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
,
冶金分析
doi:10.3969/j.issn.1000-7571.2008.07.002
利用可见光谱数字化分析系统将铁基合金中钼元素Mo 603.07 nm和Mo 553.31 nm分析谱线组谱图转变为数字化的电子谱图,使用计算机自动分析代替人眼视觉判断,解决了谱图的量化分析和记录难题.对5种不同Mo元素含量的铁基合金标准样品进行数字化分析测定,探索在Mo 603.07 nm谱线组视场中分别选用Mo 603.07 nm谱线和Fe 600.30 nm谱线作为分析谱线和比较谱线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数据显示分析谱线和比较谱线的强度比值与钼元素含量成正比关系.研究了数字化系统指导视场定位和谱线辨别的途径,降低技术难度并提高了快速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保持快速分析特点的同时可以达到定量分析目的,有效解决了铁基合金中钼元素的快速定量分析及材料牌号鉴别问题.
关键词:
数字化
,
钼
,
铁基合金
,
可见光谱
刘平
,
杨军红
,
黄建华
,
吴祥伟
钢铁研究
采用数字化技术对部分常用合金钢中Mo元素可见光谱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了Mo 438.16nm和Mo 483.05 nm分析谱线组的数字化处理和分析技术,探索了采用Mo元素可见光谱分析技术进行牌号鉴别的方法.结果可用于常用合金钢中Mo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材料牌号鉴别.
关键词:
数字化
,
钼
,
合金钢
,
可见光谱
刘平
,
杨军红
,
刘浩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9.04.007
利用可见光谱数字化分析系统将铝合金中Cu元素Cu 510.55 nm分析谱线组谱图转变为数字化的电子谱图,使用计算机自动分析代替人眼视觉判断,解决谱图的量化分析和记录难题.对3种不同Cu元素含量的铝合金标准样品进行数字化分析测定,探索选用Cu 510.55 nm谱线和Fe 510.75 nm谱线分别作为分析谱线和比较谱线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数据显示分析谱线和比较谱线的强度比值与Cu元素含量呈正比关系.研究数字化系统指导视场定位和谱线辨别的途径,降低可见光谱分析的技术难度并提高快速分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数字化技术保持快速分析特点的同时可以达到定量分析目的,有效解决铝合金中Cu元素的快速定量分析及材料牌号鉴别问题.
关键词:
数字化
,
铜
,
铝合金
,
可见光谱
胡德生
,
王文韬
,
刘其真
钢铁
多学科合作开发了数字化自动煤岩分析技术,采用高精度和可改变曝光时间数码摄像头,扩展了灰度级,提高了反射率测定精度.利用所获高分辩率显微图像,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煤岩组分的自动识别分类.结合自动扫描、自动聚焦,实现了煤岩特性的自动快速分析.克服了显微光度计速度慢和图像分析仪精度低的不足,继承了显微光度计精度高和图像分析仪测定速度快的优点,使得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
煤岩组分
,
反射率
,
分析技术
,
自动化
,
数字化
康永林
,
朱国明
,
陶功明
,
张思勋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60408
应用参数化建模、数据库、有限元方法及金属成形控制等先进理论技术,开发出型钢轧制孔型参数化设计CAD系统、型钢全轧程三维热力耦合数值模拟优化CAE系统及轧辊加工CAM系统.以孔型参数化为基础将三者集成一体,实现数据直接传输的数字化型钢设计制造CAD-CAE-CAM系统,大幅度提高复杂断面型钢设计的开发效率和命中率,并有效解决研发制造中难以解决的质量和精度问题.高精度复杂断面型钢轧制数字化系统在钢轨高精度轧制及孔型优化方面得到实际应用,并成功开发出叉车门架型钢-J型钢等复杂断面型钢.
关键词:
复杂断面型钢
,
轧制
,
数字化
,
数值模拟
,
钢轨
,
门架型钢
杨志波
,
李兰柱
,
张鹏
,
张瑞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16.04.021
针对火箭舱段传统装配工艺规划和路径规划的方法特点,介绍了一种面向火箭舱段的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方法,给出了三维数字化装配的系统框架和装配工艺规划方案,讨论了数字化装配的结构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关系,通过虚拟装配平台输出装配动画和视图,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从而实现了火箭舱段生产现场的三维可视化装配,提高了装配的准确性和装配效率,缩短了装配时间.
关键词:
数字化
,
工艺规划
,
装配工艺仿真
,
现场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