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间苯和对苯聚酯用于储存汽油/醇和燃料C/醇混合物的比较研究

JIN Li-xin , 彭际梅 , 于浩 , 吕金艳

玻璃钢/复合材料

主要探讨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减少聚酯中苯乙烯含量(VOC)后,对汽油/乙醇和标准燃油C/乙醇混合物的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按照ASTM C581和UL 1316测试方法进行,通过研究可得出结论,对苯聚酯树脂比间苯聚酯树脂具有更优越的性能.一种新的低苯乙烯含量的对苯二甲酸聚酯树脂产生了,并且该树脂可通过UL1316标准中所有燃料的腐蚀浸泡试验.

关键词: 对苯树脂 , 间苯树脂 , 地下储油罐 , 含醇汽油 , 玻璃钢 , 分子量 , 耐腐蚀树脂

间苯和对苯聚酯树脂在含醇汽油中的耐腐蚀性研究

JIN Li-xin , 彭际梅 , 于浩 , 吕金艳

玻璃钢/复合材料

防腐树脂除了提供耐化学腐蚀作用外,其FRP制品的外观也常被作为评判树脂的重要标准.交联密度高的树脂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但这种树脂因其分子量高而使得其最终制品的外观常出现问题.降低分子量可以提高树脂的玻纤浸润性从而提高制品外观,但其耐腐蚀性会低于高分子量树脂.本研究将对比2∶1(2mol顺丁烯∶1mol对苯二甲酸∶3mol丙二醇)对苯基聚酯和2∶1(2mol顺丁烯∶1mol间苯二甲酸∶3mol丙二醇)间苯基聚酯树脂,其重均(Mw)分子量从6000增加到20000,以确定能够耐乙醇汽油混合物腐蚀所需要的最小Mw分子量.不同分子量的间苯和对苯聚酯树脂的物理性能保留率的数据将作为分析依据.最终得出了对苯树脂比间苯树脂在含醇汽油中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的结论.

关键词: 对苯树脂 , 间苯树脂 , 地下储油罐 , 含醇汽油 , 玻璃钢 , 分子量 , 耐腐蚀树脂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反应性挤出

白忠爱 , 陈彦模 , 和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热稳定性差、加工过程降解严重,这成为阻碍其产业化加工推广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首先选用羟基封端的聚己二酸异丁二酯(PMPA)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合成聚酯型端异氰酸酯预聚体,进而以该预聚体作为扩链剂对PHBV进行反应性挤出加工.结果表明,经反应性挤出得到的样品,尽管与原PHBV相比,分子量仍有所减小,但与PHBV直接熔融挤出相比,其最终的分子量大大提高.

关键词: 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 , 异氰酸酯预聚体 , 反应性挤出 , 分子量

合成条件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影响

许永东 , 赵秋勇 , 陈小平 , 马玉刚

硅酸盐通报

实验以(NH4) 2S2O8为引发剂,丙烯酸(从)、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AMPS)、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为原料合成聚羧酸减水剂(PC-1),讨论原料比例、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减水剂的分散性能的影响,利用k(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利用PC-1的最佳物料配比,运用氧化还原引发常温合成聚羧酸减水剂(PC-2).利用凝胶色谱(GPC)测定合成的减水剂分子量:PC-1分子量为Mn=26990 g/mol、PC-2的分子量Mn=19370 g/mol,同时运用XRD和SEM着重对水泥水化产物CH及C-S-H进行研究:PC-1、PC-2减水剂都促进水泥水化反应,PC-2对水泥后期水化作用明显强于PC-1,相比PC-1掺PC-2的水泥浆体28 d抗压强度增长18%,相关性能测试也表明PC-2优于PC-1性能.

关键词: 正交试验 , 分子量 , 水化产物 , 微观结构 , 性能测试

分子量及其分布对聚丙烯材料结晶形态的影响

雷华 , 徐涛 , 于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及其分布下聚丙烯材料结晶形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分子量分布宽度MWD这一参量来描述不同分子量及其分布下材料结晶形态的变化规律更为恰当.分子量的多分散性意味着高、低分子量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决定了聚丙烯材料最终的结晶形态.

关键词: 聚丙烯 , 分子量 , 分子量分布 , 结晶形态

回收聚乳酸树脂的扩链改性

吴笛青 , 温变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转矩流变仪为反应器,采用环氧类扩链剂对聚乳酸回收料进行熔融扩链改性研究.考察了扩链剂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扩链反应的影响;并以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扩链反应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扩链剂用量是影响扩链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制备的扩链产物,其重均分子量从5.8万提高到了30.3万,相应的熔体流动速率从8.28g/10min降低到了2.13g/10min,冲击强度比扩链前提高近3倍,显示出良好的扩链效果.

关键词: 聚乳酸 , 回收利用 , 扩链改性 , 分子量 , 力学性能

O/W型微乳液法制备PMMA纳米粒子研究--PMMA粒径及分布、分子量和结构分析

吴石山 , 吴静 , 韦亚兵 , 郑昌仁

功能材料

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聚合PMMA的粒径及分布、分子量的影响.DLS分析结果表明,PMMA的粒径为25~60nm,M-w 为1×106~5×106.随单体用量增大,PMMA粒径变大;随引发剂用量增大,PMMA粒径变小;PMMA粒径分布随单体和引发剂用量提高而变宽.在8%~12%(质量分数)范围内,随乳化剂用量增大PMMA粒径增大,分布变窄,然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进一步增加,PMMA粒径减小.引发剂用量减少和乳化剂用量增加均使PMMA分子量提高.FT-IR和DSC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的PMMA是以间规立构为主,PMMA分子链的局部有序性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 , PMMA , 粒径及分布 , 分子量 , 结构

聚氨酯预聚体分子量及其分布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石耀刚 , 周利华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0.10.003

将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和聚醚配合使用,加入交联剂等制得改性聚氨酯复合涂膜。讨论了三种具有不同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聚氨酯预聚体对涂料喷涂工艺性能和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采用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氨酯预聚体是改善涂膜与基底附着力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聚氨酯涂料 , 分子量 , 分子量分布 , 附着力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增稠机理及增稠效果研究进展

张方涛 , 罗钟瑜 , 修玉英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9.02.010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以其优异的增稠效果和顺应环保的特性而在涂料工业中得到迅速发展,其特殊的亲水疏水链段的共同作用,在乳液中形成缔合网络结构,大大提高了其增稠效果.另外,增稠剂使用中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变化如分子量的大小、亲水和亲油链段的选择、以及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都会影响到其增稠效果.

关键词: 聚氨酯缔合增稠剂 , 分子量 , 分子量分布 , 亲水链段 , 亲油链段 , 表面活性剂

酚醛树脂的表征、改性及其制品研究

赵彤 , 李昊 , 罗振华 , 王娟 , 刘锋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z1.008

介绍了中科院化学所( ICCAS)近年来在酚醛树脂技术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着重讨论凝胶渗透色谱(GPC)、场解析质谱(FD-MS)、核磁氧谱(HNMR)等方法在酚醛树脂结构表征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结构表征对于合成控制的关键所在;针对酚醛自身性能缺陷,化学所研制的具有可加成固化、高耐热、高残碳等特点的改性酚醛体系也在本文中进行了概述;最后介绍了化学所在酚醛制品相关领域中取得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酚醛 , 分子量 , 耐热 , 阻燃 , 空心微球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7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