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含环氧-SiC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层合板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刘玲 , 黄争鸣 , 董国华 , 袁国青 , 林刚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3.005

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环氧包覆纳米SiC复合微/纳米纤维,将该复合微/纳米纤维收集成无纺布薄膜引入层合板层间界面并固化成型,研究其对层合板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微/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并测试了微/纳米纤维薄膜的拉伸性能.应用三点弯曲、短梁剪切和简支式冲击实验测定了层合板的弯曲性能、层间剪切强度和冲击韧性.结果表明,一定厚度及一定SiC含量的微/纳米纤维无纺布薄膜对层合板的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复合纳米纤维 , 同轴共纺 , 层间界面 , 复合材料 , 弯曲性能 , 层间剪切强度 , 冲击韧性

单宁/醋酸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研究

蔡京昊 , 王鸿博 , 万玉芹 , 傅佳佳 , 杨瑞华

材料导报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质量分数为11%的醋酸纳米纤维以及单宁(TA)质量分数为1%、3%、5%的单宁/醋酸复合纳米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形貌表征和成分分析,用改良的振荡烧瓶法测试了纳米膜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均能制得连续均匀、表面光滑的纳米级纤维;TA的添加对纤维形态有影响,随着添加量的增多,纤维直径和CV值都有所增加;复合纳米膜中存在TA成分,证实了二者能够进行复合,有良好的相容性;单宁/醋酸复合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优良的抗菌效果,当TA含量仅为1%时,抑菌率就已达到85%以上,TA含量越大,抗菌效果也越显著.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单宁 , 醋酸纤维 , 复合纳米纤维 , 抗菌性能

PA6(MWNTs)纳米纤维增强PMMA透光复合材料

王小飞 , 黄争鸣 , 陈卢松 , 潘胜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尼龙6(PA6)为载体,结合同轴共纺技术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均匀包裹在PA6/PMMA体系的芯层中,再利用热压成型技术将壳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熔融,从而制备出PA6(MWNTs)均匀分散的增强透光复合材料.实验中分别考察不同含量的MWNTs对复合材料形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同轴共纺工艺能明显改善复合纤维的表面形貌.减少珠状物出现,降低MWNTs彼此之间的团聚.通过热压制备的增强透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而透光性能只有少量降低.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多壁碳纳米管 , 复合纳米纤维 , 增强 , 透光复合材料

对喷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ZnTiO3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光催化性能

徐记各 , 李秀艳 , 王娇娜 , 李从举

材料导报

采用对喷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TiO2/TPEE/Zn(CH3COO)2纳米纤维,分别在500℃、550℃、600℃、650℃和700℃煅烧5h,得到不同煅烧温度下的TiO2/ZnTiO3复合纳米纤维光催化剂,利用热重-差热分析法(TG-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催化剂在300W的紫外灯下催化亚甲基蓝(MB)降解的活性.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550℃时,TiO2/ZnTiO3复合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TiO2/ZnTiO3 , 复合纳米纤维 , 光催化性能

TiO2/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王雪芳 , 王鸿博 , 傅佳佳 , 万玉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纯聚乳酸(PLA)纳米纤维膜和不同TiO2含量的TiO2/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电子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了形貌表征、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用改良的振荡烧瓶法测试了复合纳米膜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随TiO2含量的增加,纤维直径减小而CV值和表面颗粒尺寸有所增加;复合纳米纤维膜中含有TiO2成分,证明TiO2与聚乳酸能够物理复合;添加适量的TiO2能够提高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在光催化条件下,TiO2/PLA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当TiO2含量为1%时,对两种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2.9%和92.2%.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二氧化钛 , 聚乳酸 , 复合纳米纤维 , 抗菌性能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醋酸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蔡志江 , 许菲菲 , 郭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P(3HB-co-4HB))/醋酸纤维素(CA)复合纳米纤维,并优化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最终可制得直径为356 nm,标准方差为0.28的复合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复合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纤维表面非常光滑,纤维间呈无序排列,有较高的孔隙;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晶结构与P(3HB-co-4HB)的结晶结构基本相同,少量CA(10%)的加入能促进复合纳米纤维的快速结晶,起到成核剂的作用,从而使纳米纤维的结晶度得到提高,CA加入量过多时,结晶度下降;随着CA含量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46.6℃下降至21.3℃,而熔融温度变化不大,在130℃附近.

