围在±4%以内.模拟结果表明,当比水量一定时,拉速越大,铸坯中心温度降温越滞后;拉速一定时,比水量越大凝固终点越提前,当在拉速1.3 m·min-1,比水量0.3L·kg-1时,凝固终点为12.84m.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凝固末端位置并为凝固末端电磁搅拌提供指导.

关键词: 连铸 , 小方坯 , 传热模型 , 凝固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