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氧化乐果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侯长军 , 黄清菁 , 霍丹群 , 杨眉 , 法焕宝 , 张良 , 沈才洪 , 张宿义

功能材料

以氧化乐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分布范围较窄的氧化乐果分子印迹微球(MIPMs)和空白对照微球(NMIPMs)。通过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说明了MAA与氧化乐果之间的结合作用,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所制微球的外观形态和粒径分布。静态吸附实验证明MIPMs对氧化乐果的吸附量明显大于NMIPMs。Scatchard分析表明,MIPMs在识别氧化乐果过程中存在两类结合位点:高亲和位点的解离常数KD1=0.131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1=3.890μmol/g,低亲合位点解离常数为KD2=5.178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2=62.232μmol/g。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MIPMs对氧化乐果的吸附量最大,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能。

关键词: 氧化乐果 , 悬浮法 , 分子印迹微球 , 吸附性能 , 选择性能

电子束辐射引发沉淀法制备氯霉素分子印迹微球

刘静 , 王兵 , 单娟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了能够快速合成大小均一的分子印迹微球,采用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束引发,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沉淀聚合制备了氯霉素(CAP)分子印迹微球.紫外、红外光谱和静态氮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AP和MAA能够形成超分子复合物,辐照引发能使CAP成功印迹在三维网络结构中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80.25 m2/g.扫描电镜和等温吸附实验考察了辐照剂量对微球微观形态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辐照剂量为20 kGy条件下能快速制备出粒径为300 nm~500 nm的印迹微球,最大吸附量为107.65 μmol/g,且对氯霉素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吸附性.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 沉淀聚合 , 分子印迹微球 , 辐照剂量 , 氯霉素

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合成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司汇通 , 王兵 , 单娟娟 , 皇甫风云 , 孙智纯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增刊(Ⅰ).034

运用溶剂热法制得四氧化三铁微粒作为内核,在其上嫁接二氧化硅层,继续通过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表面改性,使之可发生聚合;最后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苯并噻吩(DBT)为模板分子,通过蒸馏沉淀法制备了磁性核-壳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Fe3 O4/SiO2@MIPs)。运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力测定(VSM),热重分析(TG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其性能。并通过与非印迹聚合微球(Fe3 O4/SiO2@NIPs)对比印证其所具有的特异性吸附。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 二苯并噻吩 , 磁性 , 核壳 , 蒸馏沉淀聚合

虚拟模板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对水中微囊藻毒素的吸附性能

宋兴良 , 王爱香 , 刘晓泓 , 黄怡 , 石莉莉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3.2015021301

本文以L?精氨酸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以及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微囊藻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以确定模板分子(L?精氨酸)与功能单体(AM)的印迹比例,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吸收光谱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进行表征,并利用平衡吸附实验考察了印迹微球对微囊藻毒素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本虚拟模板法制备的印迹微球对MC?LR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线性拟合得出MIPs的线性回归方程为Ce/Q=3.026×10-4+0.125(r=0.991),由此推导出对MC?LR的最大表观吸附量为80.3μg·g-1.实验还表明,印迹聚合物对MC?LR和MC?RR的吸附比非印迹聚合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MIPs对MC?LR的初始吸附速率为58.8μg·g-1·min-1,大于非印迹聚合物的初始吸附速率19.6μg·g-1·min-1,具有选择性富集水体中MC?LR和MC?RR等微囊藻毒素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印迹微球 , 高效液相色谱 , 微囊藻毒素 , L?精氨酸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