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美
,
刘永杰
,
孙杰瞡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5.05.017
以α-Al2 O3微粉为主原料,轻烧氧化镁为添加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发泡剂,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稳泡剂,研究了原料粒度(d50=24.90、21.54、17.25、13.12和1.26μm)、搅拌速度(400、700 r·min -1)、搅拌时间(5、7、15 min)、干燥制度等工艺参数对发泡法制备的氧化铝隔热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粒度的减小,试样中形成的气孔孔径由200μm 减小至40μm 左右,强度得到提高;以700 r·min -1搅拌7 min 后料浆中形成的气孔数量较多且分布较为均匀,将料浆浇注到模具中,在室温下干燥3 h 再放置于40℃烘箱中干燥4 h并脱模,继续慢速升温至110℃烘干可得到完好的坯体。
关键词:
氧化铝
,
微孔隔热材料
,
发泡法
,
原料粒度
,
工艺参数
,
搅拌速度
,
搅拌时间
,
干燥制度
林滨
,
李少鹏
,
侯新娟
,
李会泉
硅酸盐通报
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某电厂煤粉炉高铝粉煤灰为原料,经碱液预脱硅、酸洗除杂活化处理,烧结得到莫来石.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烧结莫来石产品性能的影响及不同烧结条件下的莫来石产品物相及显微形貌转变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后,粉煤灰中的Al2O3含量由47.58wt%提高至65.35wt%,当原料平均粒径为2.89 μm,烧结温度为1600℃,恒温时间为2h时,经预处理后的粉煤灰烧结得到莫来石相含量高、长约10 μm左右的棒状晶体,且理化性能良好,满足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关键词:
高铝粉煤灰
,
烧结莫来石
,
原料粒度
,
烧结温度
代书华
,
沈峰满
钢铁
以造粒粒度分布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料粒度及粒度分布、水分质量分数对造粒粒度分布影响的实验室研究,改进和优化烧结生产工艺,提出一套合理的烧结生产控制模型,以实现烧结生产的自动化控制和造粒粒度分布的预测.研究结果:在适宜的造粒水分范围内,随水分质量分数的增加,造粒粒度增加;但当水分质量分数过大时,造粒粒度反而减小.原料粒度对造粒粒度的影响是主要因素,而水分质量分数对造粒粒度的影响是次要因素.由造粒粒度分布数学模型得出的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原料粒度分布为正态分布时造粒粒度分布也为正态分布,并且造粒粒度分布的质量概率密度函数可由原料粒度分布的质量概率密度函数和原料粒度分割系数确定.
关键词:
原料粒度
,
造粒粒度
,
预测模型
,
水分质量分数
赵丽树
,
吕庆
,
孙艳芹
,
张淑会
钢铁
利用ZnO在石墨坩埚中的还原反应(ZnO+C=Zn+ CO)产生金属锌蒸气,模拟高炉块状带烧结矿、球团矿和焦炭吸附锌蒸气和再氧化过程.研究得到:金属锌蒸气在烧结矿表面吸附和再氧化的速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表面吸附和再氧化的速度在800℃左右达到最大值;随着烧结矿、球团矿和焦炭粒度的增大,锌蒸气吸附反应的界面积降低,烧结矿、球团矿和焦炭中的ZnO含量降低,锌蒸气通过炉顶煤气排出的比例增加.
关键词:
高炉
,
原料粒度
,
ZnO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