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钎焊WC-Ni基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周腾 , 刘涛 , 高立新 , 张大全

材料保护

钎焊法制备WC复合涂层可以克服热喷涂层的许多缺点,但目前对其在中性NaCl介质中的腐蚀行为研究不多.在碳钢表面真空钎焊制备了WC-Ni复合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WC-Ni复合涂层表面的物相;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考察了其在3%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GSEM)结合EDX能谱仪观察了不同极化电位处理的涂层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了不同极化电位下溶解的金属离子浓度.结果表明:钎焊WC-Ni复合涂层主要是由WC,Ni,NiW,Ni2W4C,Cr3NiB6等物相组成,没有W2C等脆性相;阳极极化曲线上出现2个电流密度平台,分别对应Ni,Cr的氧化物膜的形成和W氧化形成WO3膜层,低电位时主要存在Ni的活性溶解,高电位时同时存在Ni,Cr,W等元素的活性溶解;该涂层耐腐蚀性能较好,硬质相WC的脱落减少,耐磨性提高.

关键词: 碳化钨 , Ni基复合涂层 , 钎焊 , 耐腐蚀性能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NaCl溶液 , 碳钢

CO2饱和的0.5mol/L NaCl溶液中温度对3Cr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贾志军 , 张新 , 杜翠薇 , 李晓刚

材料保护

低合金钢在含CO2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受温度影响很大。利用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EIS)技术研究了CO2饱和的NaCl溶液中温度对3Cr低合金钢腐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促进了腐蚀过程的阴阳极反应,合金钢的腐蚀速率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阳极塔菲尔斜率逐渐减小,阴极塔菲尔斜率逐渐增大,电极表面的阳极区面积逐渐增大,而阴极区面积逐渐减小;温度升高对阴极过程的促进作用大于阳极过程,使Ecorr发生正向移动;温度升高提高了合金钢的腐蚀速率,但极化曲线形状基本相同,即腐蚀机理未发生变化;舍金钢在CO2饱和的0.5mol/L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均出现2个时间常数,高频和中频段出现由双电层界面电容和电荷转移电阻引起的容抗弧,低频段出现与钝化膜相关的容抗弧,但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关键词: 腐蚀行为 , CO2腐蚀 , 3Cr低合金钢 , 温度 , NaCl溶液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钇离子注入锆的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

陈小文 , 白新德 , 薛祥义 , 周庆刚 , 陈宝山 , 伍志明 , 刘芳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对锆表面进行不同剂量的钇离子注入及对电位极化曲线的测量,分析了钇离子注入对锆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钇离子注入能明显地提高锆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用X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离子注入样品表层的成分与价态,进而探讨了钇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的机理.

关键词: , 钇离子注入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XPS

城市污水作冷却水时影响316L不锈钢耐蚀性的因素

李强 , 李进 , 许晶晶 , 牟伟腾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3.007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水质中的Cl-、NH4+-N、化学需氧量(COD)和pH值对316L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测试水质条件下,Cl-浓度达到300 mg/L时316L不锈钢点蚀电位有明显的下降;NH4+-N浓度的增加使点蚀电位显著降低;COD的增大使钝化电流有所增大;pH值增大到9时使316L不锈钢钝化电流有明显的增加.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 耐蚀性 , 城市污水 , NH4+-N , Cl- , 动电位极化曲线

超声表面加工对X80管线钢及焊缝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王炳英 , 司姗姗 , 苗燕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超声表面滚压(Ultrasonic Surface Rolling Processing,USRP)技术对X80管线钢及焊缝进行加工处理,利用透射电镜对超声表面加工后母材和焊缝表面进行观察,用交流阻抗技术和动电位极化技术对X80钢及焊缝在高pH值溶液中表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USRP处理可以使X80管线钢及焊缝表层晶粒细化至纳米级别,降低电化学腐蚀发生的可能性;试样在腐蚀介质中发生活化-钝化转变,USRP处理能够增大极化电阻,使得X80管线钢及焊缝的电化学腐蚀倾向降低.

关键词: 超声表面加工 , X80管线钢母材及焊缝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交流阻抗

LY12铝合金表面硅烷杂化膜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张金涛 , 潘亮 , 李春东

电镀与涂饰

以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溶胶,并在LY12铝合金表面制得了2种有机硅烷杂化薄膜.对裸铝合金、钝化膜和硅烷杂化膜合金电极进行了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评价了各化学转化膜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硅烷杂化膜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其耐蚀效果与传统铝合金表面钝化膜相当,其中GPTMS/TEOS膜的性能更优于钝化膜.

