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表面织构及供油量对润滑性能影响的建模分析

张生光 , 王文中 , 赵自强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6.001

目的 研究不同供油条件下织构表面的润滑性能.方法 首先,建立考虑表面织构的乏油润滑模型,求解修正雷诺方程获得乏油工况下考虑织构表面的润滑油膜厚度以及压力分布.然后,依据求得的润滑油膜厚度判断计算域内各点润滑状态,通过接触压力及油膜厚度分别计算边界润滑、混合润滑以及流体润滑状态下的切应力,并积分求得摩擦力进而得到摩擦系数.结果模拟了供油层厚度为50~500 nm以及充分供油条件下三种织构的润滑行为,获得了不同润滑状态下表面织构的摩擦系数.速度为0.1 m/s时,供油量对接触区油膜厚度的影响较小,不同润滑状态下织构表现出不同的润滑性能.速度为0.2 m/s时,供油层厚度对油膜厚度的影响较大,随着供油层厚度的增大,膜厚明显增加,摩擦系数在供油层厚度为200 nm时最小.结论 接触副处于流体润滑状态时,织构表面不具有减摩效果.接触副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时,织构表面具有减摩效果,并且织构较密时,摩擦系数较小.接触副处于混合润滑状态时,织构过于稀疏或密集时均不具有减摩效果,但是合理分布的织构具有减摩效果.

关键词: 表面织构 , 乏油 , 摩擦系数 , 边界润滑 , 混合润滑 , 流体润滑 , 减摩

混合润滑轧制入口膜厚模型

孙建林 , 康永林 , 张新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运用平均流动模型求解混合润滑轧制变 形区入口膜厚问题时, 提出了混 合因子m, 它综合了流动因子x和接触因子c对入口膜厚的影响, 简化了轧制润滑模型。 计算和实验表明, 在流体润滑条件下, 表 面粗糙效 应对 形膜亦有一定的影响, 也即混合因子m还适用于流体润滑轧制, 且修正了未考虑 表面粗糙效应而引起的不足。

关键词: 轧制 , 混合润滑 , 混合因子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