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遵龙
,
董其伍
,
刘敏珊
工程热物理学报
随着污垢在传热表面上积聚,传热热阻增加,传热效率降低;流道表面的粗糙度增加,摩擦系数增大,流体的流通截面积减小,引起流体流速增加,压力降增大.以污垢影响下换热器进出口流体属性的外在表现、流体流态参数作为分析对象,对计及污垢影响下的传热性能及管、壳程压降进行了分析及讨论,分析研究并确定了换热器污垢影响最小化策略,为工程师设计、操作换热器时降低污垢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污垢
,
换热器
,
传热
,
压降
程林
,
田茂诚
,
张冠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振动强化传热由于需要外部能量而未能工业应用,流体诱导振动不需要外部能量,却被作为换热器运行过程中的事故而严格防止.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热元件,使流体诱导的振动既能够不断地进行,又不会导致元件的损坏.理论分析并实验研究了振动与传热特征,形成了利用流体诱导振动强化传热的新方法.
关键词:
非线性
,
元件
,
传热
,
污垢
程延海
,
张世举
,
彭玉兴
,
朱真才
,
程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研究了化学镀三元Ni-Cu-P镀层的制备工艺,分析了三元Ni-Cu-P镀层成分、镀速的变化规律。通过DSA100接触角仪测试表明,所得三元Ni-Cu-P镀层均具有较大的接触角及较低的表面自由能。进一步的污垢沉积实验结果表明,与热交换器常用的不锈钢换热表面相比,4种三元Ni-Cu-P镀层表面均明显抑制了污垢的粘附。
关键词:
热交换器
,
Ni-Cu-P镀层
,
铜含量
,
污垢
程伟良
,
李艳秋
,
周茵
,
王清照
,
王加璇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提出了一种基于质量传递理论的监测模型.它不但适应热质同时交换现象,还增加了对单纯质交换的适应性,并且避免了因温差描述产生污垢热阻为负值的特异现象.最后进行了相关正交实验,表明了该监测模型的合理性.
关键词:
污垢
,
热质交换
,
监测模型
,
正交实验
程林
,
冷学礼
,
杜文静
工程热物理学报
复合强化传热的换热系数的增加通常要比单独使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技术高,但过分增长的污垢热阻会轻而易举地将对流换热系数提高的效果加以抵消.将振动看作不仅仅意味着噪声与元件损坏的能量表达方式,就有可能利用流体诱导的传热元件振动扰动水流,提高对流换热系数;同时,用振动变形清除传热表面积垢,降低污垢热阻,从而形成一种复合强化传热的新方法.
关键词:
污垢
,
强化传热
徐志明
,
张艾萍
,
杨洋
,
贺香英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不同结垢厚度的圆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下,污垢对速度场和温度场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程度-协同角及协同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层流和紊流,其平均场协同数均随着污垢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平均场协同角则相反;紊流时场协同数大于层流时的场协同数,协同角小于层流时的协同角;紊流时局部场协同数沿轴向呈现逐渐减小,在入口段时场协同数减小的速率最快,进入充分发展段后比较平缓.局部协同角沿轴向在入口段显著增加,在0.04 m处流体开始进入紊流充分发展段,局部协同角逐渐趋于一定值.层流时局部协同数和局部协同角在进入充分发展段后均达到恒定值.
关键词:
场协同原理
,
场协同数
,
污垢
,
对流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