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纺丝原液原位合成相变材料微胶囊制备石蜡/PVA储能纤维

李佳佳 , 陆艺超 , 叶光斗 , 徐建军 , 姜猛进

复合材料学报

以聚乙烯醇(PVA)纺丝原液为分散介质,常温相变材料RT27石蜡为芯材,正硅酸乙酯(TEOS)为聚合单体形成SiO2囊壳,通过原位聚合直接制备含有石蜡微胶囊的PVA纺丝原液,之后通过湿法纺丝制备石蜡/PVA储能纤维。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结合粒径分布软件,分析各因素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选择适合纺丝的微胶囊合成条件。采用FTIR-ATR、SEM、EDS及TEM表征了纤维及微胶囊的化学成分及形态,通过DSC、TGA表征了微胶囊的包覆率、纤维的储能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PVA纺丝原液中合成了SiO2凝胶包裹的相变微胶囊,其平均粒径为1.39μm,大小及分布适合纺丝。纤维相变焓值为45.39J/g,石蜡包裹率高达94.72%,纺出纤维具有较高的储能性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聚乙烯醇 , 纺丝原液 , 原位聚合 , 石蜡 , 微胶囊 , 储能 , 纤维

三相吸收跨季节储能循环的理论分析

余楠 , 王如竹 , 陆紫生 , 王丽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传统的吸收式循环因溶液结晶问题而限制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受温度限制的可应用于跨季节储能的三相吸收循环,该循环将允许的工作区间扩展到了结晶固态区,并利用三相结晶过程和脱水化学反应来增强储能能力.对LiCl/H2O,CaC12/H2O和LiBr/H2O三种工质对的理论研究表明,三相结晶过程的出现使循环的储能密度得到成倍的增加,LiCl/H2O的储能密度由充能温度为86℃时的385Wh/kg增加到88℃时的901 Wh/kg. LiCl/H2O在各种工况下都表现了很好的性能,是现实三相吸收跨季节储能循环的最佳工质对.

关键词: 吸收 , 三相 , 跨季节 , 储能 , 结晶

以沸石13X和CaCl2组成的复合吸附储能材料

李军 , 赵肃清 , 朱冬生

材料导报

提出一种以沸石13X为骨架支撑CaCl2组成复合吸附剂用于储能.介绍了这类复合吸附储能材料的实验配制方法,将沸石13X与5个不同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复合得到复合吸附剂,分析了其吸附储能的原理.用静态重量法测定了其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最大平衡吸附量为0.553g/g,蓄热量为1408.7KJ/kg.复合吸附剂较纯的吸附剂有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 吸附 , 储能 , 复合吸附剂 , 平衡吸附量

太阳能与甲醇热化学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

许达 , 刘启斌 , 隋军 , 金红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中低温太阳能与甲醇热化学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供能系统.基于热力学基本定律,对系统作了能量平衡分析和`平衡分析,探讨了变太阳辐照下系统的热力性能和储气蓄能的变化特性规律.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系统的一次能源效率达89.36%,`效率达到47.10%,太阳直射辐照强度从500 W/m2变化到900 W/m2时,系统一次能源效率和冷、热、电功率输出保持稳定.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高效利用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技术与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集成技术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中低温太阳能 , 太阳能热化学 , 甲醇分解 , 分布式供能系统 , 储能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马素德 , 宋国林 , 樊鹏飞 , 黎宇坤 , 唐国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对相变储能材料(PCMs)在太阳能、工业余热回收、建筑材料、空调蓄冷、电子器件、电池散热、化妆品、调温纤维等方面的应用及最新进展进行了简短综述,其基本原理都是基于PCMs发生相变时吸收或者释放热量.指出,PCMs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材料、工艺、结构设计等诸方面的研究人员应该太力合作,从而促进该领域更好发展.

关键词: 相变材料 , 储能 , 应用 , 进展

有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于欣 , 胡晓峰 , 黄占华

功能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实现能量的储存或释放,这种材料因具有优良的性能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性质以及评价标准,着重讨论了有机/复合相变材料的一些常见的制备方法,如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喷雾干燥法、多孔材料吸附法和溶胶-凝胶法等.概括了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建筑材料、空调蓄冷、工业余热回收和军事伪装隐身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提出了相变材料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相变材料 , 储能 , 制备方法 , 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尚燕 , 张雄

材料导报

相变储能材料将暂时不用的能量储存起来,到需要时再将其释放,从而可以缓解能量供与求之间的矛盾,节约能源,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介绍了相变材料在太阳能、建筑、纺织行业、农业等工业与民用方面的应用,概括和评述了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相变材料 , 储能 , 复合材料 , 应用

月桂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马烽 , 宗学刚 , 陈明辉 , 李永超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04.004

以月桂酸为相变材料,二氧化硅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相变材料嵌入到SiO_2网络空间内,制备出月桂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储能材料.采用IR,SEM及DSC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进行了结构、形貌以及热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含相变材料69.1%质量分数的复合材料相变温度为43.1℃,相变潜热高达104.64J/g,相变材料均匀地嵌入到SiO_2网络空间内,发生相变时不泄露.同时二氧化硅作为基体材料形成空间传热网格,较大提高了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月桂酸 , 二氧化硅 , 相变 , 储能

炭材料在铅炭超级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胡晨 , 相佳媛 , 林跃生 , 刘皓 , 高飞 , 杨凯 , 来小康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11.007

铅炭超级蓄电池是由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通过创新组合而形成的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具有高功率、长寿命的特点,在电动汽车与规模储能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性能突破的关键是将炭材料用到铅炭超级电池负极中,降低负极硫酸盐化。在高倍率部分荷电态工况下,阀控铅酸电池失效的原因是在负极板表面生成致密、不导电的硫酸铅的绝缘层。炭材料添加剂能抑制负极不可逆硫酸盐化,显著提高在高倍率部分荷电态工况下电池的循环寿命、功率性能和充电接受能力。介绍了炭材料抑制负极不可逆硫酸盐化的内在作用机理,综述了最近几年炭材料在铅炭超级蓄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铅炭超级电池 , 储能 , 硫酸盐化 , 炭材料 , 作用机理

柠檬酸盐为碳前驱体制备介孔炭及其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

周晋 , 袁勋 , 邢伟 , 司维江 , 禚淑萍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09)60040-8

热解柠檬酸镁或柠檬酸钡,制备了两种介孔炭(MgC或BaC),并将其用作双电层电容器电极材料.采用氮气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所制介孔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介孔炭孔结构与柠檬酸盐所含金属阳离子有关.其中,BaC呈典型的双峰孔径分布,最可几孔径分别为3. 8nm和15nm;而MgC的孔道主要是小尺寸的介孔或微孔.通过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法测试所制介孔炭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质.测试表明,在离子液体中MgC和BaC都具有很高的比电容值,分别达到180F·g-1和171F·g-1.其中,BaC的倍率性能良好,能量密度可达到53. 3Wh·kg-1,最大功率密度为20kW·kg-1.BaC优良的电容特性主要归因于其孔径双峰分布的孔结构和亲水性表面化学性质.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器 , 柠檬酸盐 , 双峰孔炭 , 储能 , 离子液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5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