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处理模拟含铜电镀废水

崔春花 , 张卫东 , 任钟旗 , 刘君腾 , 孟慧琳

电镀与涂饰

以10%(体积分数)LIX984N/煤油为液膜相,2 mol/L硫酸溶液为反萃相,研究了中空纤维更新液膜(HFRLM)技术对模拟电镀废水中二价铜离子的去除及浓缩效果,并讨论了停留时间对二价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可同时实现废水中二价铜离子的分离与富集.经7级处理后,废水中二价铜离子的含量低于1.0 mg/L,二价铜离子的去除率为99.0%,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富集液中二价铜离子的浓度达1700 mg/L,富集因子为25.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在含铜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二价铜 , 电镀废水 , 中空纤维 , 液膜 , 处理 , 去除 , 富集

基于LiCl溶液的复合支撑液膜的制备及其透湿性测定

王彩玲 , 张立志 , 张炎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8.05.011

选择具有强吸湿能力且难挥发的LiC1浓溶液作液膜相,以商品化的尼龙膜做多孔支撑体,以溶液沉积法合成聚偏氟乙烯为皮层,制备了复合支撑液膜.测试了复合支撑液膜的成膜规律和膜透湿性能.结果表明:运用溶液沉积法合成的复合支撑液膜与运用粘结法所合成的复合支撑液膜相比较,皮层与支撑层结合很好,皮层的厚度大大减少;具有很好的H2O蒸气渗透性能,几乎不能透过CO2;在保持铸膜液中致孔剂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分数为2.4%不变的情况下,膜表面孔径、膜的H2O蒸气渗透的总传质系数、渗透速率和湿交换效率随着铸膜液中固含量的减少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液膜 , 复合支撑液膜 , 制备 , 透湿

波纹壁面降膜过程的一种近似模型

师晋生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高粘度液体在正弦形波纹壁面上的自由降落和蒸发建立了分析模型.对控制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作无量纲处理,引入流函数,采用摄动展开得到了0级近似和一级近似的微分方程组,讨论了液膜的流动和传热特性与壁面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液膜 , 波纹表面 , 流动 , 传热 , 摄动

采用液膜法从氰化浸出矿浆中提金的可行性研究探讨

林国梁 , 王玉坤 , 刘飞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04.01.009

采用液膜法代替传统的炭浆法从氰化浸出矿浆中提取黄金的新技术,有望降低提金成本,简化工艺流程,提高黄金回收率,并在实现提金的同时回收氰化钠.新技术特别适合处理浮选金精矿,所用的乳化液膜应该是油包水型、且含流动载体的液膜.液膜的良好配方只有通过大量试验去探讨.

关键词: 液膜 , 氰化浸出 , 先浸后提 , 流动载体

PC-88A为载体的液膜体系传输Ni(Ⅱ)动力学

余晓皎 , 姚秉华 , 闵涛 , 周孝德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9.04.028

采用2-乙基已基膦酸-2-乙基己基单醑(PC-88A)为载体,CHCl3为膜溶剂的大块液膜体系,研究了搅拌速度、载体浓度、pH、反应体系温度对镍离子传输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镍离子在膜相中的最大值以及出现最大值的时间、镍离子在萃取与反萃取反应中进入和流出液膜的最大通量,获得了萃取与反萃取表观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9.1和28.67 kJ·mol-1.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理论值能够很好的吻合,镍离子的迁移过程可以以两个串联的准一级不可逆过程描述,在此实验条件下化学反应为控速步骤.

关键词: 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基单酯 , 镍离子 , 液膜 , 传输动力学

高速气液两相流液膜卷吸夹带数值模拟研究

王科 , 白博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运用VOF模型对水平管内高速(vg≈272 m/8,Ma≈O.8)气液两相二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高速气流作用下液膜卷吸夹带机理.结果表明,气液界面产生的扰动波是产生液膜卷吸夹带的主要原因,扰动波吸收波前、后液膜内液体并同时在轴向与径向方向发展,最后伸入气相场中的突起部分受到高速气流剪切力而脱离液膜进入气相.在高速气相场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夹带现象;大波独立沿轴向和径向发展最终断裂进入气相;小波先合并后再脱离液膜进入气相.卷吸夹带之后的区域出现液膜随机分布的特点.

关键词: 高速 , 气液两相 , 液膜 , 夹带 , 数值模拟

短纽带作用下气液两相旋流液膜的形成及发展

刘雯 , 张铎 , 曹学贵 , 白博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目前对短纽带引发的气液旋流中液膜的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楚,限制了短纽带在换热器中的应用.本文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研究了短螺旋纽带引发的管内气液旋流场中液膜的形成及发展规律.研究发现:气液两相雾状流来流,在纽带下游的直管段中,存在两个对称的螺旋涡,截面上的液膜厚度存在两个对称的波峰.纽带下游一定位置处,截面上液膜厚度的周向峰值会达到最大,随后液膜厚度的峰值逐渐降低.周向平均液膜厚度沿轴向先增厚后减薄.截面上流体的低压中心与螺旋涡的中心不重合,受液膜分布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短螺旋纽带 , 气液旋流 , 液膜 , 螺旋涡

膜拆分法分离制备手性药物

戴荣继 , 苏彩莲 , 佟斌 , 孟薇薇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6.03.018

手性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天然存在的手性化合物很多,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和蛋白质等也都是手性分子.外消旋体药物的手性拆分目前在单一手性药物的制备上仍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手性拆分膜包括基于对映体间亲和性差异的固体膜和基于选择性萃取的液膜两大类.膜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被普遍认为是进行大规模手性拆分非常有潜力的方法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手性拆分膜技术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膜学界研究的新热点.

关键词: 手性拆分 , 膜拆分 , 液膜 , 固膜

氧化还原-结晶液膜法直接提取金属单质铟

汤兵 , 石太宏 , 万印华 , 张秀娟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00.01.002

建立了一个氧化还原-结晶液膜体系提取金属铟,即在液膜内水相中加入还原剂,利用膜相的选择性迁移和还原剂的选择性还原实现湿法炼锌系统中微量铟的分离与还原,可在液膜内水相中结晶直接得到金属单质铟.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经一级液膜处理,铟离子的迁移率为96.2%,金属铟的回收率可达到89.6%,而锌离子的迁移率仅为0.38%,且在内水相中不被还原.

关键词: , 氧化还原-结晶 , 液膜 , 湿法炼锌

非水液膜初探

龚淑玲 , 邢钧 , 卢雪然 , 陈远荫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1998.05.011

首次提出了非水液膜的概念.从分析现有液膜体系的构成和局限性出发,提出了建立非水液膜体系的可能途径,并得到初步成功.考察了非水液膜对有机物的传输效率和选择性.

关键词: 液膜 , 非水液膜 , 聚硅氧烷 , 载体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末页
  • 共3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