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
,
王迪
,
张德明
,
张庆礼
,
万松明
,
孙敦陆
,
殷绍唐
人工晶体学报
测量了硼磷酸盐晶体SrBPO5和BaBPO5常温及高温拉曼光谱,对拉曼振动模式进行指认,并分析了晶体拉曼振动光谱及晶体结构在高温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拉曼振动频率向低频移动且振动峰宽度展宽,晶体中的P-O键长随温度而变长,但O-P-O的键角随温度变化缓慢,且BO4四面体较PO4四面体的振动模量对温度有更强的敏感性.晶体的结构在高温下没有相变发生,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
关键词:
硼磷酸盐晶体
,
高温拉曼光谱
,
振动频率
,
振动模
范尚武
,
徐永东
,
张立同
,
成来飞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5.02.013
将Si粉(粒度≤0.044mm)和聚乙烯醇水溶液(聚乙烯醇质量分数为5%)按一定比例混匀,过筛造粒后,振动装料,研究了振动频率(14~50 Hz)和振动时间(10~230 s)对粉料填充密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振动频率对粉料的填充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当振动频率≤29 Hz时,粉料不产生"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且振动一定时间后,粉料填充密度会趋于恒定,并且随振动频率的增加,振实速度加快;当振动频率在29~50 Hz时,粉料产生"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导致粉料填充不均匀,并且随频率的增大,"沸腾"和颗粒分层现象加剧.
关键词:
振动频率
,
振动时间
,
硅粉
,
填充密度
罗媛媛
,
赵永庆
,
侯智敏
,
李倩
,
吴欢
功能材料
研究了新型阻尼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内耗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室温低频范围内合金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低温马氏体状态,两相共存状态与母相状态.低温马氏体时,TNCH合金的高阻尼主要由B19′马氏体变体、孪晶界面产生.相变过程中的阻尼特性与相变时新相/旧相的相界面数量有关.合金处于母相时其阻尼主要来源于合金的晶体缺陷.
关键词:
内耗
,
应变振幅
,
马氏体相变
,
振动频率
任朝阳
,
曹自平
,
朱洪波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本文就无线传感网(WSN)的能量供给问题,提出了采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这一解决方案.在无线传感环境中振动广泛存在,通过适当的方法把这些能量回收再利用转换为电能,则可使无线传感器摆脱电池供电的束缚.本文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采集环境中振动能量的器件的设计;二是低功耗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对振动发电性能的测试表明,振动加速度为0.3g时,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发电器的开路电压先增加,当振动频率为14.7Hz时达到最大值7.16V,然后快速减小.输出功率在外接负载为51 kΩ时,达到最大值,且此时输出功率为32.12μW.对传感器工作耗电情况的测试表明,传感器电路的主要耗电在无线传输这段时间,电流为13.3mA,时间为0.1ms.
关键词:
振动能量
,
振动频率
,
无线传感器
,
低功耗
谭建波
,
张海英
,
李增民
,
李立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自制的倾斜板内安置扰流柱,可实现三维振动的倾斜剪切流变装置,研究二维振动方向和振动频率对半固态ZL104合金组织的影响,分析振动方向XY、YZ、XZ对半固态ZL104合金组织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振动方向为XZ时,倾斜板上向下流动的合金液中,初生枝晶和液体之间产生的相对运动较大,初生晶粒之间发生碰撞和摩擦的几率多,晶粒细小,形状圆整;合金液在倾斜板上滞留的时间长,初生固相率高.随振动频率增大,晶粒尺寸减小,形状因子增大.当振动频率为50 Hz时,初生固相率为56.09%,晶粒尺寸为6.53μm,形状因子为0.57.