关键词: 铝合金 , 有机硅烷杂化膜 , 钝化膜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Cl-对X80管线钢在HCO3-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影响

周建龙 , 李晓刚 , 张新 , 李涛 , 孙敏 , 杜翠薇

腐蚀与防护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及SEM研究了X80管线钢在Na HCO3/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X80管线钢在HCO3-/Cl-溶液体系中,随着Cl浓度增加,钝化区逐渐变窄,点蚀电位逐渐降低,维钝电流密度逐渐增加,耐蚀性降低.在HCO3-/Cl-溶液体系中,Cl-与HCO3-在金属表面产生竞争吸附表现为两种效应:一种是HCO3-的钝化效应,该效应使钝化膜增厚,阳极电流密度下降,从而金属保持钝性状态;另一种是Cl-的侵蚀效应,该效应使钝化膜变薄或离子电导增大,阳极电流密度增大,金属失去钝性.用点缺陷模型解释了钝化膜的生成和破裂过程.X80管线钢的耐蚀性与HCO3-和Cl-的浓度比有关,该比值越大,则钝化性能越强;Cl-浓度越大,则活性越强.

关键词: X80管线钢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电化学阻抗谱 , HCO3-/Cl-溶液

唑类缓蚀剂在铜表面的吸附机理

廉兵杰 , 石泽民 , 徐慧 , 赵起锋 , 王木立 , 姜云瑛 , 胡松青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2.004

目的 对比三氮唑( TA)和苯并三氮唑( BTA)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明确两种缓蚀剂在铜表面的吸附类型,并从实验和分子模拟角度解释其吸附机理. 方法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法测试两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采用吸附等温拟合方法确定两种缓蚀剂的吸附类型,采用分子模拟中的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计算两种缓蚀剂在铜表面的吸附能、形变电荷密度和分波态密度等参数,深入揭示其吸附机理. 结果 在不同浓度下,BTA的缓蚀效率均大于TA. 两种缓蚀剂浓度与覆盖度的关系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其吸附自由能介于-35~-37 kJ/mol之间. BTA在铜表面的吸附能绝对值(顶位为4. 41 eV,桥位为4. 36 eV)要大于TA的吸附能绝对值(3. 28 eV),吸附过程发生了明显的电荷转移,电子云处于两个成键原子之间,且N原子s,p轨道与Cu原子d轨道发生重叠. 中性和质子化形式的两种缓蚀剂分子均可在铜表面发生平行吸附. 结论 由于BTA在铜表面的吸附能力强于TA,因此BTA的缓蚀性能优于TA. 两种缓蚀剂在铜表面既能发生化学吸附,又能发生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是由于N原子的s,p轨道与Cu原子d轨道相互作用所致,物理吸附是由于中性分子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和质子化分子的静电相互作用所致.

关键词: 唑类有机物 , 缓蚀剂 , 吸附机理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密度泛函理论 , 分波态密度

pH值对X120钢在模拟鹰潭酸性土壤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宋春晖 , 黄峰 , 刘静 , 李光强 , 秦庆伟

腐蚀与防护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法和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不同pH值(3.5~6.5)和不同外加电位(-0.58~-1.20 V)对X120钢在模拟鹰潭酸性土壤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自腐蚀电位整体呈下降趋势,在pH=5.5附近电位有反弹;高pH值溶液中电极反应电阻Rt普遍大于低pH值下的Rt,即pH越高电极腐蚀过程的阻力越大;在同一pH值下,随着外加电位的降低,Rt先增大后减小,在-0.75 V附近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电极过程在阳极电位区受活化控制,在-0.75 V附近受活化和扩散共同控制,而阴极电位区重新受活化控制所致。另外,快慢速率扫描动电位极化曲线反映的pH值对阴阳极极化行为影响的规律与阻抗谱反映的规律一致。

关键词: X120钢 , 鹰潭酸性土壤溶液 , 电化学阻抗谱 , 动电位极化曲线

LY12铝合金表面有机-无机杂化膜的防腐性能研究

尤宏 , 刘琰 , 孙德智 , 胡立江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4.06.002

以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MS)、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MS)和γ-环氧丙基醚基三甲氧基硅烷(GPMS)三种硅烷偶联剂为前驱体,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的有机-无机杂化膜.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了膜层的防腐性能,考察了TEOS含量对其的影响.以腐蚀电流为指标,比较了三种体系杂化膜的防腐能力.利用盐雾试验和电子扫描照片研究了杂化膜耐长久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杂化膜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腐蚀反应的发生,VMS和MPMS膜层可使腐蚀电流减小300多倍.当TEOS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下同)时,膜层的腐蚀电流最小.比较而言,VMS-TEOS膜层的耐蚀能力最强,GPMS-TEOS膜层最差.VMS膜层和VMS+20%TEOS膜层耐盐雾腐蚀的能力最强,总体来说,杂化膜耐长久腐蚀的能力较差.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膜 , 耐蚀性 , 动电位极化曲线 , LY12铝合金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