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球形SiO2颗粒的合成及反应机理

孙恕富 , 董景伟 , 张志荣 , 高美珍

材料导报

利用Stober方法合成了球形SiO2颗粒.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作催化剂,在40℃水浴下制备SiO2球形颗粒.通过改变反应物TEOS以及催化剂氨水的加入量,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球形SiO2颗粒.利用扫描电镜(SEM)可以看出,随着TEOS和氨水加入量的增加,SiO2颗粒的粒径增大,并探讨了其变化机理.

关键词: SiO2颗粒 , 粒径 , TEOS , 氨水

湿固相机械化学法制备超细氧化钇的研究

高海炼 , 陈伟凡 , 李凤生 , 刘洋 , 于吉义 , 邓国栋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6.06.016

以工业上常见的水合草酸钇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湿固相机械化学法制备了D50<0.5 μm,D90<1 μm的窄分布超细氧化钇,研究了在球磨和煅烧过程中对氧化钇粒度的影响因素,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同步热分析(TG-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考察了球磨过程中的机械化学反应与物相转变,以及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

关键词: 超细氧化钇 , 行星磨 , 湿固相 , 机械化学反应 , 水合草酸钇 , 氨水

膜电解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研究

雷兆武 , 耿世刚 , 王玉玲 , 陈婧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2.02.010

以氨水为电解质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膜电解过程中,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迁移的主要离子包括Cu2、NH4+及H+,废水中Cu2的去除方式包括在电场力和渗析作用下废水中Cu2+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以及由于NH4+的迁移,在废水中形成Cu(OH)2絮体.采用膜电解技术,在V(氨水)∶V(纯水)分别为3∶5、2∶5、1∶8的情况下,对p(Cu2+)=109 mg/L电镀废水进行膜电解去除废水中Cu2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V(氨水):V(纯水)为3∶5时,电解5h,废水中Cu2+去除率为94.71%,ρ(Cu2+)为5.79 mg/L;废水中形成的Cu(OH)2絮体中Cu2的质量浓度约占膜电解过程去除ρ(Cu2+)的40%.

关键词: 氨水 , 膜电解 , 含铜电镀废水 , 铜离子

一种新型低温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制备研究

刘瑞霞 , 戴起勋 , 陈彩凤 , 王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7.02.031

本文以氨水为催化剂,乙酰胺作相变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有机-无机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通过改变醇盐-醇-水体系配比及相变材料的加入量来控制蓄热能力和相变温度.运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乙酰胺含量为21.5%的复合材料相变温度仅23.2℃,而蓄热能力可达116.7J/g,是纯乙酰胺的2.16倍.

关键词: 氨水 , 蓄热材料 , 相变温度 , 乙酰胺

氨水和NaOH水溶液中生长ZnO薄膜的对比研究

步绍静 , 崔春翔 , 靳正国 , 刘晓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在Zn(NO3)2/NaOH和Zn(NO3)2/NH3H2O水溶液体系中ZnO薄膜的生长条件.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薄膜进行了表征.两种碱性体系生长的薄膜是六方纤锌矿结构;晶体垂直于衬底沿(002)方向择优生长,随着生长溶液浓度的增大,薄膜柱晶的直径会逐渐增大.NaOH系统生长的ZnO薄膜厚度较薄,致密度较小,NH3H2O系统生长的薄膜中棒晶排列较为密集.对于NaOH生长系统,锌的浓度由于受到限制,导致生长的柱晶直径较小.氨水系统中由于[Zn(NH3)4]2+的缓冲作用,获得的ZnO晶粒直径可以在纳米到微米范围内变化.

关键词: 氧化锌薄膜 , 氢氧化钠 , 氨水 , 生长

氨水提高金精矿氰化金银浸出率的研究与应用实践

王吉青 , 林乡伟 , 秦贞军 , 王雅民 , 谢丽红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2.07.010

采用边磨边浸、富氧氰化工艺处理金精矿,在原生产工艺条件不变情况下,在一段磨矿加入适量的氨水,可以强化银金矿浸出,提高金、银的浸出率,抑制铜浸出和提高氰化钠有效利用率.与不加氨水相比,金氰化浸出率提高了0.47%,银浸出率提高了5.33%,铜浸出率降低了6.50%.

关键词: 氰化 , 金精矿 , 助浸剂 , 氨水

直接还原法制备片状超细铜粉

曹晓国 , 吴伯麟 , 钟莲云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4.02.006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抗坏血酸为还原剂,氨水为络合剂,制备了片状超细铜粉(粒径1~10 μm).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制备片状超细铜粉的最佳反应温度、氨水的用量和五水硫酸铜的浓度,并确定了各因素对产品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化学还原法 , 正交试验 , 片状超细铜粉 , 抗坏血酸 , 氨水

粒径可控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宋丽贤 , 宋英泽 , 丁涌 , 王杰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氨水催化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缩聚法制备出纳米白炭黑,研究了氨浓度、反应温度对凝胶时间及纳米白炭黑粒度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自动吸附仪、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白炭黑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氨浓度及制备温度,可实现对白炭黑粒径的有效控制;纳米白炭黑形貌为球形,一次粒径为20 nm左右;纳米白炭黑属于非晶结构且具备了微孔、介孔和大孔较为完整的孔体系.

关键词: 氨水 , 正硅酸乙酯 , 白炭黑 , 粒径可控 , 微观形貌

氨水-Fe2O3纳米流体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杨柳 , 杜垲 , 李彦军 , 程波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了将纳米颗粒的强化传热传质作用应用于氨水吸收制冷中,提出了在氨水溶液中添加Fe203纳米颗粒和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纳(SDBS)的纳米流体的配制方法,并通过沉降试验和吸光度测试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活性剂质量分数、超声分散时间和氨水浓度对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Fe2O3-氨水纳米流体分散的最佳工艺为:SDBS质量分数为0.8%,超声时间为30min,基液为25%的氨水。最后根据双电层原理分析了活性剂质量分数对悬浮液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悬浮液的稳定性条件下,活性剂存在最佳质量分数,此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关键词: 纳米Fe2O3 , 稳定性 , 表面活性剂 , 氨水

PZ等添加剂对氨法脱碳影响的实验研究

刘今朝 , 王淑娟 , 齐国杰 , 赵博 , 陈昌和 , 徐旭常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湿壁塔实验台上,针对2.67 mol/L氨水溶液分别混入0.1 mol/L的PZ(哌嗪)、AMP(2-氨基-2-甲基-1-丙醇)、AMPD(2-氨基-2-甲基-1,3-丙二醇)和THAM(2-氨基-2-羟甲基-1,3-丙二醇)等有机胺添加剂吸收CO2的过程,进行了20℃下的气液传质和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混入PZ可以最有效地提高氨水的吸收速率.本文还在20℃下分别进行了2.67 mol/L氨水和0.1 mol/L PZ单独吸收CO2的吸收速率实验,研究发现,氨水和PZ的混合溶液吸收CO2的速率强于两者单独吸收的简单加合,二者在吸收过程中相互促进.研究还发现,氨水和PZ混合溶液吸收CO2的相互促进率最大可达近50%.

关键词: 氨水 , 二氧化碳 , 添加剂 , 哌嗪 , 吸收速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