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亮
,
于学斌
,
王羽
,
栾启川
连铸
doi:10.3969/j.issn.1005-4006.2007.04.001
通过宽板坯连铸结晶器流场的水模拟实验,重点研究了SEN的结构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况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提出了优化的SEN的结构参数与工艺参数.实验表明:采用新型SEN及优化参数,能有效改善结晶器内的流场.
关键词:
宽板坯
,
结晶器
,
流场优化
,
水模拟
,
SEN参数
唐雯聃
,
李京社
,
陈永峰
,
田东方
钢铁钒钛
通过1:6的水力学模型,对顶枪枪位、顶枪气体流量、底吹气体流量、底部供气元件的布置等影响提钒转炉混匀时间的因素进行研究和优化.确定最佳喷吹方案为:枪位183.3mm,顶吹气体流量85.6 m3/ h,底吹气体流量1.05 m3/h;最佳底枪布置方案为:8支底枪分两组布置在转炉底部直径0.4D和0.6D的两个环上,相邻4支底枪成菱形排列.
关键词:
提钒转炉
,
流场优化
,
水力学模拟
,
底枪布置
安航航
,
包燕平
,
金友林
,
李太全
钢铁钒钛
通过对不锈钢连铸矩形连铸中间包水模型试验,分析其结构的合理性,针对流场存在的问题,就影响流场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中间包内部控流元件进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下挡墙开口大小是影响流场的最关键因素.保持中间包液面稳定,在水口插入深度180mm,拉速1.2 m/min的情况下,综合考虑RTD曲线与流场显示,最佳的方案为上挡墙位置375 mm、上挡墙高208 mm、上下挡墙之间距离575 mm、下挡墙高100mm、下挡墙开口0mm.与原型中间包对比,能够很大程度地优化中间包流场,延长平均停留时间,减小死区比例,改善短路流现象,有效地均匀钢液和促进夹杂物聚集上浮.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挡墙组合控流中间包,能够较大程度提高铸坯纯净度,降低冷轧板废品率.
关键词:
连铸
,
中间包
,
控流装置
,
流场优化
孙玉虎
,
郑伟栋
,
盖领军
,
胡进洲
,
杨海滨
,
李玉盘
,
颜正国
连铸
以邯钢第三炼钢厂2号板坯连铸结晶器为原型,通过水模拟实验,研究了浸入式水口底部形状、出口倾角、出口面积,以及水口插入深度等对结晶器流场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水口结构参数.现场生产实践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浸入式水口,能有效地改善结晶器流场,减少漏钢事故.
关键词:
结晶器
,
浸入式水口
,
水模研究
,
流场优化
杜松林
,
包燕平
,
王建军
钢铁
通过数学物理模拟以及工业应用实践,研究了异型坯结晶器内单、双浸入式水12浇铸时流场特征及实际冶金效果,优化了双浸入式水12的设计参数.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双浸入式水12浇铸有利于异型坯结晶器内流场的均匀性和对称性,避免了单水12浇铸时局部区域流体流动强烈现象,改善结晶器液面的稳定性和波动均匀性;双浸入式水口最优设计参数为底孔直径23 mm、腹向侧孔直径14 mm、翼向侧孔直径10 mm、侧孔倾角6°.工业实践表明,异型坯连铸双浸入式水口浇铸技术使结晶器内流场分布更合理,液渣层分布更均匀,结晶器粘结漏钢发生率下降32.8%,废品率降低20%,平均连浇炉数增加近3倍,提高了连铸生产效率.
关键词:
异型坯结晶器
,
模拟研究
,
流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