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热处理工艺对冷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汪志刚,赵征志,赵爱民,邝霜 , 蔡阿云

钢铁

在实验室试制了热镀锌冷轧DP590双相钢,分析了临界区退火温度对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并将同种成分的实验室试制双相钢与工业生产双相钢的组织性能作对比,结果表明:热镀锌双相钢在镀锌段易出现贝氏体组织,且随临界区温度的上升,贝氏体组织含量增多,双相钢的强度上升,而塑性下降;工业试制双相钢,贝氏体和马氏体交互附着在铁素体晶界上,它们的体积分数约占29%,抗拉强度为610MPa,延伸率为31.5%,各项性能符合要求。研究得出,通过控制第二相(马氏体+贝氏体)体积分数和分布形态,能够充分改善热镀锌双相钢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双相钢 , hot-dip galvanizing , microstructure , property

78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组织与性能

徐刚

钢铁研究学报

780MPa级冷轧双相钢是低碳低合金钢,主要的金属元素为锰,另外根据强度要求的不同,还加入了适量的Mo、Cr等元素。试验结果表明:690℃卷取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马氏体体积分数增加,强度增加,在820℃获得的综合性能最好;在820℃退火,当退火时间为80~100s时强度变化剧烈;当退火时间超过100s后,变化趋势相对平缓,综合比较,退火时间为100s时,获得的综合性能最好。

关键词: 双相钢 , continuous annealing , microstructure , mechanical property

关键退火参数对59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邝霜,齐秀美,尉冬,刘广会,吴宁宁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多功能退火模拟器,按照首钢1号CGL(连续镀锌生产线)配置研究了带速、加热温度及快冷终止温度对59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带速可以提高冷却速度和减少带钢在均衡段停留时间,有利于保证双相钢的性能。要获得良好性能的双相钢,大于90m/min的带速是必要的。加热温度过低会导致双相钢强度不足,过高则会导致伸长率和硬化指数降低。800℃的加热温度可以获得较好的双相钢综合力学性能。快冷终止温度升高,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和加工硬化指数都显著降低。在均衡段电加热有能力保证镀锌温度的情况下,降低快冷终止温度有利于获得良好的双相钢力学性能。

关键词: 双相钢 , hot-galvanize , strip speed , cooling , mechanical property

卷取温度对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梁轩,程鹏飞,张召恩,赵运堂

物理测试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热轧卷取温度对气冷退火冷轧双相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并采用ThermoCalc相图计算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热轧高温卷取一方面可使冷轧退火后得到相对粗大的晶粒,有利于降低双相钢的屈服强度;高温卷取产生的晶界锰偏聚可以增加双相钢退火冷却时奥氏体的淬透性,在退火冷却时得到更多马氏体,从而提高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因此,热轧高温卷取的冷轧气冷退火双相钢具有更低的屈强比和更好的塑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成形性能。

关键词: 双相钢 , coiling temperature , mechanical properties , microstructure

不同马氏体体积分数双相钢的显微组织变化特征

邝霜,齐秀美,尉冬,刘光明

钢铁

采用光学显微镜表征了双相钢中不同马氏体体积分数情况下的组织特征,观察结果表明:低马氏体体积分数情况下,马氏体完全呈岛状或者颗粒状;随着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加,组织中出现光学可见的板条马氏体,但颗粒状马氏体岛数量减少;当马氏体体积分数进一步增加,板条马氏体成为主导相,颗粒状马氏体岛几乎消失。结合热力学分析可知,马氏体量增加导致马氏体内部C、Mn含量的减少,这是马氏体形态变化的可能原因之一。

关键词: 双相钢 , martensite ,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