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u2+:C8N14O6 Zn的局域结构、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研究

彭松山 , 陈太红 , 谌家军

硅酸盐通报

在晶体场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半自洽3d轨道模型和3d9电子组态在畸变晶场中的g因子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的三阶微扰计算公式,建立了Cu2+:C8N,14O6Zn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EPR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Cu2+:C8N14O6Zn晶体的吸收光谱和EPR谱,理论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相符合.

关键词: 晶体场 , 电子顺磁共振谱(EPR) , 吸收光谱 , Cu2+C8N14O6Zn

掺杂晶体SrLaAlO4:Cr3+局域结构的研究

曾体贤 , 谌家军 , 冯文林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6.05.035

采用半自洽场 (semi-SCF) d轨道波函数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利用高阶微扰公式,在晶体掺杂过渡金属离子后其结构对称性不会被破坏的条件下,由d-d跃迁光谱和EPR谱,确定SrLaAlO4: Cr3+晶体的局域结构.计算发现,掺入Cr3+后,晶体的键长为:R′⊥=0.1922nm, R′∥=0.2197nm.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

关键词: SrLaAlO4:Cr3+ , 晶体场 , 光谱 , EPR谱

Yb3+掺杂浓度对LaF3晶相及其上转换光谱的影响

兰民 , 王丽丽

中国稀土学报

LaF3微米晶的晶相(斜方相和六角相)及其上转换发光光谱可以通过精确调节Yb3+的摩尔掺杂浓度来控制.利用简单的水热法合成了Yb3+和Tm3+共掺杂的LaF3,YF3和NaYF4三种不同基质的氟化物纳米晶.XRD分析表明,当Tm3+的掺杂浓度不变,仅Yb3+的摩尔掺杂浓度从10%提高到20%,就可以使基质结构由六角相过渡到斜方相.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较大离子半径的稀土离子由于增强的偶极化率,更容易使电子云产生畸变,有利于基质斜方相结构的形成.

关键词: 晶体场 , 上转换 , 氟化物 , 稀土

Yb3+在YAG中的哈密顿参数计算

王晓梅 , 王小飞 , 张庆礼

人工晶体学报

由吸收和发射光谱确定了提拉法生长的(29.52at%) Yb∶ YAG晶体的Yb3+能级,由叠加模型拟合了它的旋轨耦合参数、内禀晶体场参数Bk(k=2,4,6),然后以Bk得到的晶体场参数作为初始参数拟合了Yb3+的晶场能级,从而获得了它的晶体场参数Bqk,拟合误差为2 cm-1.所得的哈密顿参数可用于计算Yb∶ YAG的波函数,以进一步分析它的发光或激光微观机理.

关键词: Yb3+∶YAG , 晶体场 , 发光 , 吸收

晶体LiCl∶Ni2+局域结构、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研究

陈太红 , 何仕碧 , 李明尚 , 熊竹韵 , 曾体贤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半自洽场自由Ni2+的3d轨道模型以及点电荷-偶极子模型,利用完全对角化方法,建立了LiCl∶Ni2+晶体的D2h对称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解释了LiCl∶Ni2+晶体的局域结构与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确定了实验中测得的零场分裂D、E的符号,预测了实验中未测得的LiCl∶Ni2+晶体的精细吸收光谱.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晶体场 , 局域结构 , 吸收光谱 , 电子顺磁共振谱 , 完全对角化

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局域结构和吸收光谱的研究

彭松山 , 陈太红 , 谌家军

硅酸盐通报

在晶体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自由Cu2+的d轨道模型和点电荷模型,建立了过渡金属离子矿物晶体的局域结构和吸收光谱之间的定量关系,统一的解释了孔雀石和蓝铜矿的局域结构和Cu2+的不同占位时的吸收光谱,所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同时在理论上预测了它们的顺磁g因子,这为进一步研究孔雀石和蓝铜矿的结构、光学、磁学、热学及高压等性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晶体场 , 局域结构 , 吸收光谱 , 电子顺磁共振

Bi3+、Ce3+离子极大增强铁石榴石磁光法拉第效应微观机制研究

黄敏 , 赵渭忠 , 张守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1.01.006

采用单离子晶格模型,以磁光量子理论计算了Bi 3+、Ce3+离子替代的稀土铁石榴石晶体中Bi3+、Ce3+离子的晶场能级,波函数及能态间电偶极跃迁几率,进而计算了Bi3+、Ce3+离子对法拉第旋转角θF的贡献,获得了与实验符合较好的计算结果,加深了对Bi3+、Ce 3+离子极大增强铁石榴石磁光效应微观机制的认识。

关键词: 法拉第旋转 , 电偶极跃迁 , 晶体场 , 变换作用

ZnS:V3+光谱和顺磁g因子的统一解释

谢林华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4.002

掺V3+离子的ZnS晶体局部结构与光谱和顺磁共振(EPR)参量有关联.根据Sugano-Tanabe方案建立了d2/8电子强场45×45阶完全能量矩阵,由自旋哈密顿理论推导了EPR参量的计算公式,通过点荷-偶极子模型得到了离子簇局部Td对称结构与晶场参量的关系,基于半自洽场d轨道和完全对角化方法,从局部结构统一解释了ZnS:V3+的光谱和顺磁g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计算结果表明,ZnS:V3+的光谱和EPR谱可以在晶体场理论框架内得到理解.

关键词: 光谱学 , 光学和磁学性质 , 晶体场 , 顺磁g因子 , ZnS

晶体zinc 1-malate trihydrate:Cu2+的自旋哈密顿参量及局部结构的理论研究

张华明 , 易江林 , 肖文波

人工晶体学报

在晶体场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四角对称3d9离子自旋哈密顿参量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Zinc 1-malate trihydrate:Cu2+的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结果表明,由于Jahn-Teller效应,Zinc 1-malate trihydrate:Cu2+晶体中配体氧八面体沿C4轴方向伸长约0.0033 nm,络离子[CuO6]10-的键长R∥≈0.2157 nm,R⊥≈0.2058 nm;局域结构沿C4轴方向呈伸长八面体结构.所得EPR参量理论计算与实验符合较好,并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EPR) , 晶体场 , zinc 1-malate trihydrate

表面金属化对多孔硅光特性的影响

潘丽坤 , 李海波 , 孙卓 , 孙长庆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4252.2009.03.013

在室温下使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系统在多孔硅表面沉积大约10纳米左右厚度的铜、铝和钛薄膜,并且在真空下800度退火10分钟.多孔硅层是通过电化学腐蚀硅制得.X射线光电子谱、荧光谱,光吸收谱和X射线衍射谱的研究表明退火后,沉积铜和钛的样品出现明显的光吸收红移和硅2p电子能级移动.这是由于在多孔硅表面形成铜和钛的硅化物而引起的晶体场和电子传输变化所造成的.

关键词: 多孔硅 , 金属化 , 晶体场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