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锁
,
吴小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PZT基体上溅射沉积NiTiSMA薄膜,而制备出PZT基NiTii SMA/PZT异质复合材料.研究了溅射工艺参数与晶化温度对NiTi SMA薄膜相组成及SMA/PZT异质复合材料膜/基间结合状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为保障NiTi SMA薄膜的晶体颗粒均匀、结构致密,膜/基间成分交换范围小及结合紧密,制各NiTi SMA/PZT异质复合材料的适宜工艺为:于基体温度150℃、氩气压强0.7 Pa条件下溅射沉积NiTi SMA薄膜,再经600℃二次晶化处理.显微观察发现,NiTi SMA薄膜与PZT基体之间以化学方式,而非物理方式结合.
关键词:
磁控溅射法
,
晶化处理
,
显微结构
,
NiTi SMA/PZT异质复合材料
张玉娟
,
沈嘉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TiO2光催化纳米薄膜在400℃~800℃温区内恒温退火1 h~2 h,以消除膜内非晶,提高薄膜光催化活性.热处理前后试样的检测结果表明:退火使TiO2薄膜内非晶晶化,晶粒长大,光响应电流增大.随退火温度的升高,TiO2薄膜出现由非晶→锐钛矿→金红石的转变.其中,600℃退火1 h的TiO2薄膜为锐钛矿加金红石的混晶结构,光电流密度最大IUv=41.2A/m2,光催化活性最好.
关键词:
TiO2光催化纳米薄膜
,
晶化处理
,
锐钛矿
,
光催化活性
赵文君
,
徐晖
,
王智平
,
谭晓华
,
白琴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出厚度为0.8 mm的片状Fe68Nd5Zr2Y4B21大块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研究了Fe68Nd5Zr2Y4B21大块非晶合金在铸态和不同温度退火后的磁性能.结果表明,Fe68Nd5Zr2Y4B21大块非晶合金在铸态下为软磁性.合金晶化退火后,磁性能转变为硬磁性,得到了块状的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合金硬磁性的产生是由于合金晶化后产生了Nd2Fe14B硬磁性相和α-Fe,Fe3B软磁性相,软、硬磁相间产生了较强的交换耦合作用而造成的.这一方法为制备块体纳米晶复合永磁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
软磁性
,
硬磁性
,
晶化处理
陈艳梅
,
李木森
,
吕宇鹏
,
王建华
,
孙瑞雪
材料导报
为提高羟基磷灰石涂层的长期稳定性,喷涂后的热处理晶化是常用手段之一,但关于晶化过程中组织与性能的变化仍存在一些争议.从晶化处理对涂层的相变、显微组织变化、结合强度变化和生物学性能的影响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晶化处理中仍存在界面结合强度的减弱及优化涂层表面组织的问题,这将是延伸并完善晶化工艺的关键性问题.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涂层
,
晶化处理
,
相变
,
结合强度
王迎
,
王尔德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搅拌球磨法制备了纳米复相Nd2Fe14B/α-Fe永磁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及晶化处理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的延长,Nd2Fe14B相及α-Fe相的晶粒尺寸迅速减小,球磨5 h后粉末由非晶相和晶粒尺寸约为10nm的α-Fe相组成,当晶化处理温度为650℃,保温时间为30 min时,两相的晶粒尺寸比较细小,此时磁性能最好,达到Br=1.06 T,Hci=347 kA/m,(BH)m=142 kJ/m3.
关键词:
机械球磨
,
晶化处理
,
Nd2Fe14B/α-Fe纳米复相
,
微观组织
,
磁性能
罗学涛
,
谢小林
,
袁润章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0.03.029
以Y2O3-Al2O3 为烧结助剂, 通过热压制备了TiB2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晶化处理对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体失重增加,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降低;烧结时间延长,其显微结构的均匀性降低,对力学性能不利.晶粒直径对TiB2陶瓷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晶化处理能够导致晶界析出YAG相,从而提高TiB2陶瓷的高温抗弯强度.
关键词:
TiB2陶瓷
,
显微结构
,
力学性能
,
晶化处理
汤振杰
,
朱正吼
,
黄渝鸿
功能材料
FeCuNbSiB非晶薄带进行淬火处理,将脆化后的薄带球磨.将非晶粉体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晶化处理,最后进行粉体的显微分析.分析显示,当温度T=550℃,保温时间t=0.5h时,粉体结晶效果最佳;显微分析说明钛酸酯偶联剂的处理对粉体的流动性、分散性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降低了粉体颗粒的二次团聚.
关键词:
晶化处理
,
显微分析
,
偶联剂
刘立清
,
王建明
,
吴梅银
,
范玉凯
,
张鉴清
功能材料
利用化学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超细γ-MnO2,并对样品进行了不同温度的晶化处理,采用热分析(TG/DSC)、粒径分布(PDS)、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循环伏安、恒电流放电、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对样品的热稳定性、颗粒大小、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晶化处理温度对样品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200℃晶化处理过的样品电化学性能最好.
关键词:
超细γ-MnO2
,
晶化处理
,
电化学性能
金永平
,
郭斌
,
张磊
,
石刚
功能材料
机械球磨氲气保护下的铸态Nd8Fe86B6合金,并进行晶化处理,制备了纳米双相Nd2Fe14B/α-Fe永磁材料.用XRD、TEM和DSC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球磨工艺和晶化处理工艺对纳米双相Nd8Fe86B6材料组织结构影响.同时研究了非晶态Nd8Fe86B6材料的晶化行为.结果表明:延长球磨时间,Nd2Fe14B相迅速细化形成非晶,α-Fe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25h后趋于定值(约为7nm).球磨时间越长,所需完全晶化的温度越高,晶化后粉末的晶粒越小且越均匀.在晶化过程中,非晶态Nd8Fe86B6首先形成Nd4 4Fe77.8B17.8、Nd1.1Fe4B4、Nd2Fe14B和α-Fe四相混合物.升高温度,最后得到Nd2Fe14B相和α-Fe相,但最终产物中仍有少量未分解的Nd1.1Fe4B4相.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
机械球磨
,
晶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