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Sb掺杂的V2O5-P2O5系统封接玻璃的形成能力与热稳定性

何威 , 姜宏 , 李长久 , 俞琳 , 夏文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差热(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xV2O5-(100-x) P2O5(摩尔比,70≤x≤90)和(80-x) V2O5-20P2O5-xSb2O3(摩尔比,1≤x≤10)系列玻璃试样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修正的Kissinger方程对玻璃的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发现:V2O5-P2O5系封接玻璃在析晶温度处理后,晶相为V2O5,随着Sb2O3引入量的逐渐增大,玻璃转变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变化较小(≤20.5K),而玻璃的稳定性因子| Tcs-Tg | (Tcs,Low Limit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逐渐从72.0K增大到157.2K,析晶活化能由126.9KJ/mol逐渐增大到193.0KJ/mol,说明Sb2O3的引入能增大玻璃的形成能力与热稳定性.

关键词: Sb掺杂 , V2O5-P2O5系统封接玻璃 , 形成能力 , 热稳定件

大块金属玻璃的研究及应用

傅明喜 , 李岩 , 黄兴民 , 查燕青

材料导报

回顾了大块金属玻璃的研究和进展过程,介绍了典型及新型大块金属玻璃及其开发年代,简要分析了微观结构以及工艺条件对大块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的影响,介绍了大块金属玻璃优良的力学、磁学性能,特别介绍了大块金属玻璃的可焊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大块金属玻璃 , 形成能力 , 短程序 , 超塑性

Cu基非晶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

司颐

金属功能材料

Cu基非晶合金是一种高性能材料,本文从Cu基非晶合金体系、形成能力、影响因素、力学性能以及Cu基复合材料几个方面对Cu基非晶合金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Cu基非晶合金的发展方向,同时展望了Cu基块状非晶合金的工程应用前景.

关键词: Cu基非晶合金 , 形成能力 , 力学性能 , Cu基非晶复合材料

Zr、Ti、Hf、Nb对NiAl非晶合金形成的亚规则模型

王丹 , 廖树帜 , 陈佳 , 谢斌 , 谢浩文 , 张邦维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10.04.006

将亚规则模型应用于Zr、Ti、Hf、Nb对NiAl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Zr、Hf的影响要大于Ti、Nb,其原因在于Zr、Hf与Ni、Al的原子尺寸差异要大于Ti、Nb与Ni、Al间的原子尺寸差异.

关键词: 亚规则模型 , Ni-Al基非晶合金 , 形成能力 , 影响因素

Ti-Zr-Be-Cu-Co块体非晶合金形成能力及其耐蚀性的研究

宋艳玲 , 索忠源 , 马长捷 , 李丽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铜模铸造法制备了Ti35Zr30Be24Cu7.5Co3.5块体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以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DSC)考察了合金的非晶特性和热力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极化试验和变温失重腐蚀试验测试了合金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制备直径12 mm的Ti35Zr30Be24Cu7.5Co3.5块体非晶合金相结构为完全的非晶相,具有较大玻璃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在0.6 mol/L的NaCl溶液里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以及在313 K、333K 1mol/L HCL的变温失重腐蚀中与304不锈钢相比,Ti35Zr30Be24Cu7.5Co3.5块体非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Ti35Zr30Be24Cu7.5Co3.5 , 块体非晶合金 , 形成能力 , 腐蚀性能

块体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准则

宋艳玲

金属功能材料

综述了块体非晶合金的成分设计准则,如:约化玻璃转变温度、"混乱"准则、Inoue准则、Johnson准则、原子尺寸比例准则、γ参数准则、电子浓度准则及相选择准则.并简要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 成分设计准则 , 形成能力 , 发展趋势

Ce-Ga-Cu系非晶合金的热力学研究

李宁 , 姜维新 , 吴继礼 , 屈冰雁 , 李冬冬 , 王雷 , 周如龙 , 张博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4.032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利用三线法求出Ce70GaxCu30-x(x=4,6,10,12,15)系非晶合金过冷液体、熔体和晶体的热容及液体和晶体的热容差(△Cp),并计算出液体相对于晶体的过剩焓(△Hexc)、过剩熵(△Sexc)和Gibbs自由能之差(△G1-s).结果显示,对应于Ce-Ga-Cu系非晶合金低的玻璃转变温度(Tg),其液体的Kuazmann温度(TK)也较低.Ce-Ga-Cu系非晶合金的热力学参数△Hexc、△Seexc和△G1-s都随着G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这与玻璃形成能力(GFA)的变化趋势不相符.这说明对于Ce-Ga-Cu非晶合金体系,热力学驱动力不是控制非晶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比如动力学因素)可能是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Ce-Ga-Cu系非晶合金 , 热容 , Gibbs自由能 , 形成能力

缓冷大块非晶合金的发展现状及其形成能力的考虑

王晓东 , 齐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0.01.032

近十年来,大块非晶合金的出现提高了人们对非晶态合金的认识,也给非晶合金自身的应用带来更广阔的前景.本文通过回顾大块金属玻璃发展的历史并简单叙述其形成,弛豫以及晶化过程的特点,旨在突出影响大块非晶合金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形成机制,并在所取得的认识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一初步的总结与探讨.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 形成能力 , 约化玻璃温度Tr,g

一种新型Nd基块体非晶合金

任英磊 , 左景辉 , 邱克强 , 张海峰 , 胡壮麒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4.03.015

在铜模铸造条件下制备了直径2.5 mm的Nd61Fe30Zn9块状非晶合金.在普通DSC条件下,没有观察到这种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晶化温度为730 K,比Nd60Fe30Al10非晶合金的晶化温度低约70 K,因此该合金的热稳定性较低.熔化行为分析表明,合金Nd61Fe30Zn9的熔化过程为单峰吸热过程,且熔化区间仅为54 K,说明该合金的成分接近合金的共晶成分,但母合金的自然凝固组织不具有共晶凝固特点,表现为粗大的枝晶状组织.讨论了成分和组织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Nd-Fe-Zn块体非晶合金 , 形成能力 , 熔化行为

一种新型Nd基块体非晶合金

任英磊 , 左景辉 , 邱克强 , 张海峰 , 胡壮麒

金属学报

在铜模铸造条件下制备了直径2.5 mm的Nd61Fe30Zn9块状非晶合金. 在普通DSC 条件下, 没有观察到这种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 晶化温度为730 K, 比Nd60Fe30Al10非晶合金的晶化温度低约70 K, 因此该合金的热稳定性较低. 熔化行为分析表明,合金Nd61Fe30Zn9的熔化过程为单峰吸热过程,且熔化区间仅为54 K, 说明该合金的成分接近合金的共晶成分, 但母合金的自然凝固组织不具有共晶凝固特点,表现为粗大的枝晶状组织. 讨论了成分和组织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Nd--Fe--Zn块体非晶合金 , glass- forming ability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