关键词: 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物 , 醋酸纤维素 , 复合纳米纤维 , 静电纺丝

正交设计优化蛛丝蛋白复合纳米纤维的研究

张超颖 , 李敏

功能材料

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静电纺丝制备蛛丝蛋白复合纳米纤维的5个主要因素(溶剂体系、纺丝液浓度、电压、挤出速度和接收距离)在3个水平上进行优化筛选。以纤维直径和形貌为考察目标,结合极差分析、方差分析,获得最佳纺丝工艺条件:V(甲酸)/V(三氯甲烷)=6/4、纺丝液质量浓度为0.10g/mL、电压为14kV、挤出速度为0.8mL/h、接收距离为12cm。在5个因素中,接收距离和溶剂体系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最为显著。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简化了实验设计,且有根据地建立和设计出需要结果的实验条件,对利用静电纺丝技术来制备应用于血管组织工程的三维结构可控的蛛丝蛋白复合纳米纤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蛛丝蛋白 , 正交实验 , 复合纳米纤维 , 形貌

复合同轴生物碳纳米管纤维制备方法

李梅 , 高珊 , 霍晓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生物聚合物的"壳一芯"结构纤维,实验发现碳纳米管加入(质量分数)0.01%能很好与聚合物融为一体,纺出内外层均可以复合碳纳米管的复合纤维,外层直径最大4000nm、内层为2000 nm,而最小外直径165 nm,外层壁厚为127 nm,控制方法比单轴静电纺丝复杂,电压提高有利于纤维直径减小,可达到几微米,但纺丝速率达到最大值有一个最佳电压范围,碳纳米管加入提高了纤维的热稳定性,拉伸提高纤维的结晶度.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 , 生物可完全降解 , 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 , 碳纳米管(CNTs) , 复合纳米纤维

茶多酚/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费燕娜 , 高卫东 , 王鸿博 , 王银利 , 陈艳

材料导报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聚乳酸(PLA)质量分数为8%的纳米纤维膜及茶多酚(TP)质量分数分别为0.5%、0.75%和1%的茶多酚/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并利用振荡烧瓶法测试薄膜的抗茵性能.SEM图分析表明,添加TP对纳米纤维形态的分布影响不大.由红外光谱图分析可知,复合纳米纤维膜中确实存在茶多酚.抗茵结果表明,茶多酚/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茵作用,并且随着纺丝液中TP含量的增加,抗茵性能不断提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也更好.

关键词: 茶多酚 , 聚乳酸 , 静电纺丝 , 复合纳米纤维 , 抗菌

醋酸锌含量对聚丙烯腈/醋酸锌复合纳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惠全 , 李妮 , 王徐伟 , 陈泽鲁 , 熊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聚丙烯腈(PAN)和醋酸锌[Zn(Ac)2]为前驱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Zn(Ac)2含量的PAN/Zn(Ac)2复合纳米纤维.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EDS)对各种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直径以及直径分布随Zn(Ac)2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Zn(Ac)2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AN的化学结构;PAN/Zn(Ac)2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晶度以及晶粒尺寸随Zn(Ac)2含量的增加而减小;Zn(Ac)2含量对复合纤维的分解温度及残留物的质量影响较大;复合纤维膜在空气环境中高温煅烧后得到的物质为ZnO.

关键词: 静电纺丝 , 醋酸锌 , 聚丙烯腈 , 复合纳米纤维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