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8)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钠盐修饰的Mn/SiO2催化剂的原位XRD研究

侯思聪 , 曹元 , 熊伟 , 刘凌涛 , 寇元

催化学报

采用原位X射线衍射法对高温下不同钠盐修饰的Mn/SiO2催化剂物相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下催化剂表面的钠盐处于熔融的无定形态,提高了Mn2O3活性中心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 钠盐 , 氧化锰 , 二氧化硅 , 原位X射线衍射 , 低熔点 , 无定形 , 甲烷氧化偶联

微孔无定形碳分子动力学建模及吸附性能研究

安栋 , 郭欣 ,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使用分子动力学熔融-淬火法(QMD)建立微孔无定形碳原子结构模型,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法(GCMC)研究CO2、N2在模型中的吸附行为.通过与热解聚糠醇制备的微孔无定形碳样品比较,所建模型在径向分布函数、孔径分布函数、吸附等温线等方面有很高的符合度.CO2、N2吸附计算表明:所建立的微孔无定形碳模型,对CO2、N2混合组分吸附具有很高的选择性,CO2/N2吸附比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逐渐降低.

关键词: 微孔 , 无定形 , 分子动力学 , 吸附

高岭石在甲醇钠溶液中的结构转变研究

曹秀华 , 王炼石 , 周奕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3.06.005

高岭石和甲醇钠溶液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具有插层和无定形结构的衍生物.利用XRD、IR和TEM分析了高岭石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插层结构产物是高岭石由晶体结构向无定形结构转化的过渡态;高岭石和甲醇钠的插层反应是从高岭石的边缘开始的,无定形衍生物中高岭石的层状结构完全被破坏成碎片.

关键词: 结构转变 , 高岭石 , 甲醇钠 , 插层 , 无定形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绝缘薄膜及其电性能研究

单威 , 姚曼文 , 胡保付 , 杨鹏飞 , 姚熹

功能材料

以乙二醇乙醚为溶剂,异丙醇铝为前驱物,乙酰丙酮为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覆工艺,在不同衬底上制备了氧化铝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金相显微镜等手段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得的薄膜为无定形结构,表面均匀、致密、无裂纹.通过对薄膜电流密度与电场和时间(J-E和J-t)曲线的测量,对薄膜的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薄膜击穿场强约为2.0~3.0MV/cm,在电场强度为0.5MV/cm时,漏电流密度约为9.0×10-6 A/cm2.

关键词: 氧化铝薄膜 , 溶胶-凝胶法 , 无定形 , J-E曲线

三乙二醇辅助液相快速合成高倍率性能的纳米磷酸亚铁锂

黄冬海 , 常照荣 , 李苞 , 冯婷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21.020

以三乙二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在常压和108℃条件下,快速生成含有元素 Li、Fe、P 的前驱体。XRD和SEM分析表明,所得前驱体属于无定形结构,与一定量葡萄糖混合后在600℃下焙烧3h后得到的是纳米级的LiFePO4/C材料。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这种纳米级LiFePO4/C材料在2.3~4.2V之间0.2C倍率下放电容量达到156.3 mAh/g,并且具有较好的放电平台。5和10C放电容量仍能达到133.9和109.9mAh/g,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放电特性和循环性能。

关键词: 液相法 , 无定形 , 锂离子电池 , LiFePO4/C , 三乙二醇

无定形TiO2可见光敏化降解染料污染物

王齐 , 赵进才 , 丛燕青 , 张轶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 1088.2011.10336

采用一步水解法制备了无定形TiO2(Am-TiO2),并运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N2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m-TiO2具有大的比表面积(216m2/g)和丰富的表面羟基/化学吸附的水.与晶态TiO2相比,Am-TiO2的吸收带边明显蓝移(411nm→378nm),禁带宽度增加.可见光照射(λ>420nm)下Am-TiO2样品能快速敏化降解罗丹明B(RhB),近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0.0325min-1)分别为锐钛矿相TiO2和商业化P25的6.5倍和5.2倍,H RhB降解以脱N-乙基和发色团开环同时进行;而晶态TiO2体系中,RhB以发色团开环为主.矿化/脱N-乙基分别是由于RhB通过-COOH或-N+Et2与催化剂表面作用所致.Am-TiO2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良好,重复使用4次后,RhB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无定形 , 二氧化钛 , 罗丹明B , 光催化 , 可见光

先驱体法制备非晶态SiCNO材料

孙振淋 , 张茜 , 周玉 , 贾德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以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氨基甲酸铵和环己烷作为原料,通过溶剂热合成路线制备出SiCNO陶瓷的液态先驱体.先驱体经1100℃热解后,转变为非晶态SiCNO材料.FT-IR红外分析显示先驱体中含有异氰酸酯官能团.非晶态SiCNO具有良好的高温热稳定性,在1500℃时仍保持无定形状态,1600℃以上时基体中析出Si2N2O和少量的β-SiC相.

关键词: 无定形 , SiCNO , 先驱体 , 溶剂热路线

无定形氧化铁层在纳米多孔BiVO4的光电化学分解水反应中的作用

钱岭 , 刘鹏飞 , 张乐 , 王重午 , 杨双 , 郑黎荣 , 陈爱平 , 杨化桂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7)62809-2

通过"人工光合成"过程,将太阳能转化成氢能的形式加以存储和利用,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的制备有效途径.其中,光电化学分解水是氢能制备的最有潜力的路径之一.n型BiVO4由于具有丰富的储量、较窄的带隙以及合适的能带位置,被称为光电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未修饰的BiVO4光阳极性能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载流子复合严重、导电性差以及表面催化动力学低等性质的制约.科研工作者们针对这些方面已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例如与电子传输层的复合、产氧电催化剂的担载以及异质结的构建等.其中表面动力学和电荷分离的同时提升是更理想的改善BiVO4光阳极性能的方法.我们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采用光化学沉积法在纳米多孔BiVO4电极表面担载无定形氧化铁层,将电极在1.23 V vs.RHE电位下的光电流提升至2.52 mA/cm2,是初始光电化学性能的3倍.采用间歇光照计时电流(i-t)测试,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位和非原位的X射线精细结构能谱(in-situ and ex-situ XAF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无定形氧化铁层的成分和光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价态变化,从而分析出光电化学性能提升的原因.间歇光照i-t测试和EIS测试结果表明,无定形氧化铁沉积在BiVO4使电荷累积减少,复合率降低.XPS测试结果发现无定形氧化铁层存在少量的二价铁成分.通过原位XAFS测试发现,BiVO4/FeOx电极中Fe原子的价态在光照和施加外加偏压条件下会有价态的升高,而撤去光照和偏压后Fe原子的价态状态与最初非原位的测试结果重合.这样的结果证明了无定型氧化铁层在光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由于二价铁成分的存在,能够很好的通过价态改变实现空穴的吸附和传输,即吸附空穴,被空穴氧化成三价或四价,同时结合自身电催化活性,促进表面分解水反应的进行.而水的氧化反应结束时,则伴随着二价铁离子的再生成.这种反应机理为开发更高效的电催化剂,匹配光电极使用,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氧化铁层 , 无定形 , 钒酸铋 , 光阳极 , 氧生成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