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复合材料自动铺带技术研究(Ⅰ)——"自然路径"特性分析及算法

胡翠玲 , 肖军 , 李勇 , 吴海桥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7.01.010

分析了可展面上"自然路径"的几何本质,推演证明其在可展曲面上与测地线的等价性.应用和拓展可展面"自然路径"数值算法,在一般曲面上引入边界控制点调整预浸带中心点以减小预浸带变形、实现铺放,构造了一般曲面"自然路径"求解格式.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自动铺带 , 自然路径 , 测地线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弯管的线型研究

李彦虎 , 祖磊 , 高峰 , 张桂明

玻璃钢/复合材料

基于测地线建立了复合材料弯管的数学模型,在弯管段两端由圆柱段过渡连接,对其缠绕成型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测地线进行弯管圆环段的缠绕,对于过渡连接的两段圆柱段采用非测地线进行缠绕,对复合材料弯管的纤维稳定缠绕条件进行推导,给出其缠绕线型方程和最小的稳定缠绕角.分析了不同的中心线曲率半径与弯管半径比对缠绕角的影响,并应用MATLAB编程对设计的理论线型进行验证性仿真,证明缠绕线型的可缠绕性以及满足纤维缠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纤维缠绕 , 复合材料 , 弯管 , 测地线 , 测地线

风力叶片的纤维缠绕设计

韩振宇 , 孟庆鑫 , 富宏亚 , 付云忠 , 张勇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7.04.010

针对风力发电叶片这种典型的非回转体构件,建立其简化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针对叶片主干部分的椭圆柱面,分别推导其测地线和非测地线的微分方程式.在确定封头处缠绕线型时借鉴主干部分纤维缠绕的测地线、非测地线方程,在X、Y两个方向上引入比例系数,两者结合产生缠绕线型.在封头两个平面的交界处,实现纤维由正向缠绕角到反向缠绕角的变化.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该缠绕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 风力叶片 , 纤维缠绕 , 测地线 , 测地线

自动铺带轨迹规划中测地线算法研究

王升 , 肖军 , 吴海桥

玻璃钢/复合材料 doi:10.3969/j.issn.1003-0999.2007.02.004

本文针对复合材料自动铺放轨迹规划中自然路径求解中的测地线问题给出了求解两点之间的测地线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将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转化为初值问题,在初始方向的选取上较以往方法几何意义更为直观,算例证明算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自动铺带 , 轨迹规划 , 测地线 ,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 优选法

钛内衬复合材料环形气瓶结构设计与优化

祖磊 , 汪洋 , 王继辉 , 李书欣 , 王路 , 谢丽婷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02.009

根据微分几何,推导环形气瓶测地线缠绕轨迹以及缠绕角应满足的稳定缠绕条件,并针对不同切点数进行线型轨迹仿真.基于有限元分析,针对钛合金内衬环形气瓶的初始缠绕角及缠绕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评估对比有、无环向补强层的环形气瓶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测地线轨迹精确可靠,很好地满足环形气瓶的缠绕工艺性.优化设计的缠绕参数既满足T艺可缠性,又能提高环形气瓶的结构性能.此外,有环向补强层的气瓶爆破强度提高了l4%,钛合金内衬屈服强度提高了24.8%.因此,采用环向补强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环形气瓶的承载性能.水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方法预测的变形和爆破压力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纤维缠绕 , 环形气瓶 , 测地线 , 结构设计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