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轧TRIP钢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及力学性能

余伟 , 王潇 , 蔡庆伍 , 何春雨

材料热处理学报

热轧TRIP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轧生产后经过酸洗处理可以直接用于汽车制造.采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Si-Mn-Nb系热轧TRIP钢形变奥氏体在不同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组织变化情况,绘制了动态CCT曲线.通过研究不同冷速下试样组织发现,冷却速率越大,组织中未转变奥氏体含量越低.最后,依据对动态CCT曲线的分析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模拟热轧了TRIP钢.结果表明:实验钢轧后以15℃/s的低冷却速率冷却至贝氏体区等温后,残留奥氏体的含量和稳定性更高,TRIP钢力学性能优异,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952 MPa和30%,强塑积高达28560 MPa·%.

关键词: 热轧TRIP钢 , 动态CCT , 显微组织 , 冷速 , 残留奥氏体

轧后冷却速度对15F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弭卫东 , 赵建波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2.03.002

对15F钢经轧后不同冷却速度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轧后冷速与组织及性能有良好的对应关系,15F钢轧后风冷(冷速约7℃/s)时,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

关键词: 热轧15F钢 , 冷速 , 组织 , 性能

C82DA和C92DA帘线钢的相变规律和组织对比

余万华 , 高山 , 刘飞 , 刘力哲 , 孙理 , 刘澄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80级帘线钢C82DA和90级帘线钢C92DA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化学成分中合金元素差异对其相变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热膨胀仪和显微硬度仪,对比研究C82DA和C92DA的相变规律;相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相变点、显微组织、珠光体片层间距;以及通过等温转变实验得到的相变动力学方程,并对参数n值和k值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92DA钢中的C、Si、Cr含量要高于C82DA,因此C92DA的片层间距要比C82DA细密,C92DA的n值要比C82DA大.这些结果对制定生产工艺和构建在线质量预报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

关键词: 帘线钢 , 高碳钢 , 冷速 , 显微组织 , 相变模型

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钢的硬度的影响因素

由伟 , 赵玮玮 , 赖惠先 , 白秉哲

钢铁研究学报

用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了化学成分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对低碳低合金钢的硬度的影响.首先设计了RBF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舍一法”改进了模型,使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然后,用神经网络研究了化学成分和冷速对低碳低合金钢的硬度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碳的质量分数为0.11%~0.15%时,硬度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硅的质量分数为0.24%~0.38%、锰的质量分数为0.94%~1.02%时,硬度值基本不变;铬的质量分数为0~0.6%时,硬度值呈增加趋势;镍的质量分数为0~0.04%时,硬度值基本不变;钼的质量分数为0~0.2%时,硬度值从HV288降至HV282;硼的质量分数为1%~2%时,硬度随含量增加而升高;钛、铌、钒的总质量分数为0.06%~0.14%时,硬度值基本不变;冷速从10℃/m增加至170℃/m,硬度值从HV290增至HV420.

关键词: 低碳低合金钢 , 硬度 , 化学成分 , 冷速 , RBF型人工神经网络

超快冷工艺下N含量对40Si2MnVTi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邸全康 , 康永林 , 王全礼 , 周玉丽 , 程四华 , 郑福印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认为在0.4% C-0.8% Si-1.65% Mn-0.12% V-0.02% Ti-0.012% Als钢中,当V/N比从20.0降至10.0,V(CN)在最大形核率温度下的相对形核率提升约16个数量级,Ti(CN)提升约7个数量级,当V/N比进一步降至7.85和4.76,析出相形核率提升不显著,在相同超快冷工艺下,析出相尺寸可从60 ~ 100 nm细化至10~20 nm;该钢在F+P+B组织类型下,N加入量不宜超过140×10-6,在M+B组织类型下不宜超120×10-6,这主要是因为超快冷下过饱和的C、N原子在室温状态下扩散与M/B中高密度位错缠绕形成大量史氏气团强烈钉扎位错,从而导致材料塑性显著降低且推延自然时效时间.

关键词: N含量 , 析出相 , 冷速 , 时效

PAG聚合物淬火剂冷速的回归分析

陈怀春 , 周敬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2.01.012

和单一的淬火油或水不同,聚合物水基淬火剂的冷却速度是可以按照浓度、搅拌和温度来调整的.采用标准的lVF仪对不同参数下的PAG基的聚合物淬火剂的冷速进行了分析,对其实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最大冷速和300℃对流冷速的回归方程.基于所得到的回归方程,对如何在实际生产中控制和稳定冷速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聚合物 , 淬火剂 , 冷速 , 回归分析

球墨铸钢第二相组织形成规律的定量研究

祖方遒

钢铁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定量金相、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定量地研究了化学成分和凝固冷却条件对球墨铸钢中石墨和碳化物体积百分比的影响规律,得到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关系式--回归方程.方差分析表明,试验数据及回归方程是可靠的,从而为合理地应用球墨铸钢及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依据.

关键词: 球墨铸钢 , 第二相 , 化学成分 , 冷速 , 定量关系

不同冷速下GH4169高温合金凝固过程的原位观察

王威 , 轩福贞 , 缪竹骏 , 卢俊 , 徐文亮 , 宋洪伟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带有红外加热炉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GH4169高温合金在冷速分别为5,50,200K·min-1条件下的凝固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并通过图形处理软件计算了自由表面固相含量随温度及时间的变化关系;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各冷速下高温舍金的凝固组织,计算了合金凝固后的二次枝晶间距。结果表明:GH4169高温合金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枝晶不断生长,新核不断形成;随着冷速的增加,枝晶组织明显细化;固液转变依次经历初始平缓增加段、稳定快速增长段、残液转变减慢段三个阶段,冷速的增加致使合金凝固后显微组织的二次枝晶间距减小,偏析相更为均匀细小。

关键词: GH4169高温合金 ,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 凝固 , 冷速

BR1500HS热成形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徐春 , 梁宝钱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冷却速率对BR1500HS热成形钢相变的影响,借助Origin软件绘制了该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对试验钢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BR1500HS热成形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存在珠光体、贝氏体和马氏体转变;试验钢在0.5~1℃·s-1低冷速条件下的相变产物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冷速为5℃·s-1时,开始出现贝氏体相变;冷速高于5℃·s-1后的相变产物为马氏体和贝氏体,冷速大于20℃·s-1后只有马氏体相变.

关键词: 热成形钢 , 动态CCT曲线 , 冷速 , 相变

冷速对TC11合金β加工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曾卫东 , 周义刚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2.12.009

研究了TC11钛合金β加工后不同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冷可以减少晶界α的析出,晶内得到短、细、无规排列的针状α组织;采用空冷(尤其是炉冷),晶界α连续完整,晶内α粗大、平直,并有大块α出现β锻造后快速冷却在提高强度的同时改善了塑性,水冷的强度比空冷的强度约高出30 MPa,而塑性明显高于空冷.可见,β锻后采用水冷是提高合金塑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TC11合金 , 冷速 , β锻造 , 力学性能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