关键词:
二维振动
,
振动方向
,
振动频率
,
半固态
,
ZL104合金
乔溢铭
,
范志琳
,
蒋艳娇
,
李娜
,
董浩
,
贺宁
,
周丹红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900-7
Ti-MWW分子筛具有10元环(10MR)孔道体系和12MR超笼以及外表面杯状空穴,在以H2O2水溶液为氧化剂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不同于其他钛硅分子筛的特殊溶剂效应和立体选择性.已有的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表明,骨架Ti(IV)可能分布在10MR孔道和12MR超笼中.最近,我们采用DFT计算研究了Ti-MWW分子筛中骨架钛落位,通过比较Ti/Si替代能和红外振动光谱,提出Ti(IV)最可能落位在T1和T3位,并以[Ti(OSi)4]形态存在,显示960 cm–1钛特征振动峰.[Ti(OSi)4]物种水解时Ti–O键发生选择性断裂,生成具有翻转Ti–OH的[Ti(OSi)3OH]物种.由于Ti中心具有Lewis酸性,与配体分子络合后使Ti(IV)的配位状态改变. Ti-MWW分子筛中不同的骨架Ti(IV)落位和形态可能呈现不同的催化选择性.本文应用DFT研究了Ti-MWW分子筛中T1和T3位上不同钛物种与H2O和NH3的吸附作用,考察了其几何结构、吸附能以及红外振动光谱性质,为深入理解骨架Ti(IV)的微观结构及实验红外光谱表征提供参考数据.计算采用36T簇模型,从MWW分子筛晶体结构中分别以T1和T3为中心截取七层骨架原子,末端设为Si–H键并固定为1.46?.结构优化时松弛内部四层骨架原子并固定最外三层骨架原子.所有计算在B3LYP/6-31G(d,p)理论水平完成,计算的吸附能都经过BSSE校正,计算的频率以约化因子0.961校正.所有计算在Gaussian 09软件包完成.计算结果表明,四配位的[Ti(OSi)4]和[Ti(OSi)3OH]物种都能与H2O或NH3分子作用生成三角双锥的五配位络合物. H2O或NH3分子有选择性地进攻Ti–O键的Ti端,形成近乎直线的L–Ti–O键, L–Ti距离可达2.2–2.4?. T1位钛物种的Lewis酸性比T3位的略高.对于[Ti(OSi)3OH]物种, Ti–OH的存在使得Ti(IV)的酸性大大增强,表现出很强的吸附作用.此外,[Ti(OSi)3OH]物种也能通过Ti–OH基团与H2O和NH3形成氢键络合物,但是其吸附能比形成配位络合物的能量更小,说明配体分子更趋向于吸附在Ti中心形成配位络合物.自然键轨道分析表明, Ti(IV)中心的Lewis酸性归因于Ti的空4p轨道接受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并且属于LUMO+3.所有吸附络合物的特征振动频率分布在两个区域,即钛特征振动区域和羟基振动区域. T1和T3位的[Ti(OSi)4]物种的钛特征振动频率都在960 cm–1,与H2O形成五配位的吸附络合物之后,钛特征振动频率位移到970 cm–1.[Ti(OSi)3OH]物种的钛特征振动频率分别为990 cm–1(T1位)和970 cm–1(T3位),吸附H2O分子后都位移到980 cm–1.相应的NH3吸附络合物的钛特征振动峰频率都高出5 cm–1.分析表明,钛特征振动模式归属于Ti–O–Si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的协同振动.在羟基伸缩振动区域,气相H2O、末端Si–OH基团以及Ti–OH基团的羟基伸缩振动在3600–3760 cm–1.吸附H2O后,羟基伸缩振动移到3460–3150 cm–1区域.[Ti(OSi)3OH]物种与NH3和H2O形成氢键络合物后,钛羟基的伸缩振动频率分别红移500和1100 cm–1,出现在2700和3200 cm–1区域.吸附分子的O–H和N–H的伸缩振动频率略微蓝移,这反映了Ti物种具有Lewis酸性.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
钛硅分子筛
,
络合
,
振动频率
,
红外光谱
董建华
,
王权
,
胡大年
,
瞿金平
材料导报
在三螺杆动态混炼挤出机上,研究了不同橡塑比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共混物经动态混炼和稳态混炼挤出后的拉伸性能.振动频率和振幅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均有很好的强化作用,并分析了振动力场对EPDM/PP共混物影响的规律和振动强化效果.
关键词:
EPDM/PP共混物
,
振动频率
,
振幅
,
拉伸强度
胡义嘎
,
尹辑文
,
肖景林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9.05.022
采用线性组合算符和幺正变换方法研究库仑场对抛物量子点中弱耦合杂质束缚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和光学声子平均数的影响.导出量子点中弱耦合杂质束缚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和光学声子平均数随量子点的有效受限长度,库仑束缚势和磁场的回旋共振频率的变化关系.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弱耦合杂质束缚磁极化子的振动频率和光学声子平均数随量子点的有效受限长度的减小而迅速增大,随磁场的回旋共振频率和库仑束缚势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奇特的量子尺寸效应.
关键词:
光电子学
,
低维结构
,
抛物量子点
,
束缚磁极化子
,
振动频率
,
光学声子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