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黄铜拉链着红古铜色工艺研究

郭剑 , 刘聘 , 邵忠财

电镀与涂饰

采用过硫酸盐体系着色液对铜锌合金拉链进行红古铜化学着色.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着色液组成和工艺条件:氢氧化钠50 g/L,过硫酸钾l5 9/L,温度75℃,时间5 min.分别通过摩擦试验,普通水和酵素水耐洗试验,以及中性盐雾试验,表征了最优工艺条件下所得着色膜的结合力、耐洗色牢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膜层各项性能合格,满足工业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 黄铜拉链 , 化学着色 , 红古铜色 , 过硫酸盐 , 结合力 , 耐洗色牢度 , 耐蚀性

黄铜化学着色工艺

徐金来 , 罗韦因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5.022

为了在黄铜基材上室温下获得铁锈色、棕色、枪黑色、仿古绿色膜层,研究了黄铜酸性化学着色工艺.主要讨论前处理、溶液组分、pH值和着色时间等因素对着色膜层质量的影响,并提出工艺维护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溶液组分是影响化学着色膜颜色的主要因素,使用时要注意控制其含量;适量的添加剂可以提高色膜质量;总之,只有掌握合理的着色工艺参数,才可以得到满意的着色效果.

关键词: 黄铜 , 化学着色 , 室温 , 化学镀镀液

黄铜镀层着色工艺的选择和应用

罗福林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01.006

介绍了黄铜镀层化学着色和电化学着色2种方法.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黄铜镀层着色工艺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色膜的色相、着色时间、着色剂的稳定性及其氧化能力等方面.分别提出了2种着色方法的工艺规范、工艺流程和工艺控制要点,以列表的形式汇总了着色工艺的常见故障和解决办法.同时,介绍了着色膜的质量验收和不合格品的返工处理方法.

关键词: 黄铜镀层 , 着色 , 化学着色 , 化学着色

铝及铝合金仿木纹着色工艺

徐金来 , 刘钧泉 , 吴成宝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7.02.012

介绍了铝及铝合金的电化学仿木纹工艺流程、工艺配方.研究了阳极氧化时间、着色时间和着色温度对着色效果的影响.获得了较为逼真的仿木纹效果的最佳工艺规范.(1)土黄色仿木纹工艺,A:ρ(醋酸钴)40 g/L,t(浸渍)15~20 min;B:ρ(高锰酸钾)20 g/L,t(浸渍)1~5 min;t(氧化)20~40 min,θ(着色)30~35 ℃.(2)蓝色仿木纹工艺,A:ρ(亚铁氰化钾)10 g/L,t(浸渍)6~10 min;B:ρ(硫酸铁)10 g/L,t(浸渍)20~60 s;t(氧化)20~40 min,θ(着色)25~30 ℃.(3)绿色仿木纹工艺,A:ρ(亚铁氰化钾)10 g/L,t(浸渍)10~15 min;B:ρ(醋酸钴)20 g/L,ψ(硫酸)10 mL/L,ρ(硫酸铁)5 g/L,t(浸渍)2~5 min;t(氧化)20~40 min,θ(着色)30~35 ℃,2次着色.

关键词: , 铝合金 , 电化学仿木纹 , 化学着色 , 配方

前处理及添加剂对不锈钢化学着色的影响

张扣山 , 邵红红 , 纪嘉明

腐蚀与防护 doi:10.3969/j.issn.1005-748X.2004.11.011

在H2SO4-CrO3化学着色法基础上,探讨了前处理工艺对着色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前处理对着色膜的形态、微观组织、均匀性、光亮度和重现性等的影响,研究了在化学着色液中加入添加剂对着色过程和色膜的影响.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最为可行的着色工艺.还对色膜的耐蚀性及耐磨性进行了检测.

关键词: 不锈钢 , 化学着色 , 前处理 , 添加剂

玻璃钢饰面技术--电镀低锡青铜工艺研究

张颖 , 王晓轩 , 郭永卫 , 孔义

腐蚀与防护

介绍了采用锡酸钠及碱式碳酸铜对经过一定表面处理的玻璃钢制品进行低锡青铜仿金电镀的工艺,并讨论了镀液组分及工艺参数对镀层质量的影响.该仿金镀层经化学着色处理,可以获得光亮平整的古铜色外观,大大丰富了玻璃钢制品的装饰效果.

关键词: 玻璃钢 , 青铜 , 仿金电镀 , 化学着色

黄铜化学着色膜层制备及表征

周栋 , 王瑀 , 杜伟 , 丁毅 , 马立群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4.016

采用3种黄铜表面化学着色工艺,分别在黄铜表面得到了黑色、红色和银白色膜层.用SEM观察了膜层的表面形貌,用EDS对膜层进行了成分分析,用XRD对膜层进行了物相分析,并测试了着色黄铜的耐蚀性和结合力性能.实验结果表明,3种着色黄铜的耐蚀性较好,且着色膜层与基体结合良好.

关键词: 黄铜 , 化学着色 , 膜层成分 , 性能

铝材化学法不同着色效果条件的研究

刘长久 , 尚伟 , 姜吉琼 , 卢艳芳 , 杨振波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3.022

采用硫酸阳极氧化膜无机染料化学着色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着色液浓度、温度、着色时间等因素对着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同一体系着不同颜色的最佳工艺条件,再经过一系列的性能测试,讨论了着不同颜色后铝材的性质.一般情况下,随浓度和时间增加,着色膜颜色会逐渐加深,但不会改变色系.相对浓度和时间而言,温度对着色效果影响很大,如果温度太高,氧化膜会被封孔,而着不上颜色,所以控制好温度对着不同颜色效果很重要.该工艺操作简便,溶液可循环利用;着色膜耐蚀性、耐晒性和致密性良好.

关键词: , 铝合金 , 无机染料 , 化学着色

不锈钢化学着彩色工艺的研究

赵春英 , 张志仁 , 刘晓艺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0.03.005

采用以CrO3和H2SO4·4H2O为主要组分加入适量MnSO4·4H2O的着色液对不锈钢进行化学着色,探讨了前处理工艺,着色液温度、质量浓度和着色时间等因素对不锈钢彩色膜的影响.经大量实验得到了最佳的着色液配方和工艺范围:240g/LCrO3、270mL/LH2SO4、10g/LMnSO4·4H2O,θ为50~90℃,t为10~35min.得到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膜厚度增加,颜色的变化为茶色→蓝色→金黄色→紫红色→绿色.着色膜经固化处理和封闭处理,表面色彩更均匀,重现性好,耐磨性及耐蚀性明显提高.

关键词: 不锈钢 , 化学着色 , 后处理 , 硫酸锰

18-8型不锈钢表面化学着色研究

秦松祥 , 郭小燕 , 杨惠 , 孙智富

材料导报

18-8型不锈钢制品经化学着色后,可呈现五彩缤纷的装饰表面,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极具竞争力.对化学着色工艺和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原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前加工工艺等均可影响着色效果.为获得18-8型不锈钢制品良好的彩色表面,还必须严格控制化学着色工艺参数.

关键词: 18-8型不锈钢 , 化学着色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